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2/19
- 帖子
- 11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1
第一天半夜开始觉得浑身不舒服,怕冷。因为近期对中医开始感兴趣,看了一些东西,自我辨证是恶寒,脉浮,全身拘紧,觉得应该是太阳伤寒,早上就用发汗的方法试。喝了大腕葱姜红糖汤,躲在被窝发汗,汗出后确实浑身轻松舒服了很多,到中午感觉已经不错了,所以吃了中饭就去上班了。到了下午4点多上面的感觉又来了,发热,身痛,晚上再用发汗方法,汗出了不少,热退,但脑袋感觉还是有些不舒服。
第二天早上症状再来,于是到了中医院看了中医内科。医生病例写的是恶寒,发热,身痛,舌红,脉浮。验血后白细胞正常,排除炎症,就下方开药:
葛根:20g, 川穹10,津柴胡10g,陈皮10g,茯苓15g,防风10g,白术15g,黄芩10g,羌活10g,独活9g,苏叶15g,建神曲15g,荆芥10g。
另配了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后来看了说明书是对风热性的)
按方吃药吃了两天,没有再喝姜茶。现在已经第四天早上了。这期间没有再发过汗,身体一直都很痛,腋下温度也总在38.5左右。恶寒,身痛(皮肤发紧的痛,头痛也很厉害,尤其太阳穴位置)脉浮,这些很明显的表征,为什么中药两天的量还不能解呢?为什么医生不给个经方,比如葛根汤之类的的呢?
第二天早上症状再来,于是到了中医院看了中医内科。医生病例写的是恶寒,发热,身痛,舌红,脉浮。验血后白细胞正常,排除炎症,就下方开药:
葛根:20g, 川穹10,津柴胡10g,陈皮10g,茯苓15g,防风10g,白术15g,黄芩10g,羌活10g,独活9g,苏叶15g,建神曲15g,荆芥10g。
另配了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后来看了说明书是对风热性的)
按方吃药吃了两天,没有再喝姜茶。现在已经第四天早上了。这期间没有再发过汗,身体一直都很痛,腋下温度也总在38.5左右。恶寒,身痛(皮肤发紧的痛,头痛也很厉害,尤其太阳穴位置)脉浮,这些很明显的表征,为什么中药两天的量还不能解呢?为什么医生不给个经方,比如葛根汤之类的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