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温阳易上火,滋阴拉肚子

苏荷不开花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13
帖子
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本人女,27岁,155cm,41kg,偏瘦,自小手脚不温,原籍江南,迁至北方后,易上火,曾严重便秘,调理1月后,现每天能拉,但是便细且少。小便上午黄,下午清频。饮食正常。
脸色白,舌苔白厚,有痰白沫,口苦,嗳气。睡眠不实,多梦,近日凌晨3点左右常醒,脉寸位有力,关位稍微弱,尺位微弱欲绝,每分钟85次。
厌甜喜咸,口渴,喜温热食物。
汗少,气短,四肢酸痛,乏力,喜按。
爱着急生气,经前乳胀痛。
月经常往后错,错后5-15天不等,量少,色暗,持续5-7天,无白带,曾流产过。
曾患过各种妇科炎症,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乳腺增生,抑郁症。(曾年少无知,使用西药治疗,导致经常复发)

目前服用当归四逆汤、理中汤、八珍汤和方,已服9付,另外有艾灸,但是常上火,方子如下:
当归(2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炙甘草(15克) 生晒参(9克) 干姜(20克) 白术(15克)龙眼肉(5克) 熟地黄(9克) 川芎(9克)炮附子(5克) 川芎(5克) 熟地黄(15克) 茯苓(10克)巴戟天(20克)生姜5片,大枣8枚,
上火后喝引火汤:熟地90g 巴戟天30g 麦冬30g,五味子10g
昨日喝引火汤后拉稀
 
脉搏85下:略有热像,不好滋补,
 
用升陷汤加四逆汤少加山药当归

升陷汤
生黄芪(18克) 知母(9克) 柴胡(4.5克) 桔梗(4.5克) 升麻(3克)
这个方子好,
之前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换补中益气汤和柴梳舒肝散呢
 
请按伤寒论远方加吴茱萸生姜。细辛不少于6克
 
火上行,水下行,要调和,找黄婆,水火济,体安康。你这是个 火飞水潜证,你吃的那20多味药,不是方子是药库,以调为主,不可补泻,具体方子我就不出了。人命关天,不可儿戏。不对之处,请指正。
 
上的火,不是实火,是虚火,但是这样补法,又不上去。楼上所说有道理,要找一个媒人,怎么把虚火来回来,这个可能在扶阳的方子里面找,也许药很简单。
 
未行四诊,不敢妄论,但我认为上火是你的自我感觉症状,未必就是温阳所致,也许是饮食不和宜或工作劳累缺少睡眠所致。
 
调脾胃畅气机病乃愈。药用:白朮15克,芲朮15克,茯苓15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熟地20克,山药15克,女贞子15克,旱连草15克,益母草15克,知母10克,肉桂6克。水煎服。
 
有没有可能是湿邪呢?
 
不明白,为什么要温阳,目的是治疗什么。有舌象照吗,发上来吧
 
根据刘渡舟老的经验,是不是研究一下柴胡桂枝干姜汤
 
看了一下病况,基本上已了然于胸。

这个病的病名,比较特殊,我认为当今人们的了解程度治疗水平,对此病束手无策。



我可以给这个病人治愈。但任何问题都不会谈论。
 
所服的方药全不对证,本病是上热下寒证,上焦有热故此有易上口苦,心烦多梦,脾胃虚寒就喜温热食物,
汗少,气短,四肢酸痛,乏力,喜按等临床症状,应当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治病必求于本,在众多纷纭症候中所表现的病机肝郁气滞、气化失调、水饮寒湿内蕴,阳气郁而不宣
 
四逆散与三仁汤化裁: 柴胡15克 枳实15克 赤芍15克 甘草15 克 茯苓30克 薏仁30克 杏仁12克 白寇仁10克 生麥芽30克 菖蒲10克 郁金10克 薄荷6克 医嘱:戒焦虑、畅情怀、饮食清淡、归、胶、地、麥等滋腻之品勿再服用,芩、连、知、柏等苦寒之药切勿再尝。
 
温阳透散,滋阴利湿的道理你应该懂得。
 
肾水枯竭,故喜咸味,火不潜藏而飞跃于上,火不温土,所以脾气不足而恶甘味,滋阴则腹泻。火气在上则灼伤肺金,遗热大肠则大便必结。脉象上寸脉实,而尺脉虚也能说明这一切。
脾气不升则肝气不长,所以抑郁气结。月经退后
建议处方:
肉桂3克(后下) 炒白芍10克 川牛膝10克 炙甘草6克 炒白术10克 醋柴胡10克 黑附片3克 生龙骨15克(先煎)-5剂以观后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