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无己是如何论证“太阳府病”的? 《伤寒论》并没有经证、府证的名称,经、府证的概念是由注家渐渐发挥而成的。首次阐明经病的为朱肱,其在《南阳活人书》中以经络释六经,明确了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六经病的症状表现,但未提到府证。首次提出府证雏形的是成无己。
成注在106、124条中提出核桃承气汤、抵当汤的病机为太阳经邪入府,热与血结。其谓:“太阳,膀胱经也,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府,为热结膀胱”(106条注)。其释124条抵当汤之病机为“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
成氏还提出阳明有经、府证之不同,由经病入府则为胃家实,二者截然不同,成氏于注文中提出阳明经病的表现为:“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饮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气血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202条注)。注文中提出阳明经病之治法与府病不同,“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206条注)。
关于阳经之府证只提及太阳及阳明经,未及少阳经,或日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故治法如经也。
成氏提出的太阳、阳明府病说对后世经、府证的形成有肇始之功,如方有执扩大了太阳府病的范围,认为五苓散证亦属太阳府病,尤在泾总结出太阳府病有血结、水结之不同,水结宜五苓散导水泄热,血结宜核桃承气汤及抵当汤导血除热。
成注在106、124条中提出核桃承气汤、抵当汤的病机为太阳经邪入府,热与血结。其谓:“太阳,膀胱经也,太阳经邪热不解,随经入府,为热结膀胱”(106条注)。其释124条抵当汤之病机为“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
成氏还提出阳明有经、府证之不同,由经病入府则为胃家实,二者截然不同,成氏于注文中提出阳明经病的表现为:“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饮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气血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202条注)。注文中提出阳明经病之治法与府病不同,“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206条注)。
关于阳经之府证只提及太阳及阳明经,未及少阳经,或日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故治法如经也。
成氏提出的太阳、阳明府病说对后世经、府证的形成有肇始之功,如方有执扩大了太阳府病的范围,认为五苓散证亦属太阳府病,尤在泾总结出太阳府病有血结、水结之不同,水结宜五苓散导水泄热,血结宜核桃承气汤及抵当汤导血除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