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现存最早的气功的记载

甘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698
获得点赞
10
声望
0
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是《行气玉佩铭》。

《行气玉佩铭》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它原刻在一个12面体角柱形玉佩上。原拓片可见《三代吉金文存》卷20.原为篆书,共45字,经郭沫若同志译为今天通用的文字,即:“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去,去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引自郭沫惹《奴隶制时代》)。郭沫若同志解释说:“这是深吁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本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往路相反而退进,退则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从上述的文字记载,显然是一种有规律地调整深呼吸法,属于气功中静功中的一种。可见远在战国初期以前人们对于导引行气能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总结出了初步的规律。
 
古文,我没中医基础,还是比较难理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