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胡杨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2/28 帖子 40 获得点赞 1 声望 6 年龄 46 2013/12/28 #21 顶起来,凡信针者,信其左,押手的重要性完全强于刺手,两者配合才效如桴鼓
ctcmy101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6 帖子 2456 获得点赞 21 声望 38 2014/02/20 #26 长一弓 说: 说的太好了!就是’阳陷阴脉‘是什么意思?请大师解释一下,谢谢了! 点击展开... 也想知道“阳陷阴脉”什么意思,百度一了一下。 《素问·腹中论篇》载:“帝日: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日: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人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膜胀而头痛也。”阳入于阴者,主要病变部位在头与腹。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中对阳人于阴有这样的描述:“昼静夜剧,其证见阳热之有余者,是阳陷入阴也。”《濒湖脉学》中对弱脉的描述中也提到了阳陷入阴,“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等待老师们的详解。先谢谢过。
长一弓 说: 说的太好了!就是’阳陷阴脉‘是什么意思?请大师解释一下,谢谢了! 点击展开... 也想知道“阳陷阴脉”什么意思,百度一了一下。 《素问·腹中论篇》载:“帝日: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日: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人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膜胀而头痛也。”阳入于阴者,主要病变部位在头与腹。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中对阳人于阴有这样的描述:“昼静夜剧,其证见阳热之有余者,是阳陷入阴也。”《濒湖脉学》中对弱脉的描述中也提到了阳陷入阴,“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等待老师们的详解。先谢谢过。
任 任智刚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4/07/20 帖子 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4/08/08 #29 学习了,针灸的精典,要那些反对中医或中医治不了病的人看看。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是好
mufassa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23 帖子 107 获得点赞 0 声望 16 2014/08/08 #30 非常实际,但也让人学习到针灸之术学无止尽。试想为什么是三里穴而不是解溪呢?由此证明中医做为一项经验之学
V vnqtd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1/16 帖子 132 获得点赞 32 声望 18 2015/06/20 #34 热敏灸亦是病穴。(触指即唷唷呼痛,灸火经过即有感传)我的个别体会:我给老爸在背上找热敏点时,艾火(排灸法)缓慢经过肺俞时,发生感传至手肘。我有早上运动后两次触指即痛,一次是关元,一次是陶柱(运动几天后就没有了)。给老爸搓背,有感传至腿部,只是不知道是那个病穴。给我妈找背俞病点,按压不痛,捏脊法时痛。对我而言,病穴实在是难找(能确定是那个病经,但具体是哪个病穴却不得而知,有人用全息穴法与病经相结合,我用了,不行。)。
热敏灸亦是病穴。(触指即唷唷呼痛,灸火经过即有感传)我的个别体会:我给老爸在背上找热敏点时,艾火(排灸法)缓慢经过肺俞时,发生感传至手肘。我有早上运动后两次触指即痛,一次是关元,一次是陶柱(运动几天后就没有了)。给老爸搓背,有感传至腿部,只是不知道是那个病穴。给我妈找背俞病点,按压不痛,捏脊法时痛。对我而言,病穴实在是难找(能确定是那个病经,但具体是哪个病穴却不得而知,有人用全息穴法与病经相结合,我用了,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