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西药联用中的拮抗作用浅析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3
声望
0
目前, 在临床上, 中西药联用, 已相当普遍。但因中草药中某些成分的不明确性, 许多医生在应用中, 存在着盲目性。应用合理, 则提高疗效, 不合理则降低疗效, 或产生不良反应, 增加副作用。为此, 笔者就近几年临床观察、收集资料中, 对中草药与西药联用中易产生的拮抗作用, 浅述如下。

1 含鞣质成分的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五倍子、地榆、大黄、虎仗、毛冬青、诃子、石榴皮、赤勺、刺五加等许多中草药成分中含有大量鞣质。与四环素及红霉素、制霉菌素、克林霉素、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抗菌素合用, 可降低生物利用度。与含生物碱类的麻黄素、奎宁、利血平、阿托品及维生素B1 等产生鞣酸盐沉淀, 不易吸收。与含金属离子的钙剂、铁剂、氯化钴等在回盲部结合, 产生沉淀, 降低疗效。与乳酶生, 胃蛋白酶、多酶片等消化酶类形成络和物, 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纳呆等不良反应。

2 含生物碱类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黄连、苦参、黄柏、延胡索、槟榔、川芎等主要成分为生物碱。与酸性药物胃蛋白酶合剂、阿司匹林、VC等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降低疗效。与强碱性药物合用, 如碳酸氢钠会影响生物碱类的药物的解离度, 妨碍吸收, 治疗作用降低。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 如西地碘、碘化钾( 钠) 、硫糖铝, 氢氧化铝及复方制剂等, 易产生沉淀( 金属离子可与生物碱络合生成沉淀) , 影响吸收, 降低疗效。

3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石膏、龙骨、牡蛎、珍珠母、乌贼骨、石决明、明矾等富含钙、镁、铁、铝等金属离子。与含酰氨基和酚羟基类西药如四环素、异胭肼等同服形成络合物而降低溶解度, 不易吸收, 降低疗效。含钙离子的石膏、龙骨、牡蛎、珍珠、蛤蚧等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合用, 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而增强强心苷类药物的毒性。

4 含酸性成分的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白芍、山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马齿苋等酸性较强的中药, 与碱性较强的药物氨茶碱、胃舒平、碳酸氢钠等合用产生中和, 失去药效。与弱酸性西药利血平、罂粟碱、东莨菪碱等合用, 会使肾小管对后者的量吸收减少, 排泄增多, 降低疗效。与磺胺类联用, 可使其减少吸收, 降低其抗菌活性。

5 含碱性成分的中药与西药拮抗作用

中药碳类及瓦楞子、牡蛎、海螵蛸等碱性成分中药, 不宜与多酶片、胃蛋白酶等消化酶类合用, 因碳类等会吸附酶类制剂, 降低疗效。与弱酸性性西药如阿斯匹林、水杨酸钠、消炎痛、头孢类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等合用, 可使其排泄增加, 血药浓度降低, 影响疗效。

6 含皂苷的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人参、三七、远志、桔梗等含有皂苷成分的中药, 不宜与维生素C、烟酸、氨基酸等酸性较强的西药合用,因在酸性环境中, 在酶的作用下, 皂苷极易水解失效。与含有金属盐类药物如硫酸亚铁、次硫酸铋等合用, 形成沉淀, 影响吸收。

7 部分毒性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朱砂、轻粉等含汞, 与溴化钾、碘化钾、碘化钠、碘喉片等同用, 产生剧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 导致药源性肠炎或赤痢样大便。与具有还原性的硫酸亚铁、亚硝酸异戊脂等同服, 还原成Hg+ , 毒性增强。雄黄中含有AS2S2 与亚硝酸盐, 亚铁盐等无机盐类, 产生硫化砷盐沉淀物, 既阻止西药的吸收, 又可能导致砷中毒。附子、川乌、草乌中含有乌头碱, 具有较强的强心活性, 能兴奋心脏受体, 使心肌收缩力加强, 与心得安同服, 作用相反, 心得安是受体阻断剂。马钱子中含有番木鳖碱, 与咖啡因等同用增强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产生毒性。

8 几种常用中药与西药的拮抗作用

甘草中含有甘草酸, 与奎宁、麻黄素、利血平等多元碱药物同服可产生沉淀, 使体内吸收减少而降低疗效。与洋地黄类合用产生毒性。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排钾作用增强, 易发生低血钾症。
丹参与胃舒平、硫糖铝、胃得乐等抗酸性药同服,丹参中的丹参酮活性成分可与抗酸药中的金属离子( 铝、镁) 结合形成络合物, 不易被吸收, 降低丹参的疗效。
麻黄中含有麻黄碱, 与强心药如洋地黄、地高辛等用, 毒性增强, 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与降压药合用, 使降压药作用减弱, 可加重高血压病患者病情。与镇静剂同服, 因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麻黄碱可对抗镇静剂, 从而使镇静剂疗效降低。
当归、红花、丹参、益母草等多种活血化瘀药与潘生丁合用, 因潘生丁抑制血小板凝聚而引起出血反应。

小结: 每一种中药均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因此在临床上, 作为中医工作者, 在处方应用, 辨证施治中, 不但要知道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 也要了解其所含成分,这样与西药联用中, 才能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增加协同作用, 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