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人参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904
获得点赞
850
声望
113
年龄
43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研习,流传了许多注本。“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句原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时至今日,人们对“足生大丁”的训释仍存在着不同见解。本文仅就以下主要方面作一综述。

“足生大丁”之“足”的注释情况

在“足生大丁”一词中,对“足”的理解始终有颇多歧义。
“足”即为“脚” 王冰注解:“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1]认为“足”即“脚”。“足生大丁”即脚上生大丁,但后世对王冰的注解大多持有异议。[2]
“足”训为“饶” 林亿等人补注的《新校正》认为“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把“足”训释为“饶”,有“足以”之义。明代马莳撰写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也指出:“足之为言饶也,非手足之足,盖中热既甚,邪热易侵,如持空虚之器以受彼物者矣。”[3]
“足”训为“多” 《小尔雅•广沽》曰:“饶,多也。”继林亿之后,研究《素问》的诸位医家大都以“足”为多之义。[4]如元代滑寿所辑《读素问钞》中注释“足,饶也,多也。”[5]明代张景岳《类经》中:“足,多也。”[6]后世亦多采纳此种观点。
“足”训为“能” 明代吴昆《内经素问吴注》中提出“足,能也。持虚轻也。”[7]认为“足”有“能够”之意。现代郭霭春注“足”亦有“能”之意。[8]
“足”训为“是” 清代小学家俞樾、胡澍从校勘角度加以考证,认为“足”为“是”字之讹。俞氏曰:“王注非也。如是说,则手亦可生,何必足乎?” 胡澍先生亦曰:“林氏驳注‘丁生之处,不常于足’,是矣。其云‘足生大丁’为‘饶生大丁’,辞意鄙俗,殊觉未安。‘足’当作‘是’字之误也。《荀子•礼论篇》:‘不法礼,不是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是礼,谓之有方之士。’今本‘是’并讹作‘足’。是,犹则也……言‘膏梁之变,则生大丁’也。”[9]
“足”训为“可能” 在高等中医院校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中“足”被解释为“可能”的意思。[10]

“足生大丁”之“丁”的注释情况

与“足”不同,在“足生大丁”中对于“丁”的注释比较一致。“丁”字作为病名,逐步演变为一种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即疔。
注本中原文写作“钉”,注文亦训为“钉” 杨上善撰写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11]把“丁”训为“钉肿”,而且把所引用的原文也写作“足生大钉”,在字形上与《素问》原文有差异。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仍训为“丁” 宋代林亿重广补注王冰的《素问》注中,注文与《素问》原文相同,即都为“丁”字:“……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元代滑寿编辑的《读素问钞》中也存在同样情况。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疔” 时至明代,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外科有了较为明细的分科,疔作为独立病种已经出现。明代及明代以后对《内经》注释的医家,多以“疔”训“丁”,如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注曰:“又人有嗜用膏粱美味者,肥厚内热,其变饶生大疔。”[3]张景岳《类经》中注:“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6]等。
注本中原文写作“疔”,注文亦训为“疔” 明清是中医外科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于疔疮的研究更趋完善。此时有的《内经》注本把原文中“丁”直接写作“疔”,两者互通不别。如明•李中梓《内经知要》论及“高梁之变,足生大疔”时注曰:“……厚味不节,蓄为灼热,能生大疔”[12];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中所注:“……因膏粱而变病,则足生大疔”[13]清•薛雪《医经原旨》中注:“高梁,即高粱,肥甘也。足,多也,能也,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14]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且”(“疽”) 郭霭春持“丁”似为“且”之讹字的观点。认为是“丁”、“且”古文字形近而致误,丁实为痈疽。并引《扁鹊心书》卷上之“丁”作“疽”,指出“其书虽伪,此点却甚可取”[8]。

