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一篇否定舌诊的文章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0
来源:伤寒网

舌象所传达的信息主要是厚、薄、黄、白等,临床多诊断为寒湿、湿热、痰湿、阴虚等几个有限的证型,临床用药也总是那么几个常用方子,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感觉几千年的中医就只有这么点东西,就只有这么几个方子而已,很难跳出这个怪圈。学了那么多张仲景、孙思藐的方子因为没有说用于什么舌象而不敢轻易使用,常常被病人的舌象所束缚。以下两个病例可窥其一斑。
病例1 付某,女,47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二十余年,每逢夏季烈日下劳作后必发,平时饮食不慎食凉也发作。水果之类永不沾口,饭菜之类只吃温热,稍有偏凉即腹痛腹泻,油腻之类也不能食。每年反复发作数十次,家中常备黄连、藿香正气液等药,发作时服几次暂可缓解,终不能去根本。1998年7月发病来诊,表现为:肠鸣、腹痛腹泻、腹痛以少腹为主、里急后重、泻下粘滞、腹胀腰酸、舌瘦小、前半截干红无苔后半截苔厚腻而黄。凭此舌象及症状似为下焦湿热,但考虑长期生冷之类绝不敢沾口,喝开水都必须热烫,且饮食差,身体瘦弱,考虑为命门火衰、脾胃虚弱,究竟是清利还是温补,令我为难。遂舍舌象,专于温补,予党参50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苡仁30克、炮姜30克、肉桂12克、制附片15克、陈皮6克、山药15克、炙甘草6克,连服5剂诸症全消,饮食增加,又连服6剂,共进11剂,至今已6年余,每年随访,再未复发。其舌象也转变为:前半截长出薄白苔,后半截厚腻苔也变薄白。我常考虑为何出现如此奇怪之舌象,可能是下焦阳虚不能蒸腾津液滋润上焦,加之长期服黄连等苦燥之品而形成前半截干红无苔。下焦真阳亏虚不能化水,寒湿郁久,而表现为后半截苔厚腻而黄(须知此黄色非热也,乃阳虚真气不上升之象)。但这都是明确诊断后对舌象形成原因作的解释,而不是用舌象去推断病机。
病例2 唐某,男,30岁,身体偏瘦,每次吃火锅后便上火,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舌生疮、腹痛等等,且患者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一次吃火锅后发病求余诊治,见其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上腹痛、舌苔黄略厚、舌偏红。但患者身体单薄,冬比常人怕冷,夏比常人怕热,面色萎黄,少年白头。自述每次上火都吃黄连素而愈。余不敢用药,介绍其找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医李云鹤教授(其擅用经方,常用附片多达200克,每日病人无数)诊治。一月后再见该病人时自诉服李老之药10剂之后,火锅随便吃,怎么吃也不上火,胃病也未再发作,竟然连少年白发也全变黑。问其服何奇药,其取所留底方一看:制附片60克、肉桂6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让人惊诧不已!为何舌苔黄略厚舌偏红,却用如此之热药,且效果如此之好?令人惊叹佩服!
临床所见舌象与病证不相符者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有热在营血而舌反润者,有湿阻中焦而舌苔反燥者。视觉远比触觉灵敏得多,舌象比脉象更直观更容易把握。但是,为何《内经》论脉不论舌?为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不言舌,其麻黄汤证为何不加上“舌淡红,苔薄白”?后世医家包括孙思藐、张景岳等均不谈论舌象?甚至明清的瘟病学派瘟病各条方症对舌象也谈论不多,而只有部分汤证提到舌象?难道他们不懂舌诊?《伤寒舌鉴》书中列舌象一百多种,也不过是用已经确诊的证去解释舌象形成的机制,而不是把舌象作为诊断用药的依据。由此可见舌诊并非中医主流。如今的中医教材与古医书恰恰相反,每病每证必列舌象于后。如风热感冒:若有“发热恶风、头痛身痛、口干咽痛、脉浮数”足以诊断风热表证,无论是薄黄苔还是薄白苔,均应使用银翘散治疗。《温病条辨》不列舌象而现在的中医内科学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余回想起当初很多病人符合伤寒少阴脉证均因为舌苔黄厚腻舌质苍老而不敢用四逆汤等药,而使用其他方剂茫然无效,今日才恍然大悟,真遗憾也!
 
