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二剂中药治胃疼

百世芳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8
帖子
48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18
郜某四十余岁,正月十六日下午来诊;自述;昨夜胃疼不能睡,院中转了前半夜,两包西药稍止疼,不如中药治根本.曾患胃痉挛,几年未发作,近因心情闷,生气无法说.查脉象双手弦数有力.舌象,苔前白后黄稍厚.断为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戕伐于胃.处方;甘草15克黄芩10克黄连8克乾姜8克半夏15克白芍30克柴胡10克枳壳12克生地20克枣引.二剂.十七日晚七时来电话告知;药用一剂,腹内轱辘一下午放屁连连.全身轻松,胃也不疼,心倩舒畅.嘱将所余一剂用完.笑应曰;好.
 
老师实在是太谦虚了!盼望老师的大作!

蒙君错爱.只是越读越觉自己浅薄,越行越觉自己无能.
上论坛数月,才知昨非今亦不是.
与君等诸高人较之,大半生碌碌,实乃管窥之见.
故谨言慎行,怕误后之来者,需力习之耳.
谢谢君不弃,愿与君共勉之.并望君多教之.为盼.
 
蒙君错爱.只是越读越觉自己浅薄,越行越觉自己无能.
上论坛数月,才知昨非今亦不是.
与君等诸高人较之,大

老师运用经方之娴熟,加减化裁之妙是时方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为了让后学能更好的学习,运用经方,老师更应该把辨证论治,加减化裁的道理说出来。老师太谨言慎行了。
 
老师运用经方之娴熟,加减化裁之妙是时方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为了让后学能更好的学习,运用经方,老师更应

请君不要用老师二字,真的没资格.
中医学博大精深,经方乃先圣探造化之机微而定设,有变化莫测之用途.
我才疏学浅,确有参悟不透之处,只是依样画葫芦.故而不讲其机理.
另外就是中医层次,依各人的修为学识不同而参差有异.所以亦不讲其理.
再就是真无实才,故免去口舌之辨.望君海涵为是.
 
读百世芳老师医案如饮甘泉美酒,慢慢品,回味无穷!谢谢老师奉献的好经验!
 
运用半夏泻心汤与柴胡疏肝散
 
读百世芳老师医案如饮甘泉美酒,慢慢品,回味无穷!谢谢老师奉献的好经验!

土枪师抬爱,心甚感激.
一则小案,能入土枪师法眼,倍感荣幸.
一眼看透立方之意,土枪师修为之深,令我佩服.
衷心谢谢您高评
 
很好的一个案例。个人建议,可以去掉甘草,或只用二、三克即可,因为患者舌苔已经黄腻了。

伤寒论中用甘草,而且剂量大到四两(60克)之多,是因为东汉末年时的古人,食不果腹且需要辛苦劳作的人居多,所以大多脾胃较虚弱不足,所以张仲景的方中,甘草、红枣之类的补脾胃的药用的地方比较多,量比较大。而现在的人,饮食方面比较丰富,四肢比较不勤,大多属于营养过剩的。所以舌苔黄腻的较多。这时再重用甘草的话,可能会中满。这个思路是沈绍功老师提出的。

个人建议,可供参考。
 
很好的一个案例。个人建议,可以去掉甘草,或只用二、三克即可,因为患者舌苔已经黄腻了。

伤寒论中用甘

谢谢您的建议.
但仲圣于泻心之前冠以甘草之名当有深意,望君细加把玩.
此方甘草芍药用量之大,实有意取缓急止痛,酸甘化阴之功.况芍药甘草湯亦系伤寒论之名方矣.此方甘草实系主药也.
至于以汉,今,之社会饱暖而论以用药,窃以为失之偏也,不敢苟同.当据病理之机转而选方遣药,方能的对.
以上浅见,商榷於君,不知可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