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01
- 帖子
- 8846
- 获得点赞
- 32
- 声望
- 0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医学著作,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和研究与人体生命有关的基本规律。从学术特征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在医学理论形成初期,东西方都以解剖作为研究手段,如《黄帝内经》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古人难以将解剖发现的实质器官、组织与生命现象完全结合起来,其结果也难以指导临床实践的发展,当中国古代的先人们意识到解剖并不能直接解释生命现象与指导医疗活动后,转而采用当时盛行的古代自然哲学方法。他们首先对生命现象及与其相联系的各方面进行观察,然后把观察内容中的“共相”提取出来,按其形态、功能、格局、演化方式进行分类,并将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共相的“类”,用象征性符号、图象或有代表性的具体事物表达,进而以类相推,探讨生命现象的机理,这就是古代的意象思维方式。中医学概念与实体脏器不符,并不违背结构与机能统一的原则。王夫之说:“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疑待哉?”(《周易外传》卷二)。生命活动机制是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也应从多角度探索。
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是《黄帝内经》理论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特点,其他特点以此为前提而建立。如讲整体应是功能上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因而《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应是生命活动中各种功能相互联系的方式、机制与过程的概括。而所谓辨证治疗也是辨别人体病理性综合功能状态,并进而进行综合调节。中医作为应用科学在解剖形态方面研究和认识确实存在着缺憾,但也有其一定的优势。它从功能上进行宏观而综合调节,这种论治思路,对于多系统、多脏器、多组织的复杂病变,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原因不明的疾病等,均显示出不凡的疗效,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更有深刻的学术意义。
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源于把生命现象放在其生存环境,即自然、社会中所进行的观察活动,并接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指导,将对这种观察结果的分析引向理性认识的层次,形成“天人一体”、“人自身一体”、“形神一体”观。同时,古人还将这种整体观融入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中,形成中医理论的基本学术内涵和临床诊治的指导原则。体现人与自然有机联系,《黄帝内经》有“生气通天”的著名论断,因而中医五脏不仅有维持体内生理环境的协调,同时还有时空的内涵,主司人体适应自然界季节昼夜、方域水土的调节功能。于是,五脏成为人体联系内外、协调心身的生命活动中枢,是中医整体观在基本概念的集中体现。五脏之外的中医学其它基本概念,如经络、气血等,其内涵均类于此。这就造就了中医学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躯体生理与精神心理整体联系上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应用的医学模式。
对于这种人体内外的普遍联系,《黄帝内经》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框架进行论证。其中精气论概括生命之气浑然一体的生成、演变与消亡过程,阴阳五行论则具体演绎生命体内有机联系之相反相成、生克制化的活动机理。这样就把人体的形体与神志,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各个局部,人体与外界的时空、地理等从纵向与横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提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自组织系统,提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素问·五常正大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论断。
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中医学在形成初期,只能整体观察、综合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医学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学术特征及其动态化的理论表述。其结论虽然失于粗疏,但却反映了生命的自然与真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学概念具有时间内涵。时间是事物运动及其状态变化的度量,凡某概念标示有时间含义,便说明这一概念具有动态的内涵。二是在医学理论中,明确表述了生命的运动变化原理。如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生理活动的脏腑经络气血升降出入等。三是辨证论治体现中医诊治动态观。证是疾病过程中阶段性病机的概括,它虽然具有一定稳定性,但随病变而变;同时证本身的形成与内外环境的时序流转也有密切关系,如外感邪气形成、致病特点及病证种类时效性很强,内伤病症与患者年龄变化、与体内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运动节律无不相关。诸如此类,皆为中医诊断所关注,并成为治疗中重视时间因素的依据。而一病前后证异,用药施治随时变换,则是中医理论动态化特征的明显表现。
《黄帝内经》理论的这一学术特征,造就了中医方法学上的两大倾向和特点:一是不得不忽略生命体物质的规定性和测量性,而主要从功能象变角度对生命的动态轨迹进行模糊地整体表述,如脉证太过不及和死证死脉的度量,色泽浮沉夭泽的判断,都具有模糊的性质。与之相应,在疾病治疗的探索中,中医也摸索到使用天然药物等进行模糊调控的临床处理方法,至今仍有其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二是把时间流转和空间变化结合起来,认为时间流变具有周期性,即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发生着空间状态的周期性演变,在《黄帝内经》则形成有关生命节律的理论。中医学不但早就观察到这种生命现象,而且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治,显示出它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3个方面特征,体现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如脏腑概念也反映了这一点。以肝为例,肝的生理特性之一是主人体之气的升发,与自然界的春季之气升发相应,而春季的主令之气为风,另外,木性曲直,枝叶条达,亦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在五行属木,在六气为风,在时令与春通应,其生理功能亦被归纳为主疏泄。在人体脏腑组织中,通过五行归类构成了以肝脏为主体的肝系统,包括胆、筋、目、爪、怒、魂等。肝脏系统功能活动正常,其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否则就会出现肝失疏泄病理变化。如,胸胁满闷、烦躁易怒、筋脉拘挛、肢体震颤、头目眩晕等病证。而肝脏病变也受四时变化而变化,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即肝病在夏天容易痊愈,因为夏天是五行中火气所主管的季节,火克金,减弱了金对木的制约。如果夏天不好,到了秋天就会加重,秋为金气所主管的季节,金克木。到了冬天病情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冬天在五行中属于水,水能滋生涵养木。到了春天,为一年中肝气最旺的季节,疾病就会好转。由此可见,中医所讲的肝,是功能性的、是整体性的、是运动变化的、是时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血肉之脏。由此也可看到《黄帝内经》学术特征之一斑。
作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从整体、功能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人体生命规律,三者之间无论在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意义方面,都是相互联系、彼此照应的。
