•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经》脏腑数目的不同观点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0
《内经》所论脏腑数目不尽相同,这也符合《内经》各家学说的性质,具有多家观点,在这里仅对基本符合脏、腑定义的脏腑数目加以探讨,诸如“形脏四,神脏五”及唐代王冰所谓“九形腑”,均是从“天人相应”观得出的认识,但其中挟杂着“形”,故不符合在《内经》中占主导地位的“脏腑”的定义,在中医学里也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不在此讨论。“奇恒之府”虽属脏腑之范畴,但也因其不符合脏、腑的严格定义,因此也不再进行讨论。

十一脏腑说

《内经》多处提到“五脏六腑”,包括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胆、三焦、膀胱这十一个脏器。显而易见,这种学说在《内经》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十一脏腑说的主体内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灵枢·师传》亦云:“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心为之主……肝者,主为将……脾者,主为卫……肾者,主为外……六腑者,胃为之海……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这种在《内经》中占据主流的观点,也为之后脏腑配属中的五脏配五腑说、五脏配六腑说奠定了基础。

十二脏腑说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十二脏腑说即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提出,指出人有十二脏腑,在上述十一脏腑之外还有膻中。膻中在《内经》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灵枢·海论》中说:“膻中者为气之海”,即指胸中;《灵枢·胀论》中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即指心包络。另外,《灵枢·经脉》等篇十二经脉与脏腑配属有心包络而无膻中。《素问遗篇·刺法论》亦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指出膻中有邪刺心包络,根据其他脏腑皆刺本经的论点,可知膻中即心包络。

《内经》认为心包络仅起代心行令、代心受邪、保护心脏的作用。正如《灵枢·邪客》说:“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除此并无其他特殊功能。因此,中医在论述各个脏腑功能时,大多把心包络放入心中讨论,并且认为它只是心的一个附属器官,所以无论是在《内经》还是在后世医籍,心包络均未受到过多的重视,十二脏腑说也并未占据主要位置,而仍以十一脏腑说为主。

另外,《难经》在《内经》十二脏腑说的基础上多有阐述。如《难经·三十六难》云:“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又如《难经·三十八难》云:“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难经·三十九难》云:“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可见,《难经》中的十二脏腑是将肾分为两脏,左为肾,右为命门的观点。把肾与命门对立,认为命门是一个独立的脏腑,但从《难经》所述的“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来看,这里所称命门的功能,实为肾脏功能的一部分。值得说明的是,从《难经》的论述中,我们还能看出对三焦这一脏器认识的不同,这些均是关于早期中医学在脏腑数目中存在不同观点的反映。

十三脏腑说

王好古《此事难知》认为六脏六腑为十二,又加胞一腑,则为十三脏腑。胞在《内经》中实有三个概念,一者尿胞,一者心包络,一者女子胞。王好古把胞作为一腑,用的是尿胞概念,如他云:“膀胱胞内居之”,“膀胱者,胞之室也”。

笔者认为,“胞移热于膀胱”语出《素问·气厥论》,对于“胞”的解释,历代医家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指精室与女子胞,如吴崑、张介宾等;其二认为膀胱之中又有一胞,如马莳、王履等。这些解释均不能尽其经旨。考“胞”字,《内经》有多种含义,其一为心包络。如《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据此,此“胞”当为心包络。心包络之脉同手少阳三焦相表里,“下膈,历络三焦”,膀胱正位于下焦,从而构成心君、心包络和膀胱之间的经络联系。正如杨上善注《素问·痿论》时所云:“心悲哀太甚,则令心上胞络脉绝,手少阳气内动有伤,心下崩损,血循手少阳脉下,尿血”,强调血从包络循手少阳脉下至膀胱,也就阐明了心君、心包络有热、包络移热于膀胱的途径。《内经》原文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癃是指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由膀胱气化不利所为。膀胱气化不仅取决于脏器自身,且与心、心包络有关。清代名医曹仁伯认为: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故药用导赤散合火府丹加灯火。程国彭认为“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清心,阿胶散主之”。由此不难看出,这些临床大家,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胞”即“心包络”,但却是依此用药行治,而且行之有效,这也从实践上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十三脏腑说主要争议在“胞”,“胞”或为尿胞为膀胱之一部分,或为心包络已包含在六腑之内,因此,十三脏腑说不能成立。总之,就脏腑数目而言,《内经》形成时期主要有十一脏腑说、十二脏腑说两种。
 
