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论《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1
声望
0
来源:首席医学网 作者:郭长青 马惠芳

原载: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 第6期 第23卷 理论研究
1发展了经络理论
1.1补充了《内经》中十二经脉理论的不足
《难经》是在继承《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十二经脉理论的基础上,撷其要点,对经脉的长度、流注次序的运行规律、手足三阴三阳经经气绝的症状和预后诊断,作了论述,使之更加简明扼要,条理愈趋清晰。《难经•二十五难》还提出了“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的问题,认为手少阳三焦经与心主相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有十二经。
1.2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
奇经八脉的内容,最早散见于《内经》各篇,如《素问•骨空论》、《灵枢•脉度》等多篇,记述简要,不够全面和系统,并未冠以“奇经八脉"的名称。《难经》首次提出了“奇经八脉"这一总名称,并做了集中阐述。《难经》始明确提出了奇经八脉的说法,特别是奇经八脉的名称,与十二正经的关系、起于何处、止于何处以及病候等均做了较详细的论述。《难经》根据《内经》的原意,明确提出了人体在十二正经之外,尚有八条“奇经"。所谓“奇经"是不同于正经的意思,是十二正经以外的经脉。这八条奇经,均是从下肢与躯干、头部联系,它们均走下肢而不走上肢,更没有与相关脏腑有络属关系,也没有象正经那样用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化。如《难经•二十七难》具体列举了奇经八脉的名称:“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提出奇经八脉“不拘于十二经"的独立理论体系。《难经•二十八难》对奇经八脉起止循行路线较之《内经》既详且当,有明显进步,为后世进一步确立奇经八脉理论奠定了基础。其中有关任、督、冲三脉的循行分布论述,较《内经》有显著进步。如《素问•骨空论》论述督脉的循行分布一无严格阴阳部位区别,既行于后正中线,又行于前正中线;二无明确的起止点,既起于小腹,又起于目内眦,以致循行走向既从下向上、从后向前,又从上向下、从前向后。对任脉、冲脉的循行分布的论述也有此弊。《内经》的“逆顺肥瘦”、“本输”、“五音五味”以及“上古天真论”、“举痛论”等篇虽有过对冲脉的论述,但对它的起点则有“起关元"、“起肾下"、“起胸中",同出一本书主张却不同。《难经》则明确指出:督脉分布于人体的后正中线,“起于下极之俞(长强),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分布于人体的前正中线,“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冲脉并足阳明经夹脐上行,“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不仅简化了繁杂的循行,更重要的是,更加符合它们循行分布的本来面貌,使之与阴阳学说的概念相吻和。其次补充了“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对八脉的生理功能《难经》认为有别于正经,它既没有手经和足经之分,也没有经脉的对称,更没有属络脏腑,它是正经以外的人体气血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预备径路,它的功能是贮藏十二正经中多余的气血,气血在八脉中循行也不是如环无端的循行,为“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从而说明正经与奇经在功能上既有同点,也有异点,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病理变化上,《难经》又补《内经》之不足,《难经•二十九难》对奇经八脉的病候,提出了纲领性的论述,指出:“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难经》提出奇经八脉的理论以后,中医的经络学说才开始形成完整的理论。
2发展了特定穴的理论
2.1首次提出八会穴
八会穴的理论,在《内经》中没有记载,是《难经》首先提出的。这不仅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也扩大了八会穴的应用范围。《难经•四十五难》中指出:“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这八个穴位不仅能治疗热病,其治疗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太仓(中脘)可治胃肠疾病,季胁(章门)可治肝脾疾病,太渊能治血脉疾病,膻中主气病喘息诸疾,阳陵泉主治筋病,绝骨善治髓病,膈俞主治血病,大杼主治骨病。八会穴的名称,体现了这些穴位主治作用的内涵,使对此八穴的认识得到提高,进一步丰富了腧穴学理论。后人据此八会穴的含义,凡脏、腑、气、血、筋、骨、髓、脉之病,则取各之会穴,扩大了其主治范围。
2.2丰富了原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本输"两篇,首先记载了原穴的名称和主治作用,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但穴数只有十一个,且理论阐述不多。《难经》补《内经》之不足,对原穴作了进一步阐发。《难经•六十六难》指出:“少阴之原,出于兑骨”,使《灵枢》所缺之原穴补充完整。《难经•六十二难》指出:“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与三焦共一气也。”说明了五脏“以俞代原”,六腑经脉专设原穴的道理,腑独有六,乃因六腑属阳,三焦之气常运行在阳经之间,因而六腑设有原穴。《难经》强调原穴与原气、三焦的关系,从而论述了原穴的功能。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五脏俞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为原者,何也?然: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原穴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原穴为三焦之气所运行和留止之处,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原气是脐下肾间动气,它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动力,也是十二经脉的根本。三焦通行原气以达周身五脏六腑,促进脏腑功能的发挥,所以刺激原穴可以激发脏腑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难经》关于原穴是原气通过和留止部位之说,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把原穴作为脏腑收受、输送精气的地方之概念不尽相同,当是原穴性质的另一方面。此理论对丰富原穴的理论,扩大原穴的临床应用,都有积极意义。
2.3补充了俞募穴
《难经•六十七难》指出:“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的理论是本论的中心思想,提示了脏腑俞募,在生理上,经气可以由阴行阳,由阳行阴,阴阳互通,维持相对平衡;在病理上,属阴的五脏疾病可出行于阳分,属阳的六腑疾病可入行于阴分;在治疗上,阴病可以针刺背俞,阳病可以针刺腹募。