后世对于“丁”作为特定病名的阐发

特指“疔疮” 疔疮是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华佗《中藏经•卷中•论五丁状候第四十》将面部的疮疡定名为丁,记述了病机与证候。如“五丁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浆,**过度之所为也。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五丁之候,最为巨疾”[15]。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丁疮病诸候》中叙述了丁的证候特点是“动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列举出十种丁疮的不同形态。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疔疮分为十三种,对烂丁、蛇眼丁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宋代《普济方》中疔疮的种类分化为十四种,且对红丝疔作了详细描述。[17]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中指出其病机为“本因甘肥过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蓄结,遂生疔疮”[18]。到了明清时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总结了前贤诸论,将疔疮病机概括为火毒蕴结:“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随处可生。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蛊之毒,或中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受四时不正疫气,致生是证。夫疔疮者,乃火证也。”[19]
特指“糖尿病足” 林绍志等[20]在理解“足”即“脚”的基础上,认为因营养过剩导致的糖尿病易使患者出现足部的蜂窝组织炎、深部溃疡、坏疽等“大丁”的表现。“高梁之变”的早期阶段“转为消渴”,而“足生大丁”系糖尿病的并发症,即足部上下广泛性坏疽及化脓性感染。[2]
特指“中风病” 张正社[21]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其真正的原因是“膏粱厚味”。考《内经》“生气通天论”原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前阐述的是“薄厥”的病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把“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整段原文连贯起来解读,可得出对“薄厥”一病较为精确而全面的阐述。先指出其病机为五志化火,大怒而血菀于上。然后描述临床表现为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轻则伤筋致肢体不用,重则半身不遂,久病不愈。如果久卧不起,汗出生湿,皮肤就会出现破损、溃烂,难愈之褥疮。
特指“痛风” 徐西中[22]认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反映出了痛风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由于饮食结构日趋“贵族化”,现代人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痛风多因体内嘌呤代谢谢紊乱导致局部肿胀、隆起,即可聚为“大丁”。从中医角度分析,膏粱厚味、醇酒浊乳的增多,足以呆滞脾胃,使运化失司,导致浊毒留积关节,积而生热。
张玉萍[23] 认为“足”即是“脚”,王冰注不谬。把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指出痛风的发生除遗传外,必须重视与饮食失节的密切关系。过食膏粱引发痛风性关节之变,导致足生大丁(脚拇趾关节红肿热痛),受如持虚。表明膏粱厚味能够影响人体的代谢谢,使足部发生严重损害。

以上种种论述,均以《内经》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为其理论渊源,《内经》的科学理论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与当今临床丝丝相扣,指导着临床实践。对于经典著作的研习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临床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经典著作,渗透其中要旨,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鲍健欣 指导 张玉萍
 
足解为“脚”,丁解为“疔”。
我认为不错!
其它的解释可以并存,但只宜看做引申和发挥。
 
按:足,于此是能愿动词,“足够、能够”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疔”。如吴昆《素问吴注》:“足,能也。”始合经旨。即长期过食膏粱厚味、肥美精细食品、油脂油膏、海鲜等富含嘌呤饮食和或饮酒,则可郁久化热,热炽皮肤肌肉,则为痈疽疔疮之患。《灵枢·痈疽》篇云:“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正此之谓也。

现有一种新说法,说王冰注“足”,非误。如上文例举“痛风病性关节炎与糖尿病足”者等,目前看来也是一种流行病,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如嘌呤饮食、海鲜、膏粱厚味等,解释说:“长期过食这些膏粱厚味,美味食品,油脂油膏等富含嘌呤之饮食,可患痛风病性关节炎、糖尿病足等。”

愚见:“膏粱之变,百病丛生,非独丁也,非独足也。”

《健康报》引文说:“30%的人是活活吃死的,他们死于肥胖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此言不虚。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喝而已”、“见餐不吃,呆也”,饮食是机体出生以后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如果要想活着,就必须吃喝。但饮食要卫生,饮食要适量,饮食要合理搭配,科学用餐,否则若饮食不洁,饮食不节,如胡吃海造、暴饮暴食、嗜酒狂饮、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等,过食膏粱厚味,则百病丛生。如目前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多与此有关。这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可以找到证据。

消渴、偏瘫等 ,与过食膏粱厚味、肥胖有关

消渴,即糖尿病;偏瘫,是脑血管病(脑中风)的一个重要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观察及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结构和肥胖有直接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论述,可散见于《内经》诸篇。

中医经典《内经》认为,长期过食油脂油膏、甜美饮食,可致肥胖,和或导致糖尿病及脑血管病等病变。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消瘅,是消渴病的古病名;仆击,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脑中风的一个症状;偏枯,即偏瘫,是半身不遂的古称;肥,即肥胖;贵人,乃富贵之人。《素问·腹中论》:“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热中、消中,指消渴病的中消证,以病机而命名,即由于过食膏粱厚味,油脂油膏,日久导致中焦胃热炽盛,可消谷而善饥多食,并兼见消津耗液而口渴多饮,或消烁肌肤而消瘦无力等症状。又如《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等成为中医经典名句而广泛流传,并被历代医家所尊崇和遵循,至今仍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诸多富贵病的发生率逐年在我国增高,即生活越富裕、人体越丰(肥)满,此类疾病就增多。

现代医学认为,长期过食高脂、精细、甜美饮食,可致肥胖,和或导致高血脂、高血粘,从而形成动脉硬化,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与脑中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肥胖与糖尿病有明确的相关性。这是因为肥胖者血脂增高,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或摄食过度造成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负荷过重,导致胰岛素抵抗等,可诱发糖尿病。而糖尿病又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上升升华到理论,反过来再指导临床实践,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是这种产物。因此说《内经》的理论是有实践基础的,对于许多疾病的论述,虽是朴素的、唯物的,但其理论是科学和毋庸置疑的,与现代医学的理论相吻合。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客观、科学的认识中医诊病、治病的方法,并通过临床得到验证,对于后人来说,其功莫大焉!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2010-04-16.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