【原创】中医的藏(脏)象为什么是五脏六腑?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 藏(脏)象的概念

藏(zang)者,藏也,隐匿、隐藏也,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征象、形象之义。王冰次注云:“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二》注:“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根据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推之,脏腑居于体内,而形象表现于外,从外而知内,故称为“藏象”。

脏腑为什么要藏于体内呢?是因为贵重之缘故。《灵枢•胀论》:“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五个功能单位。

又,脏指藏神气的地方。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九针论》:“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难经•三十四难》载:“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难经本义》注云:“脏者,藏也。人之神气藏于内焉。”

由于汉字的演变,藏(读为zang音),演变为“臓”,是为古今字。古字在先(前),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臓后演变为“脏”,是为繁简字。藏象演变为脏象,此乃脏象之来源。

2 藏象学说“皆自谓是”的多种说法

在藏象学说的形成过程中,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后定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有多种说法,这在中医经典《内经》和《难经》中可以见到。

《素问•五脏别论》载:“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的“皆自谓是”之说。这在当时,对于何者为藏或府的制定,尚未成熟和统一,故而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2.1 最早的九脏说

《素问·六节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此句当出自《三部九候论》,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的九脏说。

“形脏四”,指藏有形之物者为形脏,有四即胃、大肠、小肠和膀胱,因“皆受不净”(《难经•三十五难》);“神藏五”,指藏无形之气者为神脏,有五即肝、心、脾、肺、肾。高士宗《素问直解》:“形脏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神。”五脏所藏之神的具体名称,如《宣明五气篇》所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关于九脏之说,又有“五正藏、四正府”之称。
如《周礼•天官冢宰•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郑玄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贾公彦疏:“云‘正藏五’者,谓五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称。……云‘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脏为九脏也。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府。亦有脏称,故入九脏之数。然六腑取此四者,按《黄帝八十一难经》说:胃为水谷之腑,小肠为受盛之腑,大肠为行道之腑,膀胱为津滴(液)之腑……此则正府也,故入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腑有六者,为何只有四腑入围正府?
因胃、大肠、小肠、膀胱,此四腑“皆受不净”而入正腑,与正脏五合为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形脏四、神脏五,其数有九,以应天之制数,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黄钟制数,以九为数之极。此盖系九脏之来源耳。

《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三部九候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经文中之数字,如“三三、六六、九九”,虽美其名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实乃牵强附会、勉强凑数之义,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胡天雄《素问补识》:“九九,各家皆无明确解说,或以黄钟之数,起于秬黍,以九重之;或以为九州九野(九天之野);或以为神农大九州(出《淮南》)。原文本为勉强凑数……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实在牵强之至。”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这在中医经典《内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无“天人相应”学说,中医学则不好讲理。在《素问》有不少篇单看题目就是讲“天人相应”的,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等。但是多数“天人相应”的说法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故牵强附会的倾向很明显(语出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2.2“胆”腑属奇恒不属六腑之说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的“胆”腑属奇恒不属六腑之说。将胆虽定为一腑,“清净之腑”(《难经•三十五难》),却属奇恒之腑,而“藏而不泻”,但却不能进入六腑,去“泻而不藏”。胆腑不能与其他脏腑并列,在《灵兰秘典论》则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未算做一腑。
 