收藏一下慢慢看
 
  为何《内经》论脉不论舌?为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不言舌……后世医家包括孙思藐、张景岳等均不谈论舌象?
  
  中医学者良莠不齐,难免有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的论文,初学者容易被一些不实无据但听起来像模像样的言论所误导,宜善用搜集考察、自主求证、结合实践的学习方法,以免误入歧途。
  
======《中医舌诊》(任应秋)======​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望诊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舌苔、舌质的观察,从而了解病变的所在,据以辨证论治。这一诊断方法是在长时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发展的。远在公元前3 世纪~公元5 世纪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便有了察舌辨证和治疗的记载。如《灵枢·刺节真邪》说:“内热相搏……舌焦唇槁。”《灵枢·热病》:“舌本烂,热不已者死。”这种由于热邪抟聚于内,津液被伤而致“舌焦”;盛热不已,营血被腐,以致舌本糜烂,都是临床常有的见症。《灵枢·寒热病》还说:“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说明舌弛纵不能收束,以致流涎而烦闷,这是肾阴不足,不能收摄的病变,取足少阴经而补之。他如舌卷、舌干、舌强、舌痛、舌痿、舌短等舌体的病变,已有描述,只是还没有提到舌色和舌苔的变化。直到公元1 ~2 世纪,对舌的观察才有所提高,这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都有介绍。《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说:“病者腹满……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说:“病人胸满,唇痿舌青……为有瘀血。”舌黄为热,腹满而舌黄,是邪实热盛;一经泻下,热涤邪去,当然舌上的黄色自会消退。舌现青紫色或呈紫斑,为舌静脉瘀血而胀大的象征,所以诊断为有瘀血,这种对不同舌色的诊断,确比《内经》所记载的有所提高。这时不仅已经留意到舌色的变化,并对舌苔的观察亦第一次提出来了。《伤寒论》230 条说:“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 221 条说:“阳明病……心中懊 ,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130 条说:“脏结无阳证……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张石顽在《伤寒绪论》中说:“舌胎之名,始于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谓之胎。”周学海注云:“一谓之苔,如地之生苔者。”(见周氏著《形色外诊简摩》卷下)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固然没有谈到舌上生苔的原因,但他却看出舌上苔的变化,是和内在的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并据以确定其治疗方法。如230 条根据白苔使用小柴胡汤,因白苔象征着邪虽未必全在于表,却还不曾尽入于里,实为半表半里证,故用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里。221 条据舌苔而用栀子豉汤,究竟是什么样的苔呢?钱潢在《伤寒溯源集》里解释说:“舌上胎,当是邪初入里,胃邪未实,其色犹未至于黄黑焦紫,必是白中微黄。”所以用栀子豉汤来边清里边解表。130 条的“舌上胎滑”,巢氏《诸病源候论》作“舌上不苔”,也就是舌苔呈光滑的虚象;柯韵伯在《伤寒论注》里解释为“舌无黄黑芒刺之苔,虽有硬满之证,慎不可攻”,仅从以上条文的分析,看出《伤寒论》的观察舌苔,已经比较成熟了。

