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成无己对《伤寒论》中21个问答的题解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0
1.成无己是如何论证“太阳府病”的? 《伤寒论》并没有经证、府证的名称,经、府证的概念是由注家渐渐发挥而成的。首次阐明经病的为朱肱,其在《南阳活人书》中以经络释六经,明确了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六经病的症状表现,但未提到府证。首次提出府证雏形的是成无己。
成注在106、124条中提出核桃承气汤、抵当汤的病机为太阳经邪入府,热与血结。其谓:“太阳,膀胱经也,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府,为热结膀胱”(106条注)。其释124条抵当汤之病机为“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
成氏还提出阳明有经、府证之不同,由经病入府则为胃家实,二者截然不同,成氏于注文中提出阳明经病的表现为:“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饮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气血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202条注)。注文中提出阳明经病之治法与府病不同,“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206条注)。
关于阳经之府证只提及太阳及阳明经,未及少阳经,或日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故治法如经也。
成氏提出的太阳、阳明府病说对后世经、府证的形成有肇始之功,如方有执扩大了太阳府病的范围,认为五苓散证亦属太阳府病,尤在泾总结出太阳府病有血结、水结之不同,水结宜五苓散导水泄热,血结宜核桃承气汤及抵当汤导血除热。
 
2.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由仲景自序可知,其着《伤寒论》时,撰用了《素问》、《九卷》等书,表明仲景学术思想之渊源,亦是成氏据经释论的原因所在。
与后世《伤寒论》注家相比,成注的特点是大量引用经文,且几乎每条都要引文以示言之有据。由此可见,成氏借鉴了汉儒治经之法注释《伤寒论》,体现了学术的继承性,强化了《伤寒论》以《内经》、《难经》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概念,提高了注释的权威性和真实可信度。
以经解经,不仅表现在成氏引《内经》、《难经》原文注释《伤寒论》条文,亦表现在引其意思以释条文。从贯穿于整篇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其融合了《内经》、《难经》理论以解经。
如“痉湿喝”篇,对于痉病的病机,经文中并未涉及“湿”字,成氏却以“寒湿”解痉之病机。其注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及《金匮要略》中“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
又如“辨脉法”中,释“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句时。引用三焦原气说释病机,其谓:“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按三焦原气说宗于《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3.《注解伤寒论》是如何论证“半表半里证”的? 将“半表半里证”作为一个独立的证候提出,源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仲景《伤寒论》文中无“半表半里证”一词,仅有148条提出“半在里半在外”一词。成氏于96条首次提出“半表半里证”一词,其谓:“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
成氏以为病位在表里之间者均可为半表半里证,如其释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认为其病机为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未解也;释150条太阳少阳并病为半表半里证。后世医家多从其法,将“半表半里”作为一个独立的证候研究。如方有执以为半表半里为两夹界之隙地。《伤寒论条辨》释96条小柴胡汤时说:“邪入躯壳之里,藏府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阳所主之部位。”程郊倩以半表半里为两岐间,《伤寒论后条辨》谓:“少阳脉循胁肋,在腹阴背阳两岐问,在表之邪欲入里,为里气所拒,故寒热往来,表里相担,而留于岐分。”其说虽与成说不尽相同,然均在成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4.举例阐述《注解伤寒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思想。

成氏以《素问•标本病传论》中“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论点释伤寒方药和治则。
如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释其治则为“《内经》曰: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后乃治其它病。”指出其治则为缓则治其本。
又9l条,释“先以四逆汤救里,后急与桂枝汤以救表”的原因为“《内经》曰: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此以寒为本也。”指出其治则为急则治其标。
 
5.举例阐述《注解伤寒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成氏以《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及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理论释伤寒治则。
如315条,有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等症状表现,成氏认为:此为“寒气太甚,内为格拒,阳气逆乱也,与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以和之。”《内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此之谓也。”
又390条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指出方中加猪胆汁的法则为“胆苦入心而通脉,胆寒补肝而和阴,引置阳药,不被格拒。”

