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日常病案摘录:左手无名指麻木案

孙曼之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8
帖子
197
获得点赞
16
声望
0
日常病案摘录:左手无名指麻木案

刘※阁 女 56岁地址:略(680本)
初诊:2012-2-6
左手中指无名指阵发麻木,以木为主,无定时,已经两三个月。面白形中,纳中,二便正常。脉两关弦滑小短,舌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唇红。
处方:
麻黄10克 桂枝15克 炙甘草5克 羌活5克
独活5克 川芎5克 威灵仙10克 半夏10克
枳壳10克 陈皮10克 天南星10克 黄柏3克
水煎服,五剂

二诊:2012-2-10
左手麻减,仍然觉木。脉象右手小弦软,左手小弦短,舌同前。两手脉短,唇红面白,是气虚血虚体质。
处方:
黄芪15克 当归5克 炙甘草5克 羌活3克
独活3克 桂枝15克 川芎3克 人参3克
水煎服,五剂

三诊:左手麻木消失,嘱停服药。
 
附记:初诊,麻木陈发为风邪之象,脉象沉弦滑判断为痰为风邪阻滞经络,故以麻黄汤去宣肺之杏仁,加天南星半夏陈皮枳壳化痰理气,羌活威灵仙川芎疏风通络,中指无名指属于心包与三焦经脉,唇红是血分郁热,再加黄柏清热。二诊,麻减仍木,根据脉象短小、面白,判断同时有气血亏虚,改当归补血汤加人参补益气血,加羌活独活川芎桂枝疏风通络,炙甘草健脾托邪。本案首诊没有补益气血是其不足,但前后二诊,用药十剂即收功,可见麻桂风药之用确实不可忽视。
 
以下是一位网友的提问:

仍有诸多不明,还请孙老师解惑:
1:学用麻桂,仲景常麻多桂少,而孙老此桂多麻少,定有深意,不明;
2:此患热象明显,一诊辛温燥烈之品很多,仅用轻量黄柏,老师所恃何在?
3:若清心热,愚习用淡竹叶,或用丹皮,老师却选黄柏,优势在哪?
4:二诊仍木,能在二诊方中加痰药否?
 
这是我的回复:

1.伤寒论所用的桂枝其实就是现在的肉桂,现在的桂枝那时候还没有应用,而现在的桂枝有效成分显然要比较肉桂少得多,所以如果把肉桂改为桂枝,就势必要加大分量。古人也有知道桂枝古今不同者,如吴鞠通使用桂枝动辄几十克甚至一百多克,就是这个原因。
 
2.舌红唇红只是血热而已,3克黄柏清热即可,须知若非温燥辛味药物则无以通行经络。
 
3.苦寒与甘寒自然不同,甘寒清上,苦寒折降。三焦心包当然应该苦降直折,风扰头目则应甘寒轻清宣泄。
 
4.二诊当然应该化痰,只是化痰有耗气之弊,暂时未用。三诊似乎感觉不必继续用药,可见气壮邪自消的道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