  隋唐时期,在《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两书中,对于察舌辨证方面也有记载。《诸病源候论》对于舌体的观察,已经提出舌肿、舌强、舌烂、拖舌、舌胀、弄舌、舌出血等。其中所谓“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见卷四《虚劳舌肿候》及卷五十《舌肿候》),则为临床上经常验证的。对于舌色的观察,有“皮蒸……舌上白”(卷四《虚劳骨蒸候》),“ 病之候,齿无色,舌上尽白”(卷八《伤寒湿 候》),“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舌焦黑者死”(卷九《热病候》),“瘀血……舌青口燥”(卷三十六《卒被损瘀血候》),“胎动不安……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卷四十一《妊娠胎动候》)等记录。对于舌苔的观察,有“少阴受之,口热舌干而渴”(卷七《伤寒候》),“脏结病,舌上白苔者滑,难治;……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卷七《坏伤寒候》),“妇舌青黑及苔上冷者,子已死也”(卷四十三《产难子死腹中候》)。这些记述,都是从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述舌色资料,更为全面,如“凡妇人产难……面青舌赤……母死子活”(卷二《子死腹中第六》),“小儿胎寒 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卷五《癖结胀满第七》),“下利舌黄燥而不渴,胸中实”(卷十五《热利第七》),“伤寒……齿龂无色,舌上尽白”(卷八《九虫第七》)。至于“舌上苔滑,此为浮寒”(卷十七《肺痈第七》),“渴则咽路焦,焦故舌干”(卷二十六《序论第一》)等,对于舌苔的分辨,都是有见地的。在观察舌体的变化方面,《千金要方》认为“舌强不能言,并在脏腑”(卷八《论杂风状第一》),“筋虚极……舌卷”(卷十一《筋极第四》),“心脏实,舌破”(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脏热则舌生疮……腑寒则舌本卷”(卷十四《舌论第三》),“舌本卷缩……邪热伤脾”(卷十五《脾脏脉论第一》),“胃绝……舌肿”(卷十六《胃府脉论第一》)等。托名华佗的《中藏经》记述有“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风中有五生死论》),“肝中寒……舌本燥”(《论肝》),“胆胀则舌下痛”(《论胆》),“心脉搏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语”(《论心》),“肾生病则口热舌干”(《论肾》),“肝风入心,舌缩”(《内照法》)等。以上都是从脏腑病机来分析舌体的变化,说明舌部内应脏腑的理论。
 
来源:伤寒网

舌象所传达的信息主要是厚、薄、黄、白等,临床多诊断为寒湿、湿热、痰湿、阴虚等几个有限的证型,临床用药也总是那么几个常用方子,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感觉几千年的中医就只有这么点东西,就只有这么几个方子而已,很难跳出这个怪圈。学了那么多张仲景、孙思藐的方子因为没有说用于什么舌象而不敢轻易使用,常常被病人的舌象所束缚。以下两个病例可窥其一斑。
病例1 付某,女,47岁,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二十余年,每逢夏季烈日下劳作后必发,平时饮食不慎食凉也发作。水果之类永不沾口,饭菜之类只吃温热,稍有偏凉即腹痛腹泻,油腻之类也不能食。每年反复发作数十次,家中常备黄连、藿香正气液等药,发作时服几次暂可缓解,终不能去根本。1998年7月发病来诊,表现为:肠鸣、腹痛腹泻、腹痛以少腹为主、里急后重、泻下粘滞、腹胀腰酸、舌瘦小、前半截干红无苔后半截苔厚腻而黄。凭此舌象及症状似为下焦湿热,但考虑长期生冷之类绝不敢沾口,喝开水都必须热烫,且饮食差,身体瘦弱,考虑为命门火衰、脾胃虚弱,究竟是清利还是温补,令我为难。遂舍舌象,专于温补,予党参50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苡仁30克、炮姜30克、肉桂12克、制附片15克、陈皮6克、山药15克、炙甘草6克,连服5剂诸症全消,饮食增加,又连服6剂,共进11剂,至今已6年余,每年随访,再未复发。其舌象也转变为:前半截长出薄白苔,后半截厚腻苔也变薄白。我常考虑为何出现如此奇怪之舌象,可能是下焦阳虚不能蒸腾津液滋润上焦,加之长期服黄连等苦燥之品而形成前半截干红无苔。下焦真阳亏虚不能化水,寒湿郁久,而表现为后半截苔厚腻而黄(须知此黄色非热也,乃阳虚真气不上升之象)。但这都是明确诊断后对舌象形成原因作的解释,而不是用舌象去推断病机。
病例2 唐某,男,30岁,身体偏瘦,每次吃火锅后便上火,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舌生疮、腹痛等等,且患者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一次吃火锅后发病求余诊治,见其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上腹痛、舌苔黄略厚、舌偏红。但患者身体单薄,冬比常人怕冷,夏比常人怕热,面色萎黄,少年白头。自述每次上火都吃黄连素而愈。余不敢用药,介绍其找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医李云鹤教授(其擅用经方,常用附片多达200克,每日病人无数)诊治。一月后再见该病人时自诉服李老之药10剂之后,火锅随便吃,怎么吃也不上火,胃病也未再发作,竟然连少年白发也全变黑。问其服何奇药,其取所留底方一看:制附片60克、肉桂6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让人惊诧不已!为何舌苔黄略厚舌偏红,却用如此之热药,且效果如此之好?令人惊叹佩服!
临床所见舌象与病证不相符者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有热在营血而舌反润者,有湿阻中焦而舌苔反燥者。视觉远比触觉灵敏得多,舌象比脉象更直观更容易把握。但是,为何《内经》论脉不论舌?为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不言舌,其麻黄汤证为何不加上“舌淡红,苔薄白”?后世医家包括孙思藐、张景岳等均不谈论舌象?甚至明清的瘟病学派瘟病各条方症对舌象也谈论不多,而只有部分汤证提到舌象?难道他们不懂舌诊?《伤寒舌鉴》书中列舌象一百多种,也不过是用已经确诊的证去解释舌象形成的机制,而不是把舌象作为诊断用药的依据。由此可见舌诊并非中医主流。如今的中医教材与古医书恰恰相反,每病每证必列舌象于后。如风热感冒:若有“发热恶风、头痛身痛、口干咽痛、脉浮数”足以诊断风热表证,无论是薄黄苔还是薄白苔,均应使用银翘散治疗。《温病条辨》不列舌象而现在的中医内科学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余回想起当初很多病人符合伤寒少阴脉证均因为舌苔黄厚腻舌质苍老而不敢用四逆汤等药,而使用其他方剂茫然无效,今日才恍然大悟,真遗憾也!
首先我不懂任何医学,就这个舌诊有一点点看法。 来论坛才知道舌诊要看晨起时的样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看病都要起床后马上去,但即使这样也不行,因为舌相很善变。

