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突发双手发烧案

百世芳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8
帖子
48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18
看见手脚冰凉案想起此案.

二00一年秋,友李某下午四点多进门即说;赶紧想办法,双手发烧难受之极,从洛阳到家,买了两瓶冰镇矿泉水轮换冰手,不冰即烧的受不了,全身无任何不舒服.我也未多想,先点按一侧天鼎,缺盆,使酸困感直达手指尖.愈.又点另一侧亦愈.


注意;按压天鼎穴须避开颈动脉,切记.不可莾撞. 按现代解剖,二穴下都有神经丛通过,感觉强烈,可根据患者耐受度用力,一次达不到指尖可多点几次,别点住不松,人受不了.

此案随手而愈立竽见影,当时没多想,今见手脚冰凉案才想起来,发上来可作凉热之对子. 但双手突然发手的病理机转我也没想明白,可说是一糊塗案.希网上高人不吝指教.
 
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缺盆。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溃缺破散并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名。
 
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缺盆。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溃缺破散并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名。
 
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此处有颈动脉窦,不能重按,否则患者会休克的。缺盆我临床中经常使用,点按时患者有的胀感可以传导到手掌,在点按结束的一瞬间有的会感觉一股热流有腋下直达手掌。此穴临床中值得推荐。
 
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此处有颈动脉窦,不能重按,否则患者会休克的。缺盆

二穴点按松手都有热流感冲击而下, 缺盆所压方向稍变,气感可沿肩胛骨之内侧直走背部至腰.

双手发烧之病理请直接指教为盼.
 
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会有厥逆(四肢逆冷)或则阳不入阴的发热。我的理解一个是阴气不接阳气,一个是阳气不接阴气,均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故。
 
中医中有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其机理是一样的。
 
你此案二穴运用堪妙,天鼎调热气之上达,缺盆调阴气以下降,使其阴阳之气平衡而收奇功。学习了。
 
中医中有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其机理是一样的。

见机得是,受教了. ?手足阳明之经亦多气多血之经,所以诸经皆通,可是否.
 
你此案二穴运用堪妙,天鼎调热气之上达,缺盆调阴气以下降,使其阴阳之气平衡而收奇功。学习了。

先生学理俱妙,受益厚矣.
 
天鼎、缺盆二穴皆是阳明经穴位,脾主四肢,双手发热当是脾胃有热。
 
天鼎、缺盆二穴皆是阳明经穴位,脾主四肢,双手发热当是脾胃有热。

你认为脾主四肢,是否应取脾经穴,既是脾胃有热,请给岀治法,或穴位,或药物,咱慢慢探讨.

还有一说, 四肢乃肝之分野,按此又当何治,怎样能速效.
 
以前在电视新闻中看过双脚发烧的,双手的没见过
 
天鼎、缺盆二穴皆是阳明经穴位,脾主四肢,双手发热当是脾胃有热。

天鼎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缺盆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手发热。是神经损伤的表现理解可以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