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gdlevin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01/10 帖子 4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1/10 #1 党参20 白术20 茯苓20 藿香10 佩兰10 马齿苋20 炮姜8 木香10 姜厚朴10 桂枝10 小茴香10 砂仁10 神曲15 鸡内金15 炙五味子8 白芍15 淮山药20 薏苡仁20 炙甘草8 吴茱萸6 无柄灵芝15( 2012年1月8日同仁堂方子。) 症状:脾胃虚寒,脾阳虚。天冷则拉肚子,拉前有些肚疼,但不是五更泻。有时全身乏力,中气不足。天气晴朗则好很多。舌苔白。 行善积功。
党参20 白术20 茯苓20 藿香10 佩兰10 马齿苋20 炮姜8 木香10 姜厚朴10 桂枝10 小茴香10 砂仁10 神曲15 鸡内金15 炙五味子8 白芍15 淮山药20 薏苡仁20 炙甘草8 吴茱萸6 无柄灵芝15( 2012年1月8日同仁堂方子。) 症状:脾胃虚寒,脾阳虚。天冷则拉肚子,拉前有些肚疼,但不是五更泻。有时全身乏力,中气不足。天气晴朗则好很多。舌苔白。 行善积功。
爱好者99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4/19 帖子 664 获得点赞 8 声望 16 年龄 41 2012/01/20 #9 附子、干姜、吴茱萸、高良姜之类为主药,补气益中燥湿健脾利水为佐药,行气活血化瘀为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