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作者:陈国华
白头翁汤,方出《伤寒论》,由白头翁15g,黄连9g,秦皮、黄柏各12g组成。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也为清热解毒治痢之专药;秦皮、黄柏清热燥湿止痢,故四药合而用之,实为治疗湿热痢之良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头翁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并能杀灭溶组织阿米巴原之滋养体和阴道滴虫。对肠黏膜有收敛作用,故能止泻、止血,其所含之白头翁素尚有镇痛、镇静及抗痉挛作用;秦皮有抗炎作用,能拮抗炎症刺激物所致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又能抑制肉芽肿之形成,故二者相合,可增强免疫功能,又能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黄连、黄柏皆为广谱抗菌药,对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多种杆菌和球菌,均有明显之抑制作用。因此,上述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也能杀灭阿米巴滋养体,并能增强白细胞及吞噬细胞之功能,且有抗炎、镇静、镇痛及促进血凝之作用。这与中医实践观察到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是相符的。
基于上述,故现代多将此方用于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也用于某些慢性肠道疾病。此方除治肠道急慢性疾病外,也治肠道外疾病,且用之较为广泛,兹举数案说明如下。
一、双下肢皮肤发红
刘某某,女,43岁,已婚,农民。1984年9月6日诊。述双下肢皮肤发红,并局限于双大腿内侧,数日之后,波及大小腿内外侧,局部有轻度发灼,继而又出现大小腿肌肉胀痛。即诊之,经查三大常规、抗O、血沉、血小板计数等,均未发现异常。因为不能明确诊断,遂转某地区人民医院,且又经多方检查,也未能明确诊断。因此,西医建议用中药治疗。但服中药24剂,也未取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皮肤发红发灼以白日为剧,口苦心烦,口中发腻,厌食油腻,月经提前,量多鲜红,苔黄腻,舌质红,脉洪滑而数等。遂断为肝胆湿热下注致子宫血热,迫血下行之候。应清泻肝胆湿热,凉血解毒。遂用白头翁汤加贯众30g,银花、连翘各24g,旱莲草、茜草各12g,2剂而诸证大减,4剂而诸症去。继用小柴胡汤随证化裁治之,3剂而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二、带下阴痒
胡某某,女,32岁,已婚,农民。1994年7月15日诊。述阴道常流黄稠之白带并阴痒已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盆腔炎”、“阴道炎”。曾用中西药外洗、内服,均未见明显效果。今诊,症如上述,且见少腹时而微微胀痛,按之,略有加剧,腰骶部偶尔也胀痛,吃油腻及辛辣之物,其病必剧,且黄带逐渐转变为绿带,阴痒也随之加重,心烦易怒,口苦尿黄,苔黄厚腻,脉滑数等。此乃湿热带下,缘由肝胆湿热下注使然。其治宜清泻肝胆。遂用白头翁汤加苡仁30g,赤小豆18g,车前子12g,6剂而诸症除,继用六君子汤加苡仁、黄柏、山药各15g,以健运脾胃为主,清热除湿为辅,3剂而愈。
三、两目发红,畏光多眵
孙某某,男,45岁,已婚,工人。1997年4月15日诊。述双眼红肿,畏光多眵已月余。西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但用氯霉素滴眼剂滴眼,口服长效磺胺数日,其效不佳。改服中药治之,并服中药10余剂,仍未取得明显效果。今诊,患者述病前3日,自感心中发烦,难于入寐,入寐梦多,继而又见小便短黄,灼热微痛,之后,即见上述眼病之症状,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此乃心肝火盛之候。应清泻心肝之实火。遂用白头翁汤加竹叶、木通各9g,生地18g,甘草3g,2剂而愈。
四、口舌生疮
徐某某,男,52岁,已婚,农民。1996年12月19日诊。述口腔颊部右侧及舌之两侧各发生口疮1年3月余。西医诊断为“口腔溃疡”,但用阿莫西林胶囊及维生素B2治之,开始数日有效,再服之,则无效矣!又服治口腔溃疡之偏方,单方各10余剂,也未取效。改服中药治之,曾服导赤散、泻心汤、六君子汤加减各数剂,也未见显著之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心烦不眠,面色发赤,自感心跳加快,口苦食少,厌油口腻,稍不顺心即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滑等。此乃心经实火合并肝胆湿热之候。应泻心火、泻肝胆湿热。遂用白头翁汤加连翘24g,栀子15g,大黄6g,2剂而病去大半,4剂而诸症除。