其次,讲几次亲身经历。
第一次,晚间吃了个桔子,第二天去看中医,说舌苔黄有热。 可平日里早上起来都全是白白的。
第二次,晚间吃了些桑椹,第二天看中医,说舌质偏暗。
第三次,看医生的时候没坐电梯,走了几层楼梯,结果说脉数。 :014:
第四次,看医生前喝了口水,然后就说水滑舌,湿重。
网诊就更不用说了,不同地点,不同光照,不同手机,不同背景,都影响拍照颜色。

都要这样的话,那舌诊只能医生上门等患者早上起来看一看。 还得要在自然光照充足的房间。
因为刷个牙,哪怕漱个口,舌面颜色就变了。

个人认为这舌诊准确度可见并不十分准确。 当然,也可能是不懂,所以产生误解。
 
并不只是舌诊,问诊有时候也不一定准确。 问畏寒不? 这个怎么回答好,反正衣服穿的比别人多。 但也有可能是习惯问题,宁可热点不愿意感冒。 :014: 医生还问,容易感冒吗? 不容易,因为衣服穿的多所以常年不得感冒。 那这到底是体质强还是弱?
 
这篇文章可信。脉有假象,舌也有假象。中医治病,只有四诊合参,才能排除假象。
但是,如果因此否定舌诊,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多数情况下舌象还是能反映疾病本质的。
 
很多东西都有特例,不具有一般普遍性。 不完善的学术可以完善它,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都有时代局限性。

看中医,也没人告诉病患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是讲了么,吃个桔子舌头就黄了,吃桑椹就说你舌头暗。 刷个牙,舌头就红些。 饭前饭后舌头颜色也不同,如此这般变化,医生怎么拿捏。 有些指标只是用来参考的,要懂得活用,死脑筋还当医生。
 
不错。舌诊只是参考不一定准。脉诊比舌诊靠谱。古代说要依据四诊开方那是比较准确的。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