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温病》与《伤寒》关系之我辩

扁鹊书童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30
帖子
117
获得点赞
0
声望
16
现代学习中医者,大多师温病派,他们中的不少人因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和温病的治法而轻视《伤寒论》,这点我的确见过一些。这里我只想说明一下《伤寒》与《温病》间,到底是谁师法谁,谁为经谁为纬,抑或是互不相关。
毫无疑问,我个人认为,吴鞠通的《温病条辩》的的确确是在宗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及治法。
理由一:《温病条辩》无论体例或文字,吴鞠通无不模仿《伤寒》,这就说明吴先生对于《伤寒》的理论及治法是推崇倍至的。
理由二:《伤寒》之所以为经,不正是因为仲景将世间疾病的成因或医治理论高度归纳出来,并提出了辩证论治的实践方法和指导思想了吗?吴鞠通在这些方面,远逊仲景,他因而无法自创一派。《伤寒》思想虽经一千多年相传,由历代无数医家注水稀释后,让后人望“洋”兴叹,无从入手了,但至今也没有谁敢说温病的治法在《伤寒》里没有提及,因为我们现今手头的《伤寒》只有王叔和留下的半部残卷,那么又有谁能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温疫在东汉未之后就没有大面积流行呢?
理由三:《温病条辩》只是丰富了《伤寒》的实践内容和操作经验,在理论上并没有突破和创新。《伤寒论》说,有热恶寒谓者之阳,无热恶寒者谓之阴。这里就充分说明了一切发生在人体上的疾病,都无外分为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两大类。那么温病是外源或者内源,相信大家一眼都看清楚了。
理由四:在温病的治法上,张仲景将外源性疾病的治法高度归纳为汗、吐、下、透表等自体排异法,而对内源性疾病,他又采用调节法,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吴鞠通及先前的温病大家,他们在治疗温病时,有没有突破这个规则和理论呢?
没有!
那么《温病》与《伤寒》,究竟谁宗法谁,谁为经谁为纬,不是显而易见了吗?
答案只有一个,《温病》不过是师法《伤寒》的一种补充和丰富罢了,它在理论指导和行动实践方面,依然师承《伤寒》,并没有跳出张仲景画的圈子,那又何来创新一说呢?
追思过往,我们更加崇拜张仲景,他的伟大,在于他为世间医学开出一条光明大道,并且一直深刻地影响着至今。
天降长沙以庇佑中华,《伤寒》著就不世之善业。
 
似乎伤寒论也不是仲景一个人的能力

我从来就没有把仲景列到哪个派,把吴鞠通列到哪个派,我从来都只是认为他们只是中华数万万名医中的一个而已。后人永远都是继承前人然后再自己的基础上有所发挥。这压根就不是谁行谁不行,谁主谁次的问题。强分这个的意义难道比治好一个病人的意义还大吗?
 
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谁的一家之功,但每到一个关键时刻,必然会产生一个集大成者。这如同道家思想不是老子所创,但是经二千余年之后,集大成者却是老子一样,是他光大并发扬了道家文化和思想,那么我们看中医也是如此。
张圣对于中医的贡献,在于他集前人数千年的经验于一炉,然后经过高度归纳,结合成一套完备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理论,这对于中医学来说,至今还没有谁能突破。
温病学派的诸位先师高祖,从朱丹溪到叶天士,再到吴孟英、吴鞠通,谁对于《伤寒》理论,不是推崇备至。只是到了近现代,他们的徒子徒孙们们,对于《伤寒》莫衷一是,无所知甚,所有才误将师法视为唯一,轻视仲景宗法,这完全是孤陋寡闻嘛。
不习《伤寒》,无以成大医家,我坚信这点。
 
《伤寒论》的伟大是不容置疑的,但温病学说依旧值得认真研读。。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诸葛的木牛流马,与现代的奔驰宝马比,虽然都是载物代步之用,但还是大有不同的,还是有创新的
 


温病学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法上,都以《伤寒》为依归,并没有创新和突破,它只是局部地丰富了仲景医法。
我并不否认温病的价值,当然也肯定温病的临床效果,只是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弃《伤寒》而宗《温病》。
 