《内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此之谓也。
 
6.举例阐述《注解伤寒论》用六气胜复及五脏苦欲之说阐明仲景配伍法则。
《伤寒论》诸方,不仅显示了药物的配伍,且体现了严格的法度,成注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六气胜复之说及五脏苦欲阐明仲景方药配伍法则,颇有理论价值。
首先,以六气胜复之说阐明药理配伍法则。如29条调胃承气汤,释其配伍法则为“《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成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以除热,大黄苦寒以荡实,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陈而缓中。”又12条桂枝汤方,释其配伍法则为“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第二,以五脏苦欲之说阐明药物配伍法则。如63条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释其配伍法则为“《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风气通于肝,风邪外甚,故以纯甘之剂发之”。又40条小青龙汤,释其配伍法则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成注既将《内经》的理论具体化,又将伤寒方药的治则理论化,从理论的高度概括了《伤寒论》的方药治则及配伍法则,推动了伤寒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7.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时如何辨阴阳? 如注29条曰:“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心烦脚挛急者,阴气不足也。阴阳血气俱虚,则不可发汗,此为辨证之阴阳虚实。”
又注169条白虎加人参汤曰:“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背虽恶寒,此里也。则恶寒亦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此为结合口渴与不渴,辨背恶寒之阴阳属性,以决定治疗方药之不同。
 
8.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时如何辨表里?
如99条小柴胡汤,注曰:“邪在表则手足通热,邪在里则手足厥寒,今手足温者,知邪在表里之间也,与小柴胡汤以解表里之邪。”此为辨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表里之间。
又163条桂枝人参汤,注曰:“若表解而下利,心下痞者,可与泻心汤,若不下利,表不解而心下痞者,可先解表,而后攻痞,以表里不解,故与桂枝人参汤和里解表。”此辨表证之有无以施不同的治法
 
9.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时如何辨虚实?
如68条芍药甘草附子汤,注曰:“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亦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此为辨别表实与表虚。
又375条栀子豉汤,注曰:“下利后不烦,为欲解,若更烦而心下坚者,恐为谷烦,此烦而心下濡者,是邪热乘虚客于胸中,为虚烦也。”此为辨下后烦之虚实。
 
10.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时如何辨寒热?
如306条桃花汤,注曰:“阳明病下利,便脓血者,邪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此为辨便脓血之寒热的属性。
又173条黄连汤,注曰:“湿家下后,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也,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阴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此为辨黄连汤证为上热下寒还是下热上寒证。
由上可知,成氏在分析错综复杂的具体证候时,在注重辨虚实的同时,亦结合辨表里、寒热,或于辨表里时亦结合辨虚实等,对确定病位病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虽无八纲辨证之说,已有八纲辨证之实,推动了《伤寒论》辨证方法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11.举例说明成无已是如何以《内经》、《难经》解释《伤寒论》中条文的?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大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成氏注曰:“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清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脱液也。
《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
太阳病,发汗,本属正治法,为何出现大汗淋漓,甚至遂漏不止呢?成氏注为“卫气不足”、“腠理不固”,即《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的道理。文中二段引文,一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一见于《灵枢•决气篇》。通过成氏的注解,不但使《伤寒论》条文有了理论根据,还使《内经》所谓“膀胱者,腠理毫毛其直”的理论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收到了以经释论,经论结合,承先启后,互相印证的效果。
再如以《难经》释《伤寒论•厥阴篇》“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成注:“下利者,虚也。脉当微弱反实者,病胜脉也,故死。《难经》曰:‘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所引《难经》语出《难经•十八难》,其据经解释,大抵允洽合理。
 
12.举例说明成无己是如何以《内经》《难经》解释《伤寒论》中方药的?
如注解桂枝汤云:“《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也。上述3条引文,“辛甘发散为阳”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它两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皆以《内经》四气五味之理解释仲景组方之义,有理有据,彼此发明。
 
13.举例说明成无己是如何遵仲景原旨依文释义的? 成无己力图遵照仲景本来的思想去研究《伤寒论》,尽量不把论中没有的东西包括进去。《注解伤寒论》许多地方就采用依文释文,随文顺释的方法。这种非常朴实的科学态度,使得他的注释比较接近于仲景原意。
如“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溅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成氏注:“阳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杀谷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
阳明病法多汗,则周身汗出,此手足溅然而汗出,而身无汗者,阳明中寒也。固瘕者,寒气结积也。胃中寒甚欲留结而为固瘕,则津液不得通行,而大便初硬,必后溏也。”此为成氏依文释义,文字简洁朴素,平安稳重可从。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注解伤寒论》中也有些片面之处,瑕瑜互见。成氏随文顺释,也不免有抵牾附会之处,然仍不失为注释和阉发伤寒学的先导,对其后伤寒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明•王肯堂《伤寒准绳》云:“解释仲景书者,惟成无己最为详明,虽随文顺释,自相矛盾者时或有之,亦白壁微瑕,固无损于连城也。”
 
