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4
- 获得点赞
- 84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倪诚 北京中医药大学
当历经五载笔耕,《新编方剂学》由《中医方剂大辞典》主编彭怀仁教授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之际,不禁感慨万分!
谚云:人的经历是一笔财富。就我而言,先后经历了中医学、中医内科学、药理学、方剂学以及中药学的学、医、教、研诸多方面,在学习中提高,在临证中感悟,在文献中撷菁,在教学中思考,在研究中升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说是良师的言传身教引导我进入方剂王国的话,那么,多样的阅历又帮助我在酝酿、著写《新编方剂学》的过程中能从方剂学科和临床学科双重角度进行本体反思和相关链接,围绕以读者为本、注重继承与发扬的有机统一、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一编写理念,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方剂的遴选与归类 在全面、系统地考察历代中医经典方剂的基础上,结合方剂学和临床各科教材所载方剂,精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础方和专业方538首,按照“以法类方”原则分为19章,并对某些方剂的归类做了必要调整,如桂枝汤归属调和营卫剂;麻杏甘石汤归入清脏腑热剂、暖肝煎归入温脏祛寒剂、温经汤归入温经散寒剂;另将仙方活命饮、阳和汤等消散痈疡剂与消食化滞剂、消癥化积剂、消散瘿瘰剂合并成一章,名曰“消散剂”,等等。所选538首中正方170首、化裁方152首、附方216首,且正方与化裁方、附方的组合,尽可能形成系列方,以期反映中医选方、用方的动态变化和对比鉴别。
方证病机的审识 方证的辨识应以方证病机为核心,其中对方证机转(即病势)的勾勒将有助于对方证病机的整体把握以及经典方剂配伍精髓的深刻揭示。如针对连朴饮证的病机特点是湿热并重,蕴伏中焦,升降失常,但吐泻太过易损津液,故组方配伍应以苦寒、辛温之品清热与祛湿并举,调畅气机,降浊升清,兼防伤津。方以苦寒之黄连、山栀,辛温之厚朴、半夏、石菖蒲,合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的同时,配伍大量的甘寒质轻之品芦根,一则清热渗湿、除烦止呕,二则生津护液防止吐泻太过而伤津耗液,寓意深刻。
方剂配伍及其技巧 总论从三方面阐述方剂的配伍原理,即协同增效、协生新效的相辅相成原理,消减毒性、制性存用的相制相成原理,以及反佐配伍、反成配伍的相反相成原理。进而从药物性味合化、升降浮沉相因、脏腑经络相关、反成配伍合度、方理药理参合、方药量效攸关六方面详细探究方剂的配伍技巧,以冀弥补其他方书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组方原则与规律 组方原则的确立,应从方证相关、方以法立的横向角度以及方以药成的纵向角度加以全面审视。总论指出,审机组方、依法制方、有序构方是临证组方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加强对类方组方规律、常用组合等共性规律的概括很有必要,本书在各章每一节中增设这部分内容,即出于这种考虑。关于如何剖析每首方的组方原理,本书强调审机立法、依法组方、合理配伍、方应证机、功效乃彰的逻辑联系,每首正方的组方原理均按此思路以图表直观展示,深入浅出。
方剂的运用及其要领 方剂的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优劣。本书大胆尝试,在总论特辟“用方模式”一章,初步构建专病专证专方、辨证审机用方、圆机活法变通、结合药理药效的多样化用方模式;在各论每首方设立“临证要领”一栏,从圆机活法、加减变通、注意事项三方面致力于活学活用,启发临证思维,阐明用方原理,提示运用须知。在此基础上,设“案例举要”,主要选摘岳美中先生及其高足时振声、王琦、张德超等老师的验案,藉以反映著者的师承关系及学术风格,相信对临床运用方剂颇多启迪。
编写体例与方歌的更新 本书每章概述,包括概念、分类、运用须知;每节设适应范围、组方规律、常用组合;各章节每首正方由方源、方歌、处方、方证、组方原理、制方特色、临证要领、附方、疑难辨惑、案例举要等十部分构成。这样构思的目的,一方面使初学者有个递进过程,另一方面希望能满足医、教、研不同职业、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各部分的写法也针对自身特点有所创新。其中,方歌在包容组成、功效、方证三大方剂要素,保持传统汤头歌诀押韵、易记等特点的基础上,还结合方名、治法、配伍、用法等不同情况,彰显各自特色。例如,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外寒内饮最有功;生化当归用八钱,芎桃姜草酒童便,养血化瘀又温经,恶露不行腹痛蠲等;组方原理采用图表直观展示,临证要领在写法上近似于临床讲座;疑难辨惑采用问答方式进行辨难、析疑、解惑,并着力用表格进行类方纵横比较,力求对于读者学用方剂有所裨益。
望着洋洋百万字书稿,我仿佛看到字里行间影随着一味中药——五味子,我仿佛听到宋末元初翁森吟诵着“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的诗作。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的心路历程,尽管常常为某个问题冥思苦想而夜不能寐,但方剂学的博大精深吸引我研究、著写方书,锲而不舍,乐此不疲,终于使这部《新编方剂学》得以问世。我感谢方剂王国带给我的巨大精神财富!
