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8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自序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自序
百度百科,一部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访问并参与撰写和编辑,分享及奉献自己所知的知识,所有人将其共同编写成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并使其不断更新完善。
百度百科本着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提倡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草根大众的力量,汇聚上亿网民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实现与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从不同的层次上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以上转引自互联网内容)。
临床工作之余,喜欢上网浏览,百度搜索,查阅资料,以备临床之需。久之,便发现百度百科中某些中医学词条的解释有欠尽完善之处,遂搜求医史文献,查考相关典籍,予以补漏拾缺,以求完善。
如词条“君主之官”,百度百科的原解释为:“君主之官:君主,指心脏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君主之官,人体器官名。指心脏,心主神明,主血脉,居脏腑中最重要位置,故称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张景岳注:‘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王冰注:‘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
君主之官为何是心脏?为何称为君主之官?对此解释仍觉欠尽完善,于是搜寻相关古籍,予以详加考证后认为:“根据‘象’思维理念,或与阴阳八卦、五行方位等有关。心在五行属火,方位属南,为阳,人君之位。《易》以离为火,居太阳之位,人君之象。‘心为君主之官’,或盖源于此。”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王冰次注云:“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易•说卦传》:“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离为火,为日。”王冰之义如此也。
离,即离上离下、离卦。离卦由二个单卦的离组成,离表太阳、光明,两个光明重叠在一起,表示双重光明。万物得重明化成天下万物。《易•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日(太阳)出来后,因万物皆能相见,又位在南方属火为阳,故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也。
又《礼记•郊特性》:“君之南向,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是故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逆顺之理……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
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推演,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为天德之道,主仁爱生长而善,为君位;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为天刑之道,主阴戾收杀而恶,为臣位。而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心主血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之营养,皆赖其血液之供应,说明心脏在诸脏腑经脉中居首要地位,故云“君主之官”则非心莫属。
对于上述编辑之词条内容,仍有发挥补充之处,后加“金栋按”予以说明。即金栋按:《内经》乃战国秦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除了受到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及天人相应观)十分深刻的影响之外,“诸子百家”中其他流派的学术思想自然地渗透于其中,用以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解决相关的医学问题。先秦诸子虽然号称“百家”,实际上只有十个学术流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加上刘歆《七略》-农、纵横、杂、小说为十家。后来人们以兵家、易、小说家也为十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张登本《内经的思考》)。如“君主之官”一词,则明显是受到儒家思想的渗透而来。
《内经的思考》说道:“《内经》将治国与治医进行类比,用国家中央集权最高统治阶层的建制,类比人体各脏腑功能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整体配合关系,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治国方略。这一点充分体现在《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官在整体生命活动中分担不同角色的类比。”又说道:“儒家十分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一观念影响着《内经》相关理论的形成。如在‘十二脏之相使、贵贱’的命题下,以封建帝制类比人体内脏的关系,确立心是‘君主之官’。”这是因为治医如治国,取象比类,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一样,心脏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君主。胡天雄《素问补识》说:“《内经》作者托言黄帝、岐伯,故书中常常把摄生、治病和治国并举。”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自序
百度百科,一部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访问并参与撰写和编辑,分享及奉献自己所知的知识,所有人将其共同编写成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并使其不断更新完善。
百度百科本着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提倡网络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网络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奉献精神,充分调动草根大众的力量,汇聚上亿网民的头脑智慧,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同时实现与搜索引擎的完美结合,从不同的层次上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以上转引自互联网内容)。
临床工作之余,喜欢上网浏览,百度搜索,查阅资料,以备临床之需。久之,便发现百度百科中某些中医学词条的解释有欠尽完善之处,遂搜求医史文献,查考相关典籍,予以补漏拾缺,以求完善。
如词条“君主之官”,百度百科的原解释为:“君主之官:君主,指心脏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君主之官,人体器官名。指心脏,心主神明,主血脉,居脏腑中最重要位置,故称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张景岳注:‘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王冰注:‘任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
君主之官为何是心脏?为何称为君主之官?对此解释仍觉欠尽完善,于是搜寻相关古籍,予以详加考证后认为:“根据‘象’思维理念,或与阴阳八卦、五行方位等有关。心在五行属火,方位属南,为阳,人君之位。《易》以离为火,居太阳之位,人君之象。‘心为君主之官’,或盖源于此。”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王冰次注云:“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易•说卦传》:“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离为火,为日。”王冰之义如此也。
离,即离上离下、离卦。离卦由二个单卦的离组成,离表太阳、光明,两个光明重叠在一起,表示双重光明。万物得重明化成天下万物。《易•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日(太阳)出来后,因万物皆能相见,又位在南方属火为阳,故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也。
又《礼记•郊特性》:“君之南向,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在人》:“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是故推天地之精,运阴阳之类,以别逆顺之理……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阳为德,阴为刑……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
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推演,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为天德之道,主仁爱生长而善,为君位;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为天刑之道,主阴戾收杀而恶,为臣位。而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心主血脉,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之营养,皆赖其血液之供应,说明心脏在诸脏腑经脉中居首要地位,故云“君主之官”则非心莫属。
对于上述编辑之词条内容,仍有发挥补充之处,后加“金栋按”予以说明。即金栋按:《内经》乃战国秦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除了受到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及天人相应观)十分深刻的影响之外,“诸子百家”中其他流派的学术思想自然地渗透于其中,用以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解决相关的医学问题。先秦诸子虽然号称“百家”,实际上只有十个学术流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阴阳、儒、墨、名、法、道,加上刘歆《七略》-农、纵横、杂、小说为十家。后来人们以兵家、易、小说家也为十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张登本《内经的思考》)。如“君主之官”一词,则明显是受到儒家思想的渗透而来。
《内经的思考》说道:“《内经》将治国与治医进行类比,用国家中央集权最高统治阶层的建制,类比人体各脏腑功能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整体配合关系,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治国方略。这一点充分体现在《素问•灵兰秘典论》对十二官在整体生命活动中分担不同角色的类比。”又说道:“儒家十分重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一观念影响着《内经》相关理论的形成。如在‘十二脏之相使、贵贱’的命题下,以封建帝制类比人体内脏的关系,确立心是‘君主之官’。”这是因为治医如治国,取象比类,把人体比作一个国家一样,心脏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君主。胡天雄《素问补识》说:“《内经》作者托言黄帝、岐伯,故书中常常把摄生、治病和治国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