2.3《难经》的五脏五腑与五腑六脏说

《难经•三十八难》:“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简言之,三焦之腑只不过是个空名,等于说只有五脏五腑。

更为奇怪的尚有五腑六脏说,如《难经•三十九难》载:“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止有五腑也。然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故言脏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

三焦不属于五脏,等于说,当时尚未有相匹配的脏,故《灵枢•本输》篇载:“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将三焦主水的功能隶属于膀胱,属“孤之腑”。或认为膀胱、三焦是一腑,后世医家如日本人•丹波元简《素问识》和明•张介宾《质疑录•论三焦有几》中有详述。
 
3 藏象学说中为什么是五脏六腑

在脏象学说中为什么最后定的是五脏六腑呢?为什么五、六凑十一呢?这主要受“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汉书•律历志》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洪钧按:此句之意为‘人之所以有生命’)。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要说五脏六腑。否则,不够十一,有违天意。

天六地五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从天干地支来的。干支二者,干为阳,支为阴。天干本来有十,地支本来有十二。可是,在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记日)中,甲出现六次,子出现五次。其中的数学道理本来很简单,因为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在这一循环中,天干只能循环六次,地支只能循环五次。古人则认为这是妙不可言的天意。关乎人的生命。所以阳经有六,阴经有五。腑有六,脏有五。不如此就违背天数。《难经》的作者,未能站到这一高度说清问题。(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这就是五脏六腑的最后定型。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主要是受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相应”观、“象”思维理论及古代有限的解剖知识共同来统帅的而完成的。其统帅的结果,“并非使理论更圆满细密,相反,它们引起混乱或模糊。”(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语)牵强附会之处非常多,不能自圆其说者亦不少。至今很多理论问题仍未能解决,仍是未知。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78. 六脏六腑-十二脏、十二官、膻中、心胞、心主

六脏六腑

六脏六腑,指肝、心、脾、肺、肾、心包络六脏与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

六脏六腑一词,语出元•葛雍《伤寒直格》。《伤寒直格•卷上•阴阳脏腑》云:“属性:肝与胆(厥阴)风木也,心与小肠(少阴)君火暑热也,包络及三焦(少阳)相火也,此为阳之脏腑;脾与胃(太阴)湿土也,肺与大肠(阳明)燥金也,肾与膀胱(太阳)寒水也,此为阴之脏腑。脾、心、肝、肺、肾兼包络(一名命门),为六脏;胃、小肠、胆、大肠、膀胱兼三焦,为六腑。”

六脏六腑,在《内经》又名十二脏、十二官。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注:“脏,藏也。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分言之阳为腑,阴为脏;合言之,则皆可称脏。”

《灵兰秘典论》的十二官(脏)尚无包络之名,而云“膻中”。

十二脏-十二官

十二脏,在《内经》又名十二官。指肝、心、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十二个器官。官者,主司、掌控、功能之义。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类经三卷•藏象类一》注:“脏,藏也。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分言之阳为腑,阴为脏;合言之,则皆可称脏。”

在十二官中为什么没有心包络而云膻中呢?因为膻中就是心包络。

《类经三卷•藏象类一》注:“按十二经表里,有心包络而无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为心之护卫。《胀论》云:‘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正合心包臣使之义,意者其即指此歟?”

