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萎缩属于中医萎证范畴,治疗大法考虑健脾宜气
案例1:
重症肌无力患者刘某,男,5岁。初诊:1982年4月22日。
家长代诉重症肌无力症状。患者于1980年初,自觉头晕作呕,眼花,继之视力模糊,并发现右眼斜向外侧,右眼睑下垂,观左侧物体时,右眼不能转向左侧,视物体有双重影像,模糊不清,头晕加剧,前额痛连及巅顶和脑后,并有麻木感,精神不振,不欲视物,心悸,口干咽燥,溲短而黄,大便干结,胃纳不佳,夜睡不宁。曾经3家医院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治疗效果不显而转我科治疗。检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右眼睑下垂,右眼球斜向外侧,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法:平肝潜阳,育阴清热。
处方:羚羊角,全蝎,怀山药,丹皮,云茯苓,山萸肉,生地1,石斛,金蝉花,水煎服。
复诊:1982年4月30日。服药7剂,纳食稍增,头痛已减,余诸症如前。守原法稍增减。
处方:羚羊角,全蝎,怀山药,云茯苓,山萸肉,生地,石斛,女贞子,杞子,水煎服,8剂。
三诊:1982年5月8日。药后自觉视物稍清,眼睑上提稍有力,精神转佳,睡眠好转,诸症皆轻。药合病机,收效明显,守法续服。
四诊:1982年6月2日。服上方20多剂,觉精神大振,纳食 日增,右眼睑上提有力,歪斜之眼球能开始转动,惟视物模糊,仍有复视,时觉头晕眼花。此属肝肾不足,精血亏损,不能上奉于目所 致。拟益
肝肾,补精血之品。
处方:山萸肉,熟地,怀山药,女贞子,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蕤仁肉,水煎服。
五诊:1982年6月19日。服药10余剂,病情稳定,诸症已缓解,后因在烈日下玩耍,感受暑邪,当晚发热39℃,头痛,汗出,咽痛,口干渴,小便短而黄,神疲乏力,曾服APC、感冒灵等,热退又复,投以清暑解表,利湿清热法。处方:绵茵陈,豆卷,荷梗,莲叶,冬瓜仁,蝉蜕3克,钩藤,连翘,薏苡仁,水煎服,5剂。
六诊:1982年6月24日。服药后,暑邪已退,仍觉神疲乏力,眼睑无力升提,头晕,纳差。按原法稍加减。处方:党参,怀山药,云茯苓,山萸肉,杞子,蕤仁肉,女贞子,五味子,全蝎,水煎服,7剂。
七诊:1982年7月1日。头晕消失,食欲有增,眼睑上提有力,右眼球能活动,续服前方7剂。
八诊处方:1982年7月8日。进药后精神大有好转,面色转红润,诸症基本痊愈,右眼睑活动正常,眼球活动灵活,可旋转至内眦角,守原方续进4剂而愈。
【评析】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以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或脾肾两治为主。本案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治以滋阴潜阳,症状减轻,中途不慎外感暑湿之邪,急则治其标,调整治则为清暑祛湿解表。表证消除后又改为前法治之,疗效显著。随访10年重症肌无力未复发。
案例2:
刘某,男,30岁,于2005年11月30日初诊。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状消瘦,进行性四肢萎缩无力,行走困难半年。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病,四肢进行性萎缩无力,双下肢行走、坐卧、起立难以完成,症状逐渐加重,曾在某医院治疗未效。刻诊:形体瘦削,四肢肌肉明显萎缩,双肩胛呈鹰嘴肩,坐卧起立时需双手撑扶助力。舌淡红,苔白厚,脉弦细。
西医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中医诊断:痿证,证为气阴不足,虚中夹湿。法宜攻补兼施。
中医辨证治疗:黄芪,防风、连翘、续断、防己,绵茵陈、薏苡仁,淫羊藿、佩兰各,泽泻。30剂,每日1剂。
12月2日二诊:脉症如前,久病累及肝肾,需调补肝肾方可除病。治宜益气,平补肝肾。
处方:黄芪、绵茵陈、千斤拔,首乌、生地黄,党参、泽泻、女贞子、续断,五味子,青黛,4剂。
12月7日三诊:肢体活动较前有力,症状稍有好转。又服20剂。
2006年1月3日四诊:四肢活动明显好转,能由坐卧位起立,各症均改善,舌淡红,苔白微厚,脉弦细。法仍守滋阴补气,益肾壮骨,又服20剂。
23日五诊:双上肢较为有力,双下肢活动功能正常,能够骑单车和驾驶摩托车,能挑30 kg以上重物行走,坐卧起立自如。功能恢复正常。
分析本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即痿证由于素体气阴两虚,又受湿邪内侵,湿热交灼津液,困阻经脉,经脉失养而成痿。治以攻补兼施,补以益肾行气,填培真阴,恢复先天肾主骨功能,攻以利湿,通达经络,故收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