宗《伤寒》之医旨而兼顾温病,这才是学习中医的最好方法。
 
这两个东西从发病上不是一个体系。一个是从皮毛而入。一个是口鼻而入。但理法方药都是一个体系,如果真的懂得伤寒,温病自然而然也会治。不管怎样,邪气作用于人体是一样的。所以会有相同的症状,但病理不同。
 
juedikuangke
这两个东西从发病上不是一个体系。一个是从皮毛而入。一个是口鼻而入。但理法方药都是一个体系,如果真的懂得伤寒,温病自然而然也会治。不管怎样,邪气作用于人体是一样的。所以会有相同的症状,但病理不同。
=================================
真正理解了《伤寒》思想,才能够了解仲景的伟大。
仲景的医学理论,才是中医的核心基本之一。仲景说:“一切疾病,有发热恶寒现象的,都可以归为外源性疾病;而没有发热却恶寒的,都可以归为内源性疾病。”他对于外源性疾病的治法,采用自体排异法,如汗、吐、下等诸法,无外是将外源致病物排出体外,而内源性疾病主要是我们的自主调节系统出了问题,这时就必须采用滋补法来加强身体调节功能,已收愈病之功。
我不知道你那个“一个从皮毛而入,一个是口鼻而入”是不是外源性疾病?这里且不论你对温病的理解是否正确,但就温病的医治来说,在温病学派那里是不是采用透表、清热解毒之法,这是不是走出了仲圣的医理范畴了呢?
 
“一切疾病,有发热恶寒现象的,都可以归为外源性疾病;而没有发热却恶寒的,都可以归为内源性疾病。”??、、、张仲景说过这样的话吗?不要把张仲景说的太神了,一个是风寒之邪犯表,一个是肺经的郁热。难道病理是一样的么?风寒之邪中受太阳之经,有怕冷发热,这属于寒闭的发热,温病的怕冷是肺经郁热导致皮毛不和所致,皮毛影响肺和肺影响皮毛是不一样的。当然了,温病对伤寒还是有继承的。这一点我并没有否认。你好像并没有好好看我上面的内容,请多多指教
 
“一切疾病,有发热恶寒现象的,都可以归为外源性疾病;而没有发热却恶寒的,都可以归为内源性疾病。”
====================================
原文如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里的阳,是指一切外源性疾病,阴是指内源性疾病。在诊治外、内源性疾病的方法上,他在《伤寒杂病论》里,提出一整套完备的医治方法。
外源性疾病当中,什么是太阳、阳明、少阳病,什么又是太阴、厥阴、少阴病,具体又如何对治,在张圣的著作里又都是有记录的。
 
我们读现存的半部《伤寒》残卷,只是由王叔和整理保存的张长沙部分资料而非全部。
 
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里的阳,是指一切外源性疾病,阴是指内源性疾病。在诊治外、内源性疾病的方法上,他在《伤寒杂病论》里,提出一整套完备的医治方法。原来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我个人认为这里的阴阳是指病位而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你这样理解也行,只不过还是不要绝对化才好。
 
再说了,病邪侵犯人体的路径有很多种,用六经辨证和经络辨证很难全部把握。我不敢说张仲景的伤寒是不是广义的伤寒,还是不要瞎想,现实一点好。
 
juedikuangke
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里的阳,是指一切外源性疾病,阴是指内源性疾病。在诊治外、内源性疾病的方法上,他在《伤寒杂病论》里,提出一整套完备的医治方法。原来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我个人认为这里的阴阳是指病位而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表里。你这样理解也行,只不过还是不要绝对化才好。
================================
阳病的症状有太阳、阳明、少阳诸病,仲景的医法用的是吐、汗、下、透表等等向外排异之法,我想问的是,温病是不是这样治疗的呢?阴病也分太阴、厥阴、少阴诸病,仲景之法无外针对自主调节问题这一块,采用滋补之法,我是这样学习、归纳《伤寒》思想的。温病在治法上采用向外排异法,这和《伤寒》有分别吗?
 
不习《伤寒》,无以成大医家!!
非常支持!
 
我同意楼主观点
 
的确,伤寒论的确应该学好,但可不要以偏概全!
 
其实一个派别的形成是时代的需求,比如承平时代,战争时代,疫病时代,都有不同治疗形式,久而久之,一些医师在疗效旗帜下形成共识,就是某流派了。就象现在承平时代,患者不足者少,有余者多,如胰腺病糖尿病之类富贵病层出不穷,于是时代有了要求,当此之时,如果一些医生专攻此类富贵病卓有成效,当有相当理论基础,也肯定独树一帜,不是大家亦成大家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