《素问考注》云:“(眉)案:膻中名出焉,而无包络。可知包络,即古之膻中。……又谓之心主,即包络一名。”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六讲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和小心》中说道:“由于‘经脉’最后完成十二经脉说。所以,毫无疑问,心包就是出于十二经脉说的理论需要增加的。心包的前身是什么呢,就是膻中。……到了《胀论》,膻中和心发生了关系,于是,心包说有了根据。到底是《经脉》篇从《胀论》受到启发,还是后者为前者制造依据,不必深究。但《胀论》是《内经》中唯一使膻中和心包发生联系的一篇是无疑的。从此膻中演变为心包,而且二者并存。《灵枢•营气》也提到膻中,那是十二经脉说完成后的应用。其中没有说膻中是什么。《素问•灵兰秘典论》关于膻中的原话是:‘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由于该篇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之语,故它很可能是十二经脉说完成之后的产物。
膻中直接和心包发生关系,还见于《素问•刺法论》这个遗篇。而且,正是从《灵兰秘典论》发挥而来。所以,古人认为《素问•刺法论》不是《素问》原有,是有道理的。该篇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这说明该篇的作者,既看过《灵兰秘典论》也看过《经脉》。其作者应该是《内经》基本完成之后才出世的。……可以看出,添上心包这一‘脏’,只是为了凑够六脏六腑。不然,五脏六腑各一经,只能是十一经。其实,今《内经》至少还有4篇(灵2、41,素36、59)留有明显的十一经痕迹。足见十一经脉保持了很长时间。十一经是对应五脏六腑的。至今我们仍然习惯说五脏六腑。”
 
膻中-心胞、心主

⑴脏器名称,膻中,即心胞(包),又叫“心包络”、“心主”,是心脏外面的包膜(和血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

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邪,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后世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机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和其他脏器一样,皆可受邪气之侵。《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素问考注》:“膻中名出焉,而无包络。可知包络,即古之膻中。以包络心脏,故云心包络,略云心包。”

⑵指厥阴。《素问•皮部论》:“心主之阴,名曰害肩。”清•张琦《素问释义》:“心主,当作厥阴。”厥阴,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

金栋按:习惯上称“五脏六腑”,即“肝心脾肺肾”而无“心包”一脏,为什么要加上“心包”又有“六脏六腑”之名称呢?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为了与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阳明)相配合,再配属人体的十二经脉而然。即“为了满足阴阳思想的需要,十一经非要变为十二经。于是,添上‘心包’一脏。”关于这个问题,《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讲得非常透彻、到位。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四讲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六 为什么一定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呢》讲道:“按说,严格按五行学说建立脏腑模型,就应该是五脏五腑。可是,在中医理论完成的过程中,先后或同时有三种哲学思想起作用。一是阴阳说,二是五行说,三是天人相应说。它们之间有联系,却不是同时出现的。最后,某些道家术语混入。于是,脏腑学说中,出现了多余的构件。多余的结果,不是使理论更圆满细密,相反,它们引起混乱或模糊。……为什么要五六凑十一呢?这完全是受‘天人相应’思想影响。汉代之前,五六模式可能还没有被视为生命构造的基本模式。到脏腑经脉说创立时,五六思想影响很大。《汉书•律历志》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洪钧按:此句之意为‘人之所以有生命’)。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要说五脏六腑。否则,不够十一,有违天意。恽铁樵曾说,干支只是五六,天六地五来路大约如此。读者可能还不明白,天六地五是什么意思。这是从天干地支来。干支二者,干为阳,支为阴。天干本来有十,地支本来有十二。可是,在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记日)中,甲出现六次,子出现五次。其中的数学道理本来很简单,因为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在这一循环中,天干只能循环六次,地支只能循环五次。古人则认为这是妙不可言的天意。关乎人的生命。所以阳经有六,阴经有五。腑有六,脏有五。不如此就违背天数。”这就是五脏六腑的最后定型。
 
习惯上称“五脏六腑”,即“肝心脾肺肾”而无“心包”一脏,为什么要加上“心包”又有“六脏六腑”之名称呢?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为了与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太阳、阳明)相配合,再配属人体的十二经脉而然。即“为了满足阴阳思想的需要,十一经非要变为十二经。于是,添上‘心包’一脏。”关于这个问题,《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讲得非常透彻、到位。

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添上‘心包’一脏。”。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也可以为了理论的需要,添上我喜欢的十个二十个脏器,这样的解释楼主不觉得荒唐吗?可以根据理论需要任意添加人体脏器,这样的论点要存疑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