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4/27
- 帖子
- 354
- 获得点赞
- 30
- 声望
- 28
第83个国医节来临前的思考
第83个国医节即将来临,然而中医在国内的发展依然未走上坦途,依然面临诸多艰难与困惑。比如在医疗领域,中医仍居于弱小的附属或从属的地位,《中医药法》蕴酿了近三十年而尚未出台,出台后的前景也令人担忧,中医仍未能自主。
八十三年前,中医前辈曾为反对取消中医的法案而奔走与抗争,取得过一些胜利;但八十三年后的今天,中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它面对的首先是“科学主义”的强势挤压与挑战,是被“科学化”的异化与改造,是中医队伍中一部分人的“弃中从西”而甘愿自我从属,即有许许多多的中医人现在并不“姓中”,中医院也并不“姓中”,这种情形还不可怕么?
几十年来中医界最大的损失是:有着优秀历史传统和保持着中医特色的纯中医,被一大批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医所取代,以个体化行医为主的中医诊所被集体化的中医院所取代,从而使中医黯然失色。
中医现在虽然走在回归的路上,但是走得很慢很慢,显得动力不足,措施不力,羁绊甚多,阻力仍大。
国医节,还有多少中医人会牢记这个节日的来由及其光荣传统而自觉地担当起维护和振兴中医的大任呢?
第83个国医节即将来临,然而中医在国内的发展依然未走上坦途,依然面临诸多艰难与困惑。比如在医疗领域,中医仍居于弱小的附属或从属的地位,《中医药法》蕴酿了近三十年而尚未出台,出台后的前景也令人担忧,中医仍未能自主。
八十三年前,中医前辈曾为反对取消中医的法案而奔走与抗争,取得过一些胜利;但八十三年后的今天,中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它面对的首先是“科学主义”的强势挤压与挑战,是被“科学化”的异化与改造,是中医队伍中一部分人的“弃中从西”而甘愿自我从属,即有许许多多的中医人现在并不“姓中”,中医院也并不“姓中”,这种情形还不可怕么?
几十年来中医界最大的损失是:有着优秀历史传统和保持着中医特色的纯中医,被一大批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医所取代,以个体化行医为主的中医诊所被集体化的中医院所取代,从而使中医黯然失色。
中医现在虽然走在回归的路上,但是走得很慢很慢,显得动力不足,措施不力,羁绊甚多,阻力仍大。
国医节,还有多少中医人会牢记这个节日的来由及其光荣传统而自觉地担当起维护和振兴中医的大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