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
〖别名它称〗伏白,昌阳
〖穴名释义〗1)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取穴方法〗坐或卧位,太溪直上2寸取之,后傍筋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
〖功能作用〗补肾益气。疏调玄府。利导膀胱。驱湿消滞。滋肾润燥。
〖主治疾病〗肾炎。睾丸炎。神经衰落。
〖穴位配伍〗 配神阙,治肿水。配太冲、会阳,治便血。配劳宫,治善怒。
〖刺灸方法〗直刺,从内侧向外侧刺。针3-5分。灸5-7壮,温灸5-8分钟。
〖附注补充〗1)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2)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别名它称〗伏白,昌阳
〖穴名释义〗1)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取穴方法〗坐或卧位,太溪直上2寸取之,后傍筋腱。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
〖功能作用〗补肾益气。疏调玄府。利导膀胱。驱湿消滞。滋肾润燥。
〖主治疾病〗肾炎。睾丸炎。神经衰落。
〖穴位配伍〗 配神阙,治肿水。配太冲、会阳,治便血。配劳宫,治善怒。
〖刺灸方法〗直刺,从内侧向外侧刺。针3-5分。灸5-7壮,温灸5-8分钟。
〖附注补充〗1)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2)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