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4/19
- 帖子
- 664
- 获得点赞
- 9
- 声望
- 16
- 年龄
- 41
中草药“附子”(将军)的生产、药用与质量问题
一、附子性属:
附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块根,植株主根块茎称之为乌头,乌头独生者称之天雄(没有分支侧生根茎),附着乌头侧生块茎者而得名附子。一般人工栽培称川乌(川产),野生称之草乌,草乌药力大于川乌,天雄又药力大于乌头。乌头、天雄性热窜行用于温经通脉透络,追风散寒通痹, 附子性热善守长于温中散寒通理,回阳救逆。
二、附子产地:
附子主产于四川江油县和陕西秦岭山脉以北脚下的户县、周至、眉县一带,其次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甘肃等地也有分布。
三、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附子人工栽培多在10-12月份以块茎栽种(各地不一),第二年下至到小暑节气之间采挖时间最为适宜。
1、附子加工:
01盐附子
将附子投入卤水60%与食盐液40%的混合液之中浸泡数日,捞出晒至半干之后再次投入原液随时加入食盐浸泡,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附子内外均有食盐结晶体附着出现,晒干即可。
盐附子含盐易于受潮变软,味咸麻辣有剧毒。
02黑顺片
将附子100斤投入卤盐、水分别为40比30的混合液之中浸泡数日之后,一并加热煮沸至附子透心为止,捞出用清水漂洗,切6cm厚度为片,再次浸入稀卤盐液之中,并加入红糖和菜油炒成的调色剂,使附子染呈浓茶色,用清水漂洗至入口无麻味为止,取出附子蒸熟晒干即可。
黑顺片油润有光泽,半透明暗黄色,夏季容易吸潮变软,味淡有毒。
03白附片
除需要削皮、切片一公分和不加调色素之外,其它加工程序与黑顺片相同。切片白色半透明体,对光照可视纵向筋脉花纹,有毒。
2、附子加工:
乌头或附子用清水浸泡一天,换用水、石灰分别为10比1的石灰水浸泡两天,在用清水漂洗两天,每天换水1-2次,漂洗直至无有石灰水气味为止,捞起沥干水分,切1公分厚为片,晒至七八成干,每10斤附子用生姜2斤榨汁浸泡一天,浸至以口感无麻为度,取出晒干或烘干即可。
“2、附子加工:”是以乌头加工程序为准;常用有以盐附子切2公分厚为片反复漂洗2-4天,每天换水4-6次漂洗至口感无麻味之后,蒸热晒干即可,或用姜制方法,将盐附子切2公分厚度为片,洗净盐分,如上用姜汁浸至无口感麻味取出晒干即可。
四、陕西附子质量探讨
陕西产地附子采收10-11月份,当地人有冬季食用附子的习惯,一般附子煎煮8小时以上,以口感没有麻味才可食用,如煎煮4小时绝对是不能食用的。如当地人常说,生附子治疗阳虚畏寒、支气管炎等寒症只能一次口服小麦粒大一块,如服用玉米粒大小一块,就会舌麻强直出现中毒事故,而且据说如出现中毒食用小麦苗可以解毒。
陕西产地的附子常温置放直至干燥成为干品也不会腐烂变坏,可见其质量相当地不赖。
七十年代在陕西附子产地,生产队农村人依靠种植销售附子作为经济收入,当时四川江油来人收购的新鲜附子最高价值可达8元/公斤,现在附子1公斤干货才十几元钱,太没有价值了,只有极少部分人小量种植,仅作当地人食用附子消费习惯而已。
见于当前中药根本没有质量保证可言情况之下,所以本人今年也少量种植试用。
一、附子性属:
附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块根,植株主根块茎称之为乌头,乌头独生者称之天雄(没有分支侧生根茎),附着乌头侧生块茎者而得名附子。一般人工栽培称川乌(川产),野生称之草乌,草乌药力大于川乌,天雄又药力大于乌头。乌头、天雄性热窜行用于温经通脉透络,追风散寒通痹, 附子性热善守长于温中散寒通理,回阳救逆。
二、附子产地:
附子主产于四川江油县和陕西秦岭山脉以北脚下的户县、周至、眉县一带,其次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甘肃等地也有分布。
三、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附子人工栽培多在10-12月份以块茎栽种(各地不一),第二年下至到小暑节气之间采挖时间最为适宜。
1、附子加工:
01盐附子
将附子投入卤水60%与食盐液40%的混合液之中浸泡数日,捞出晒至半干之后再次投入原液随时加入食盐浸泡,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附子内外均有食盐结晶体附着出现,晒干即可。
盐附子含盐易于受潮变软,味咸麻辣有剧毒。
02黑顺片
将附子100斤投入卤盐、水分别为40比30的混合液之中浸泡数日之后,一并加热煮沸至附子透心为止,捞出用清水漂洗,切6cm厚度为片,再次浸入稀卤盐液之中,并加入红糖和菜油炒成的调色剂,使附子染呈浓茶色,用清水漂洗至入口无麻味为止,取出附子蒸熟晒干即可。
黑顺片油润有光泽,半透明暗黄色,夏季容易吸潮变软,味淡有毒。
03白附片
除需要削皮、切片一公分和不加调色素之外,其它加工程序与黑顺片相同。切片白色半透明体,对光照可视纵向筋脉花纹,有毒。
2、附子加工:
乌头或附子用清水浸泡一天,换用水、石灰分别为10比1的石灰水浸泡两天,在用清水漂洗两天,每天换水1-2次,漂洗直至无有石灰水气味为止,捞起沥干水分,切1公分厚为片,晒至七八成干,每10斤附子用生姜2斤榨汁浸泡一天,浸至以口感无麻为度,取出晒干或烘干即可。
“2、附子加工:”是以乌头加工程序为准;常用有以盐附子切2公分厚为片反复漂洗2-4天,每天换水4-6次漂洗至口感无麻味之后,蒸热晒干即可,或用姜制方法,将盐附子切2公分厚度为片,洗净盐分,如上用姜汁浸至无口感麻味取出晒干即可。
四、陕西附子质量探讨
陕西产地附子采收10-11月份,当地人有冬季食用附子的习惯,一般附子煎煮8小时以上,以口感没有麻味才可食用,如煎煮4小时绝对是不能食用的。如当地人常说,生附子治疗阳虚畏寒、支气管炎等寒症只能一次口服小麦粒大一块,如服用玉米粒大小一块,就会舌麻强直出现中毒事故,而且据说如出现中毒食用小麦苗可以解毒。
陕西产地的附子常温置放直至干燥成为干品也不会腐烂变坏,可见其质量相当地不赖。
七十年代在陕西附子产地,生产队农村人依靠种植销售附子作为经济收入,当时四川江油来人收购的新鲜附子最高价值可达8元/公斤,现在附子1公斤干货才十几元钱,太没有价值了,只有极少部分人小量种植,仅作当地人食用附子消费习惯而已。
见于当前中药根本没有质量保证可言情况之下,所以本人今年也少量种植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