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小儿用药更应重脾胃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3
声望
0
笔者从临床中发现小儿得病,大多由于脾胃虚弱所致,有些小儿,由于脾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一遇气候变化,往往容易感冒,发热,咳嗽甚至影响消化系统,形成恶性循环,经常生病,对于生长发育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笔者认为,临床上对于儿科疾病更应重视脾胃,现如今一些儿科医生的用药都令人堪忧,一剂少则十六七味,多则二十多味。且不说其方能否治病,仅诸多药物对于脾胃的损伤就是不言而喻的。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指出:“脾胃虚衰,百病由生。”而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指出:“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明代万全《幼科发挥》指出:“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可见调理脾胃在儿科中的重要性。而现之医生误以为调理就是一味的补益,常用参、芪等大量补药,殊不知这样会闭门流寇。朱丹溪指出:“药石皆偏胜之气,虽参、芪之辈,为性亦偏。”小儿机体旺盛,只要抚养得当,护理得力,自能正常发育。李东垣在《珍珠囊指掌》谈用药法指出:“用药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则寒热温凉行散补泻,未免过当,功未获奏,害已随之。夫药无次序,如兵无纪律,虽有勇将,通以勇而偾事。又如理丝,缓则可清其续,急则愈坚其结矣。”可见他治疗内伤疾病,主张循序渐进,缓以图功,反对用药过当,损伤脾胃。

儿科疾病的具体治疗,笔者认为更应补而不滞,若病邪未完全祛除,过早用补法,则会使邪滞留体内,既达不到“补”的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小儿起病系起于饮食不节,营养过丰,过食生冷,屡用补药,食补、积滞未消,有损无益。
 
学习了, 小儿用药更应重脾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