14.举例说明成无己是如何引文证义注解《伤寒论》的?
成氏引用医学经典中的原义,证明词义训诂是言之有据,有征可信的。如“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成氏注:“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出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怫郁,其人因致冒。《金匮要略》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汗出则怫郁之邪得解则冒愈’。《金匮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和者,然后复下之。’”成氏以“引文证义”的方式解释了“冒”字的词义。
 
15.举例说明成无已是如何以俗训雅注解《伤寒论》的?
用民间的口头语解释书面语言是训诂学的一种方法,《注解伤寒论》也采用了该种方法。如“发汗吐下后,⋯⋯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成注:懊憹者,俗谓鹘突是也。鹘突乃当时口语,时人读之,自然会感到亲切易懂。再如成氏以“小便”训“溲”,以“不大便”释“不更衣”,亦属于以俗训雅的例子。
 
16.举例说明《注解伤寒论》是如何说明修辞手法的?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成注:“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部,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前部,小便也;后部,大便也。”由此可见,前、后是借代的修辞格,用以指大、小便。
 
17.举例说明《注解伤寒论》是如何综释全句、兼寓训词的?
太阳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浙浙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成注:“阳以候卫,阴以候荣。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故发热汗自出也。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也。’啬啬者,不足也,恶寒之貌也。淅淅者,洒淅也,恶风之貌也。卫虚则恶风,荣虚则恶寒,荣弱卫强,恶寒复恶风者,以自汗出,则皮肤缓,腠理疏,是为恶风也。翕翕者,熵熵然而热也,若合羽所复,言热在表也。鼻鸣干呕者,风拥而气逆也。与桂枝汤和荣卫而散风邪也。”在此注释中,成氏将每个脉症都加以详细分析,阐明病机,又以《伤寒论》原文为根据,并对“啬啬”,“浙浙”和“翕翕”等生僻之词一一加以训释,条理清晰,丝丝入扫,彰明意蕴,其中释“翕翕”为“若合羽所复”,采用了形训的方法,把“翕”看作“合羽”之会意,《说文》:“从羽合声”,可见其训释全面而具体。
 
18.举例说明《注解伤寒论》是如何分析句段之间的关系的?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天气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成注:“四时正气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是也。时行者,时行之气是也。温者,冬时感寒,至眷发者是也。疫者,暴厉之气是也。占前斗建,审其时候之寒温,察其邪气之轻重而治之。故下文曰:‘冬寒、春温、夏热、秋凉,为四时之正气也。”’此段大意为根据斗历推算节气变化,藉以测知四时发病的因素,而首先应了解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戍无己以“故下文日”四个字说明段中两部分之间相互承接的密切关系。
 
19.举例说明《注解伤寒论》是如何将注释与校勘相结合的?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时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成注:“疑漏或有至而不至,此一句按《金匮要略》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故也。’《内经》曰:‘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即是观之,脱漏明矣。”在此,成无己采用了他校的方法,根据《金匮要略》互校及《素问》对校,指明“或有至而不去”为脱文。又如注伤寒所致太阳痘湿喝病中的痘病。成注:“痘,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痘者恶也,非强也。《内经》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痘。’柔为筋柔而无力,痉谓骨痉而不随。痉者,强也,《千金》以强直为痉。经曰:‘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者痉。’即是观之,痉为痉字明矣。”此为校讹字,《金匮玉函经》卷二作“痉”,可见成氏的校勘是对的。
 
20.成无己是如何发挥风寒营卫学说的?

成注《伤寒论》时,发挥了王叔和、孙思邈关于“风伤卫,寒伤营,风寒营卫两伤”的学说。其说:“《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荣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又说:“风伤卫,寒伤荣,风并卫,卫实荣虚则汗出恶风;寒伤荣,荣实卫虚则恶寒无汗。”成氏此说已脱离了仲景本义。明•方有执宗其说,将太阳病分为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之伤寒上、中、下三篇。清•喻嘉言对方氏改订的太阳篇大加发挥,提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三纲鼎立之说,成为明清错简重订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之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