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
[提要]
中焦虚寒者不可发汗。
[阐论]
“病人有寒”是指脏腑虚寒,本条所指为脾胃虚寒。本为脏寒,复感外邪,法当温中为主,兼解表邪,切不可强发其汗。若复发汗,必损伤脾胃之阳,阳虚阴盛,必然导致“胃中冷”加甚。若胃寒气逆,则见呕吐。如果病人素有蛔虫寄生,因脏寒而扰动,可能导致吐蛔。
病家吐蛔者,临床中确有所见,一般为病势危重之候,当予以重视。吐蛔不止者,预后多不良;吐蛔不食者,有胃气衰败之虞;吐死蛔虫者,病多危重。此外,吐蛔者,亦可见于温病胃热之证,非胃寒所独有,此不可不知。胃中冷而吐蛔者的治疗,《医宗金鉴》提出“宜理中汤送乌梅丸”。笔者临床有见外感高热之小儿吐蛔者。吐蛔之前表现烦而不安,继之呕逆二次吐出活蛔虫一条,吐后方安。治以辛凉解表速退高热为宜,热退愈后,胃中并无不适。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常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提要]
论尺中脉微虽有表证不可发汗。
[阐论]
脉浮数者,病为在表。一般看来,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但发热,脉多浮数,均宜解表发汗则愈。误用下法,必伤里气。里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心无所主,因而心悸心慌。此时已见气血两虚之象,即使有表邪存在,亦属夹虚伤寒之证,不能再发汗,这是从证而论。“不可发汗”,言不可用麻黄汤强发其汗。再观其脉,见“尺中脉微”,尺以候里、候肾,微为阳虚。尺脉微是里虚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若误发虚人之汗,将会导致邪气不去,而正气被伤,病情恶化。如何处理呢?仲景提出“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的办法,其意说明应等待正气恢复,内外津液自和,便可自然汗出而病解。所谓等待,是指禁汗,并非坐待其愈。临证时可根据病情,酌用以下方法:(1)不用药物,借助饮食调养,护理周全,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祛邪外出,自汗出而愈。(2)可借助药物,扶正祛邪。若正气难以自复,无力抗邪外出,可酌情进药,以助正祛邪。可选用小建中汤扶正补虚,调和营卫,此即“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之意。或酌进益气养血之剂,以助正气,使正胜邪祛,疾病得愈。
医案选录
挟虚伤寒
刘×,女,50岁,1974年11月初诊。
患病五六日,初起发热,体温37.5℃,伴有恶寒,头痛鼻塞,周身疼痛。此属外感,前医投以解表发汗剂,汗后发热稍减,唯恶寒身痛不除,反增心悸乏力,倍感虚弱。查体:诊其脉沉微细略数,舌苔薄白,面色白光白。素体消瘦,患风心病多年,风寒侵袭而病,证属挟虚伤寒,不宜强行发汗。宗本条“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之意,扶正祛邪,采用人参10克。分三次煎汤。每日服三次,药后啜粥自养,三日之后,微汗表解,津液自和,诸证皆除。(聂惠民医案)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
[提要]
论尺中脉迟虽有表证,但不可发汗。
[阐论]
浮紧之脉,若是阴阳俱紧者,则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象。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和,必见身疼痛之证,治疗则以麻黄汤发汗。但若其人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为营血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证。此属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亦当忌用汗法。否则,强发虚人之汗,犯了“夺血者无汗”的禁忌,将更伤营血而有劫阴之变。
49条的“尺中脉微,此里虚”和本条的“尺中脉迟……血少”,都突出里虚之候。在里虚的情况下虽有麻黄汤证,亦不能使用麻黄汤发汗。临床上如不注意这一点,药后反而变证百出。
本条的“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此是伤寒的脉证,常见的症状尚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等同时存在。
伤寒之脉,本当阴阳俱紧,寸关尺三部皆同,今见寸关浮紧,尺部独迟,则知非为单纯的表证,而有阴血不足的病机在内。对此处的迟脉,要视为与紧脉相对而言,不可完全等同于一息三至之迟脉对待。同时临床上不能只凭尺中脉迟这一个条件,作为判断营血不足的依据,还要结合其他证候来分析。如病人的体质素弱、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无华或萎黄等。
以上两条皆从脉象而论禁汗,但一在阳虚,里气不足;一在阴弱,营血亏损,然同为伤寒夹虚证,故皆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
医案选录
伤寒里虚证
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普济本事方》)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
