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8 帖子 442 获得点赞 152 声望 43 年龄 55 2012/04/01 #22 杏林愚人 说: 少阳病,常见细脉。 点击展开... 太阳病十日已去,怠惰嗜卧,脉浮细,设胸胁满痛者,小柴胡汤主之。
金河溪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7/19 帖子 71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2012/04/02 #23 认真学习楼主的文章,感觉受益很大,谢谢! 但有一点不明白,那就是“临床之中确也有阳证既不是表证也不是里证,还不是半表半里证的”,先生可不可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说明一下?谢谢!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43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3/11/03 #25 孰是孰非,等我们见了仲景先生,也未必说的清,存疑执简,要在愈病。 不论他人是与非,临床效验存自心。
fsshengwei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0/03 帖子 42 获得点赞 28 声望 18 2015/03/26 #26 我有个感觉,多数人把柴胡证等同于了少阳病。从提纲证,及少阳篇前两条看,发热是少阳病之常。柴胡证只是少阳病下的一个证,只是对小柴胡之往来寒热不好解释。
杏林道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7/18 帖子 56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31 2015/03/27 #27 理论本身只是一个说理的工具,同一个方子可以有不同的理论阐释,但在不同理论指导下可能开出同一个方,愈病才是最终目的。另外关于伤寒论气化学说,不敢轻易评议是非。毕竟许多前辈推崇此学说,临床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