当历经五载笔耕,《新编方剂学》由《中医方剂大辞典》主编彭怀仁教授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之际,不禁感慨万分!
谚云:人的经历是一笔财富。就我而言,先后经历了中医学、中医内科学、药理学、方剂学以及中药学的学、医、教、研诸多方面,在学习中提高,在临证中感悟,在文献中撷菁,在教学中思考,在研究中升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说是良师的言传身教引导我进入方剂王国的话,那么,多样的阅历又帮助我在酝酿、著写《新编方剂学》的过程中能从方剂学科和临床学科双重角度进行本体反思和相关链接,围绕以读者为本、注重继承与发扬的有机统一、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一编写理念,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方剂的遴选与归类 在全面、系统地考察历代中医经典方剂的基础上,结合方剂学和临床各科教材所载方剂,精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础方和专业方538首,按照“以法类方”原则分为19章,并对某些方剂的归类做了必要调整,如桂枝汤归属调和营卫剂;麻杏甘石汤归入清脏腑热剂、暖肝煎归入温脏祛寒剂、温经汤归入温经散寒剂;另将仙方活命饮、阳和汤等消散痈疡剂与消食化滞剂、消癥化积剂、消散瘿瘰剂合并成一章,名曰“消散剂”,等等。所选538首中正方170首、化裁方152首、附方216首,且正方与化裁方、附方的组合,尽可能形成系列方,以期反映中医选方、用方的动态变化和对比鉴别。
方证病机的审识 方证的辨识应以方证病机为核心,其中对方证机转(即病势)的勾勒将有助于对方证病机的整体把握以及经典方剂配伍精髓的深刻揭示。如针对连朴饮证的病机特点是湿热并重,蕴伏中焦,升降失常,但吐泻太过易损津液,故组方配伍应以苦寒、辛温之品清热与祛湿并举,调畅气机,降浊升清,兼防伤津。方以苦寒之黄连、山栀,辛温之厚朴、半夏、石菖蒲,合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的同时,配伍大量的甘寒质轻之品芦根,一则清热渗湿、除烦止呕,二则生津护液防止吐泻太过而伤津耗液,寓意深刻。
方剂配伍及其技巧 总论从三方面阐述方剂的配伍原理,即协同增效、协生新效的相辅相成原理,消减毒性、制性存用的相制相成原理,以及反佐配伍、反成配伍的相反相成原理。进而从药物性味合化、升降浮沉相因、脏腑经络相关、反成配伍合度、方理药理参合、方药量效攸关六方面详细探究方剂的配伍技巧,以冀弥补其他方书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组方原则与规律 组方原则的确立,应从方证相关、方以法立的横向角度以及方以药成的纵向角度加以全面审视。总论指出,审机组方、依法制方、有序构方是临证组方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加强对类方组方规律、常用组合等共性规律的概括很有必要,本书在各章每一节中增设这部分内容,即出于这种考虑。关于如何剖析每首方的组方原理,本书强调审机立法、依法组方、合理配伍、方应证机、功效乃彰的逻辑联系,每首正方的组方原理均按此思路以图表直观展示,深入浅出。
方剂的运用及其要领 方剂的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疗效的优劣。本书大胆尝试,在总论特辟“用方模式”一章,初步构建专病专证专方、辨证审机用方、圆机活法变通、结合药理药效的多样化用方模式;在各论每首方设立“临证要领”一栏,从圆机活法、加减变通、注意事项三方面致力于活学活用,启发临证思维,阐明用方原理,提示运用须知。在此基础上,设“案例举要”,主要选摘岳美中先生及其高足时振声、王琦、张德超等老师的验案,藉以反映著者的师承关系及学术风格,相信对临床运用方剂颇多启迪。
编写体例与方歌的更新 本书每章概述,包括概念、分类、运用须知;每节设适应范围、组方规律、常用组合;各章节每首正方由方源、方歌、处方、方证、组方原理、制方特色、临证要领、附方、疑难辨惑、案例举要等十部分构成。这样构思的目的,一方面使初学者有个递进过程,另一方面希望能满足医、教、研不同职业、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各部分的写法也针对自身特点有所创新。其中,方歌在包容组成、功效、方证三大方剂要素,保持传统汤头歌诀押韵、易记等特点的基础上,还结合方名、治法、配伍、用法等不同情况,彰显各自特色。例如,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外寒内饮最有功;生化当归用八钱,芎桃姜草酒童便,养血化瘀又温经,恶露不行腹痛蠲等;组方原理采用图表直观展示,临证要领在写法上近似于临床讲座;疑难辨惑采用问答方式进行辨难、析疑、解惑,并着力用表格进行类方纵横比较,力求对于读者学用方剂有所裨益。
望着洋洋百万字书稿,我仿佛看到字里行间影随着一味中药——五味子,我仿佛听到宋末元初翁森吟诵着“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的诗作。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的心路历程,尽管常常为某个问题冥思苦想而夜不能寐,但方剂学的博大精深吸引我研究、著写方书,锲而不舍,乐此不疲,终于使这部《新编方剂学》得以问世。我感谢方剂王国带给我的巨大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