[提要]
中焦虚寒者不可发汗。
[阐论]
“病人有寒”是指脏腑虚寒,本条所指为脾胃虚寒。本为脏寒,复感外邪,法当温中为主,兼解表邪,切不可强发其汗。若复发汗,必损伤脾胃之阳,阳虚阴盛,必然导致“胃中冷”加甚。若胃寒气逆,则见呕吐。如果病人素有蛔虫寄生,因脏寒而扰动,可能导致吐蛔。
病家吐蛔者,临床中确有所见,一般为病势危重之候,当予以重视。吐蛔不止者,预后多不良;吐蛔不食者,有胃气衰败之虞;吐死蛔虫者,病多危重。此外,吐蛔者,亦可见于温病胃热之证,非胃寒所独有,此不可不知。胃中冷而吐蛔者的治疗,《医宗金鉴》提出“宜理中汤送乌梅丸”。笔者临床有见外感高热之小儿吐蛔者。吐蛔之前表现烦而不安,继之呕逆二次吐出活蛔虫一条,吐后方安。治以辛凉解表速退高热为宜,热退愈后,胃中并无不适。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常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提要]
论尺中脉微虽有表证不可发汗。
[阐论]
脉浮数者,病为在表。一般看来,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但发热,脉多浮数,均宜解表发汗则愈。误用下法,必伤里气。里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心无所主,因而心悸心慌。此时已见气血两虚之象,即使有表邪存在,亦属夹虚伤寒之证,不能再发汗,这是从证而论。“不可发汗”,言不可用麻黄汤强发其汗。再观其脉,见“尺中脉微”,尺以候里、候肾,微为阳虚。尺脉微是里虚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若误发虚人之汗,将会导致邪气不去,而正气被伤,病情恶化。如何处理呢?仲景提出“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的办法,其意说明应等待正气恢复,内外津液自和,便可自然汗出而病解。所谓等待,是指禁汗,并非坐待其愈。临证时可根据病情,酌用以下方法:(1)不用药物,借助饮食调养,护理周全,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祛邪外出,自汗出而愈。(2)可借助药物,扶正祛邪。若正气难以自复,无力抗邪外出,可酌情进药,以助正祛邪。可选用小建中汤扶正补虚,调和营卫,此即“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之意。或酌进益气养血之剂,以助正气,使正胜邪祛,疾病得愈。
医案选录
挟虚伤寒
刘×,女,50岁,1974年11月初诊。
患病五六日,初起发热,体温37.5℃,伴有恶寒,头痛鼻塞,周身疼痛。此属外感,前医投以解表发汗剂,汗后发热稍减,唯恶寒身痛不除,反增心悸乏力,倍感虚弱。查体:诊其脉沉微细略数,舌苔薄白,面色白光白。素体消瘦,患风心病多年,风寒侵袭而病,证属挟虚伤寒,不宜强行发汗。宗本条“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之意,扶正祛邪,采用人参10克。分三次煎汤。每日服三次,药后啜粥自养,三日之后,微汗表解,津液自和,诸证皆除。(聂惠民医案)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
[提要]
论尺中脉迟虽有表证,但不可发汗。
[阐论]
浮紧之脉,若是阴阳俱紧者,则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象。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和,必见身疼痛之证,治疗则以麻黄汤发汗。但若其人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为营血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证。此属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亦当忌用汗法。否则,强发虚人之汗,犯了“夺血者无汗”的禁忌,将更伤营血而有劫阴之变。
49条的“尺中脉微,此里虚”和本条的“尺中脉迟……血少”,都突出里虚之候。在里虚的情况下虽有麻黄汤证,亦不能使用麻黄汤发汗。临床上如不注意这一点,药后反而变证百出。
本条的“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此是伤寒的脉证,常见的症状尚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等同时存在。
伤寒之脉,本当阴阳俱紧,寸关尺三部皆同,今见寸关浮紧,尺部独迟,则知非为单纯的表证,而有阴血不足的病机在内。对此处的迟脉,要视为与紧脉相对而言,不可完全等同于一息三至之迟脉对待。同时临床上不能只凭尺中脉迟这一个条件,作为判断营血不足的依据,还要结合其他证候来分析。如病人的体质素弱、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无华或萎黄等。
以上两条皆从脉象而论禁汗,但一在阳虚,里气不足;一在阴弱,营血亏损,然同为伤寒夹虚证,故皆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
医案选录
伤寒里虚证
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普济本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