继用四君子汤加黄连6g,焦三仙各15g,麦冬12g,3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白头翁汤,方出《伤寒论》,由白头翁15g,黄连9g,秦皮、黄柏各12g组成。方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也为清热解毒治痢之专药;秦皮、黄柏清热燥湿止痢,故四药合而用之,实为治疗湿热痢之良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头翁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皆有抑制作用,并能杀灭溶组织阿米巴原之滋养体和阴道滴虫。对肠黏膜有收敛作用,故能止泻、止血,其所含之白头翁素尚有镇痛、镇静及抗痉挛作用;秦皮有抗炎作用,能拮抗炎症刺激物所致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又能抑制肉芽肿之形成,故二者相合,可增强免疫功能,又能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黄连、黄柏皆为广谱抗菌药,对痢疾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多种杆菌和球菌,均有明显之抑制作用。因此,上述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也能杀灭阿米巴滋养体,并能增强白细胞及吞噬细胞之功能,且有抗炎、镇静、镇痛及促进血凝之作用。这与中医实践观察到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是相符的。
基于上述,故现代多将此方用于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也用于某些慢性肠道疾病。此方除治肠道急慢性疾病外,也治肠道外疾病,且用之较为广泛,兹举数案说明如下。
一、双下肢皮肤发红
刘某某,女,43岁,已婚,农民。1984年9月6日诊。述双下肢皮肤发红,并局限于双大腿内侧,数日之后,波及大小腿内外侧,局部有轻度发灼,继而又出现大小腿肌肉胀痛。即诊之,经查三大常规、抗O、血沉、血小板计数等,均未发现异常。因为不能明确诊断,遂转某地区人民医院,且又经多方检查,也未能明确诊断。因此,西医建议用中药治疗。但服中药24剂,也未取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皮肤发红发灼以白日为剧,口苦心烦,口中发腻,厌食油腻,月经提前,量多鲜红,苔黄腻,舌质红,脉洪滑而数等。遂断为肝胆湿热下注致子宫血热,迫血下行之候。应清泻肝胆湿热,凉血解毒。遂用白头翁汤加贯众30g,银花、连翘各24g,旱莲草、茜草各12g,2剂而诸证大减,4剂而诸症去。继用小柴胡汤随证化裁治之,3剂而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二、带下阴痒
胡某某,女,32岁,已婚,农民。1994年7月15日诊。述阴道常流黄稠之白带并阴痒已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盆腔炎”、“阴道炎”。曾用中西药外洗、内服,均未见明显效果。今诊,症如上述,且见少腹时而微微胀痛,按之,略有加剧,腰骶部偶尔也胀痛,吃油腻及辛辣之物,其病必剧,且黄带逐渐转变为绿带,阴痒也随之加重,心烦易怒,口苦尿黄,苔黄厚腻,脉滑数等。此乃湿热带下,缘由肝胆湿热下注使然。其治宜清泻肝胆。遂用白头翁汤加苡仁30g,赤小豆18g,车前子12g,6剂而诸症除,继用六君子汤加苡仁、黄柏、山药各15g,以健运脾胃为主,清热除湿为辅,3剂而愈。
三、两目发红,畏光多眵
孙某某,男,45岁,已婚,工人。1997年4月15日诊。述双眼红肿,畏光多眵已月余。西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但用氯霉素滴眼剂滴眼,口服长效磺胺数日,其效不佳。改服中药治之,并服中药10余剂,仍未取得明显效果。今诊,患者述病前3日,自感心中发烦,难于入寐,入寐梦多,继而又见小便短黄,灼热微痛,之后,即见上述眼病之症状,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此乃心肝火盛之候。应清泻心肝之实火。遂用白头翁汤加竹叶、木通各9g,生地18g,甘草3g,2剂而愈。
四、口舌生疮
徐某某,男,52岁,已婚,农民。1996年12月19日诊。述口腔颊部右侧及舌之两侧各发生口疮1年3月余。西医诊断为“口腔溃疡”,但用阿莫西林胶囊及维生素B2治之,开始数日有效,再服之,则无效矣!又服治口腔溃疡之偏方,单方各10余剂,也未取效。改服中药治之,曾服导赤散、泻心汤、六君子汤加减各数剂,也未见显著之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心烦不眠,面色发赤,自感心跳加快,口苦食少,厌油口腻,稍不顺心即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滑等。此乃心经实火合并肝胆湿热之候。应泻心火、泻肝胆湿热。遂用白头翁汤加连翘24g,栀子15g,大黄6g,2剂而病去大半,4剂而诸症除。继用四君子汤加黄连6g,焦三仙各15g,麦冬12g,3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