俞募穴是脏腑经脉之气聚结和转输的枢纽,也是内脏与体表病邪出入的孔道。《难经》提出“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理论,不仅高度概括了它们的生理、病理特性,也发挥了《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后人据此意旨,制定了脏病取背俞,腑病取腹募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俞募穴理论。
2.4完善了五输穴
《内经》虽对五脏五俞、六腑六俞做了叙述,但论述不完备,而《难经》则全面论述了五输穴的穴位、属性、意义和主治疾病等,补《内经》所不备,完善了五输穴理论。《难经》用阴阳五行理论,论述了五输穴意义、阴阳五行属性即与天干、五行相配属关系。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但只提到手足三阴经井穴配属木,手足三阳经井穴配属金,其余则未明示五行配属。《难经•六十四难》在《灵枢》基础上,按五行的相生关系,把五输穴各配以五行,并结合十天干来阐述阴阳经配属不同的道理是阴阳相合,刚柔相济。如《难经•六十四难》中说:“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即阴经的五输穴属性,从木开始;阳经的五输穴属性,从金开始,则阴经或阳经的井荥输经合的依次关系为五行相生的关系,但阴经中井穴和阳经中井穴则为相克的关系,即阴经阳经同名的五输穴都是相克的关系。另外阴经的井穴与阳经的井穴又是阴阳相济,阳经井穴为刚,阴经井穴为柔,即阳经配以阳干,阴经配以阴干,阳刚阴柔相互配合,如《难经•六十四难》中说:“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余皆仿此。"这为临床配穴提出了理论根据,补充了在取穴配穴方面的阴阳五行理论的广泛应用。《难经•六十三难》还比类取象于大自然,提出井穴应春气,故应以之为始的道理。《难经•六十三难》云“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以井为始也”。《难经•六十五难》论述了井出合入的意义,指出:“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脏,故言所入为合也。"《难经》五输穴配属五行的完备,给五输穴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论据。书中遵循五行规律,演绎出两类五输穴应用法。(1)五输结合四时、五脏治病。①如《难经•六十八难》根据五输与五脏的五行配属关系,结合五脏病证,提出了“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五脏病证应用法。后世认为井主肝病,荥主心病,输主脾病,经主肺病,合主肾病即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的。②《难经•七十四难》以五脏应四时阴阳,以及五脏与五输的五行配属关系,提出了“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长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的四时五脏配穴法,为后世临床多取肘膝以下腧穴奠定了基础。(2)创造了五输穴补母泻子法。此为依据五行相生的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的规律而制定。①《难经•六十九难》首先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则。提出本经的井荥输经合进行补泻,比如肝虚当补其母穴曲泉,肝实当泻其子穴行间。启迪后人据十二经脉五行属性,创制了经脉间的补母泻子法,如肝虚当补肾经合穴阴谷,肝实当泻心经荥穴少府。②《难经•七十三难》提出了“刺荥泻井"法。③《难经•七十九难》提出“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的迎随补泻法。④《难经•六十四难》有关五输穴的五门十变论述,还为子午流注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发展了针法理论
3.1补泻配穴法
《难经》配穴法有补母泻子法、刺荥泻井法、迎随补泻法,还有四方脏器虚实补泻法。其根据五行生克制约规律而制定。《难经•七十五难》说:“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得平木也。"此治肝实肺虚,不用泻火补土,而是泻火补水,其用意在于“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正如《难经本义》所说:“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余;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于母也……此越人之妙,一举而两得之也。且泻火,一则以夺木之气,一则以去金之克;补水,一则益金之气,一则以制火之光;若补土,则一于助金而已,不可施于两用,此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
3.2针刺法
3.2.1针刺强调压手的作用
针刺操作必须双手施术,这在《内经》中已经确定了的原则。然而《难经》特别强调左手(压手)的作用,指出“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关于左手施术,不是无关紧要,而是相当重要。因而《难经》明确提出“当刺之时,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即是进针前轻按穴位周围组织和抓努穴上皮肤,然后再用爪指切循穴位,说明它是一套进针前的辅助动作,即所谓“弹而努之,爪而下之",这样既可固定经穴,还有宣散气血,减少疼痛,达到“气散乃内针",说明了左手配合按压、弹、爪针刺部位,对调气和候气的重要作用。《难经》在导气和候气方面的发挥,对后世针刺手法影响极大。如明代徐凤的《金针赋》“下针十四法"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下手八法口诀",就是遵照《难经》旨意发展而来。
3.2.2发挥了针法合于四时理论
《难经•七十难》认为,针刺的深浅需顺应四时阴阳的升降变化,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并提出“春夏必致一阴",即针由深出浅;“秋冬必致一阳",即针由浅入深的针刺方法。此阐述了阴病取阳,阳病取阴的阴阳相生、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是对《内经》“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治法的又一发明。
3.2.3刺卫不伤荣,刺荣不伤卫
《难经•七十一难》论述了荣卫发病的不同刺法。刺卫应横刺,则不伤荣;刺荣应先用左手摄按皮肤,使卫气离散然后进针,则针至荣而不伤卫。
3.2.4补泻分清荣卫
《难经•七十六难》说:“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难经•七十八难》具体论述了从卫和荣取气的针刺方法,即“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说明:在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下插,以从卫分引阳气深入是为补;摇动针身,由深向浅抽提,以从营分引阴气外出是为泻。后世医家把补法从卫取气,泻法从营取气作为补泻法的规范,并遵此原则创造烧山火、透天凉和先浅后深,紧按慢提为补;先深后浅,紧提慢按为泻等补泻手法。
综上所述,《难经》反映了战国以后至秦汉时代的针灸学概貌,对针灸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尤其对奇经八脉的建立和特定穴的应用,补《内经》之不足,对后世针灸医学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