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请各位前辈指点该病案

杏林踏秋

惊鸿一瞥
杏叶会员
注册
2010/04/03
帖子
21
获得点赞
4
声望
3
年龄
38
本人邻里有一老妇,年且70 近两年来一直疾病缠身,苦不堪言!2012年正月初五邀余前往诊视,病人述其左乳下肋痛,严重时呕吐清涎,吐后痛楚即觉稍轻,畏冷,终日卧床,下地既感觉后背发冷,身被衣甚厚依然感觉不到暖意!舌质水嫩,苔白!家人诉其时有神智不清,以前身上痛点游走,肩胛骨酸胀痛,发病以前病人在田间劳作后满身大汗后喜欢抽取深井中的凉水擦洗身体!发病后到大医院进行检查,认为肩胛骨酸痛为骨质增生,其他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病人应该是寒痰凝聚阻滞经络,处方:薤白15g瓜蒌15g半夏15g细辛4g桂枝15g茯苓15g白术15g南星6g橘络10g橘红12g生姜15g威灵仙20石菖蒲15g白酒一勺 5剂,病人服第一剂后即痛势大减,第二天早上病人竟然数月来第一次吃下了半碗米饭!可没想到病人服完第二副当天晚上痛势又作,余往诊之,情况与未服药前相同,我认为是药力不及,引动陈寒,以至阴阳相博为痛,复在前方中加入附子10g 人参10g吴茱萸10大枣7枚 薏米30g两剂,病人服后15分钟即痛势渐减,第二天诸症若失!可病人又如前方一样,第二天晚上病情再犯,我已无能为力,遂停药!请各位前辈指点指点,问题出在哪里?
 
公历: 2012年2月2日14:20 星期四
农历: 壬辰(龙)年一月大十一 大寒
干支:辛卯辛丑癸巳己未
旬空:午未辰巳午未子丑
大寒1月21日0:10 立春2月4日18:23
拆补 大寒下元阳遁6局 己未时旬首为癸
转盘 直符天芮落7宫 直使死门落7宫
┌──────┬──────┬──────┐
│玄武│九地│九天│
│天冲丁│天辅丙│天英辛│
│丙伤门丙│辛杜门辛│甲景门癸│
│九地│九天│直符│
├──────┼──────┼──────┤
│白虎││禽直符│
│天任庚││乙天芮癸│
│乙生门丁│丁乙│己死门己│
│玄武││螣蛇│
├──────┼──────┼──────┤
│六合│太阴│螣蛇│
│天蓬壬│天心戊│天柱己│
│庚休门庚│壬开门壬│戊惊门戊│
│白虎│六合│太阴│
└──────┴──────┴──────┘
这个病人纯阴之格,寒症是没问题的,寒痰拥肺,太阴开的太过,我觉得你用的方向没问题,只是这个太阴湿土过盛,这个病人脾胃和肺的症状都集中体现太阴问题,加上土塞门户,自然饮食不进,在清肺化痰同时需要木来疏通一下,可以考虑加大温肝阳的力度,后天就立春了,正好借着节气用药。前方中已经有了桂枝这类东西,是否可以尝试加重一些。同时考虑泄肺中之实,因为这是实证,可否考虑泻肺补肝的思路。共探讨之
 
这个病应该是悬饮,把一诊方的瓜蒌薤白换成旋复花、香附试试
 
楼主,好!
1)第一剂,你治痹不治饮;有所好转是因为温则饮有微散,复是因为饮结未去。
2)第二剂,你加重药力,但方向不对啊?无论你怎么温,也只能微动其饮,稍有好转而已。

楼主,或许你经验不足,其实也是思路不太清晰。
说到这里了,你应该知道怎么用药了吧?
胆子放大一点点吧!!稍微跨越一点点你的思路,
先去其饮结,所谓得其大者愈!
饮结即动,后治其湿痹。
另外,其饮在腑是很明显的,算给你提醒吧。
 
如果不先治本,无论吃什么药方都会反复。先治本就是袪寒,用麻黄汤加味去湿,看看有寒饮现象么???
 
附子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之类试试。
 
是否可用:炙附子15克(先煎),细辛6克(后下),瓜蒌12克,吴萸10克,桂枝10克,炙半夏12克,熟地15克,山芋肉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
 
秦厚生 胃脘跃动(痰饮心悸):心下停水,由于多饮寒凉之水,寒伤脾阳,水气凌心,引发心悸。渗湿逐饮汤。
姜半夏10 风化硝10(分冲)茯苓30 花槟榔10猪苓30郁李仁15克 体素阳虚加党参、白术、炮姜。
 
葛根湯合附子理中湯加半夏
 
肝胃虚寒,暖肝和胃。病人大便如何?脉象如何?
 
病人述其左乳下肋痛,严重时呕吐清涎,吐后痛楚即觉稍轻,畏冷,终日卧床,下地既感觉后背发冷,身被衣甚厚依然感觉不到暖意!舌质水嫩,苔白!这是悬饮的明证
 
病人述其左乳下肋痛,严重时呕吐清涎,吐后痛楚即觉稍轻,畏冷,终日卧床,下地既感觉后背发冷,身被衣甚厚依然感觉不到暖意!舌质水嫩,苔白!这是悬饮的明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