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书城,看了路志正的书,我陷入迷茫。
他一开方就是14剂,少者也常是7剂,并且还常与药茶同时使用。他能预料病人半个月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吗?如果病人服药几副病都没发生变化,也许他的药针对性不强,如果几副药后病情发生了变化,而药方没随着病情之变而变,这叫药不对证,也是有害的啊!
有些医案,我认为用经方,可以一剂知二剂已,并且不至于病情发生其它变化,而路志正却未用经方,药物针对性不强,不能做到丝丝入扣,病人再来复诊时,病情发生了因药力不及或太过引起变证现象偶有发生。或者是,药物虽然有效,但病去的不快、不够彻底。
我用经方的“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病与药皆相应者,乃服之”理论能去对国医大师指手划脚吗?他是国医大师啊!以一个在中医上尚是毛头小子的我去评价国医大师,我有资格吗?我自己都认为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我怀疑自己的学习是不是走偏了。
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他是国医大师,他能错吗?如果是我错了,我错在了哪里呢?请高人指点。
我陷入了迷茫。
他一开方就是14剂,少者也常是7剂,并且还常与药茶同时使用。他能预料病人半个月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吗?如果病人服药几副病都没发生变化,也许他的药针对性不强,如果几副药后病情发生了变化,而药方没随着病情之变而变,这叫药不对证,也是有害的啊!
有些医案,我认为用经方,可以一剂知二剂已,并且不至于病情发生其它变化,而路志正却未用经方,药物针对性不强,不能做到丝丝入扣,病人再来复诊时,病情发生了因药力不及或太过引起变证现象偶有发生。或者是,药物虽然有效,但病去的不快、不够彻底。
我用经方的“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病与药皆相应者,乃服之”理论能去对国医大师指手划脚吗?他是国医大师啊!以一个在中医上尚是毛头小子的我去评价国医大师,我有资格吗?我自己都认为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我怀疑自己的学习是不是走偏了。
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他是国医大师,他能错吗?如果是我错了,我错在了哪里呢?请高人指点。
我陷入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