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在医学理论形成初期,东西方都以解剖作为研究手段,如《黄帝内经》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古人难以将解剖发现的实质器官、组织与生命现象完全结合起来,其结果也难以指导临床实践的发展,当中国古代的先人们意识到解剖并不能直接解释生命现象与指导医疗活动后,转而采用当时盛行的古代自然哲学方法。他们首先对生命现象及与其相联系的各方面进行观察,然后把观察内容中的“共相”提取出来,按其形态、功能、格局、演化方式进行分类,并将具有代表性的、具有共相的“类”,用象征性符号、图象或有代表性的具体事物表达,进而以类相推,探讨生命现象的机理,这就是古代的意象思维方式。中医学概念与实体脏器不符,并不违背结构与机能统一的原则。王夫之说:“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疑待哉?”(《周易外传》卷二)。生命活动机制是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也应从多角度探索。
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是《黄帝内经》理论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特点,其他特点以此为前提而建立。如讲整体应是功能上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因而《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应是生命活动中各种功能相互联系的方式、机制与过程的概括。而所谓辨证治疗也是辨别人体病理性综合功能状态,并进而进行综合调节。中医作为应用科学在解剖形态方面研究和认识确实存在着缺憾,但也有其一定的优势。它从功能上进行宏观而综合调节,这种论治思路,对于多系统、多脏器、多组织的复杂病变,精神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原因不明的疾病等,均显示出不凡的疗效,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在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更有深刻的学术意义。
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源于把生命现象放在其生存环境,即自然、社会中所进行的观察活动,并接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指导,将对这种观察结果的分析引向理性认识的层次,形成“天人一体”、“人自身一体”、“形神一体”观。同时,古人还将这种整体观融入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中,形成中医理论的基本学术内涵和临床诊治的指导原则。体现人与自然有机联系,《黄帝内经》有“生气通天”的著名论断,因而中医五脏不仅有维持体内生理环境的协调,同时还有时空的内涵,主司人体适应自然界季节昼夜、方域水土的调节功能。于是,五脏成为人体联系内外、协调心身的生命活动中枢,是中医整体观在基本概念的集中体现。五脏之外的中医学其它基本概念,如经络、气血等,其内涵均类于此。这就造就了中医学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躯体生理与精神心理整体联系上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应用的医学模式。
对于这种人体内外的普遍联系,《黄帝内经》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框架进行论证。其中精气论概括生命之气浑然一体的生成、演变与消亡过程,阴阳五行论则具体演绎生命体内有机联系之相反相成、生克制化的活动机理。这样就把人体的形体与神志,人体脏腑器官组织的各个局部,人体与外界的时空、地理等从纵向与横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提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自组织系统,提出“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素问·五常正大论》)、“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论断。
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中医学在形成初期,只能整体观察、综合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医学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学术特征及其动态化的理论表述。其结论虽然失于粗疏,但却反映了生命的自然与真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学概念具有时间内涵。时间是事物运动及其状态变化的度量,凡某概念标示有时间含义,便说明这一概念具有动态的内涵。二是在医学理论中,明确表述了生命的运动变化原理。如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生理活动的脏腑经络气血升降出入等。三是辨证论治体现中医诊治动态观。证是疾病过程中阶段性病机的概括,它虽然具有一定稳定性,但随病变而变;同时证本身的形成与内外环境的时序流转也有密切关系,如外感邪气形成、致病特点及病证种类时效性很强,内伤病症与患者年龄变化、与体内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运动节律无不相关。诸如此类,皆为中医诊断所关注,并成为治疗中重视时间因素的依据。而一病前后证异,用药施治随时变换,则是中医理论动态化特征的明显表现。
《黄帝内经》理论的这一学术特征,造就了中医方法学上的两大倾向和特点:一是不得不忽略生命体物质的规定性和测量性,而主要从功能象变角度对生命的动态轨迹进行模糊地整体表述,如脉证太过不及和死证死脉的度量,色泽浮沉夭泽的判断,都具有模糊的性质。与之相应,在疾病治疗的探索中,中医也摸索到使用天然药物等进行模糊调控的临床处理方法,至今仍有其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二是把时间流转和空间变化结合起来,认为时间流变具有周期性,即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发生着空间状态的周期性演变,在《黄帝内经》则形成有关生命节律的理论。中医学不但早就观察到这种生命现象,而且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治,显示出它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3个方面特征,体现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如脏腑概念也反映了这一点。以肝为例,肝的生理特性之一是主人体之气的升发,与自然界的春季之气升发相应,而春季的主令之气为风,另外,木性曲直,枝叶条达,亦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在五行属木,在六气为风,在时令与春通应,其生理功能亦被归纳为主疏泄。在人体脏腑组织中,通过五行归类构成了以肝脏为主体的肝系统,包括胆、筋、目、爪、怒、魂等。肝脏系统功能活动正常,其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否则就会出现肝失疏泄病理变化。如,胸胁满闷、烦躁易怒、筋脉拘挛、肢体震颤、头目眩晕等病证。而肝脏病变也受四时变化而变化,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即肝病在夏天容易痊愈,因为夏天是五行中火气所主管的季节,火克金,减弱了金对木的制约。如果夏天不好,到了秋天就会加重,秋为金气所主管的季节,金克木。到了冬天病情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冬天在五行中属于水,水能滋生涵养木。到了春天,为一年中肝气最旺的季节,疾病就会好转。由此可见,中医所讲的肝,是功能性的、是整体性的、是运动变化的、是时脏,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血肉之脏。由此也可看到《黄帝内经》学术特征之一斑。
作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征,从整体、功能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人体生命规律,三者之间无论在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意义方面,都是相互联系、彼此照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