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1/30
- 帖子
- 53
- 获得点赞
- 1
- 声望
- 0
- 年龄
- 80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它内涵中华独特的宇宙自然观和人文礼仪道德观。从这个立场与视角,用中华文化及其哲学去看人体生命,或者说,把人体置入文化与哲学的大环境与背景中去认识,产生了独特地黄帝医学,后世称为中医学。
黄帝们把自然界称为天地,天地之间存在着循环往复的变化,天雨要,地气要升天,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生生不息。天、地、人为三才,人居天地之间,当然受天地之气的作用,在人体内也发生天地升降的变化,这就是黄帝医学的天人合一观或人天观。
天人相应,肺象征天,或言之,肺是人体生命之天的代名词,肾是人体生命之地的代名词,肺气轻清在上,肾气重浊在地,二者形成了一个小天地。故黄帝们说,肾上连于肺,肾为肺之根,肺为肾之用,用这个理论看水津运化[代谢谢],水津要布达到人体的各个部分,称为肺气布津,这是从天降地的物质运动,称为肺气宣降,肺气宣降则水津四布,营养全身。翻译成现代医学,是说水津【水液及其运载的营养物质】从血脉循环进入细胞,属于下降性运动,人体有许多下降性运动,它们形成了一个巨系统,黄帝们为之起了一个名称叫肺气肃降。水津除了上述的营养性肃降,还有排泄性肃降,如出汗、排二便、流鼻涕、排月经、排婴儿、排脓等,于是有了肺为水之上源、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笔者总结前人之说,提出肺主排【利】尿主发汗主排粪主排经等说。当患者出现尿少不利时,可用宣肺肃肺之法。当皮肤干燥,营养不良时,可用润肺养肺法,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水津供应。因为肺朝百脉,百脉者络脉也,微循环属于络脉,可以说肺朝络脉主微循环。前述肺气布津,实则通过微循环对细胞的灌溉起作用,肺气布津则水津从微循环布入细胞组织,肺气行则水津行。这里的“行”还包括细胞内的水津运化,笔者从肺主气提出肺主氧化,在肺气的氧化下,水津才能进一步运化为自身能够利用的结构物质和能量物质【ATP】。肺气的过氧化即肺热,损害细胞造成疾病如青春痘,抑制过氧化的方面是肺肾之阴,故以清肺滋阴去治疗。甲亢时,肝火犯肺,耗伤肺津肺气,致气津【阴】两亏,在滋阴养津的同时,平肝潜阳息风,其中的“风”,包括过亢的甲状腺素,它本来属于津,过亢时变成了风火,耗伤阴津。笔者曾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很有效。
以上所述,黄帝们的医学理论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离不开中华文化,离不开唯物辩证法即哲学,无论过去现在及未来,如果脱离了中华文化,就没有了黄帝医学。黄帝医学理论属于宏观范畴,但宏观包容或涵盖微观,即涵盖分子细胞,中医包容西医,中医能够拿来西医。笔者提出了宏微规律:宏观涵盖微观,微观升华宏观。有人说,中医不讲物质,这是不正确的。血、精、水津、水谷精微、阴阳升降、肺肾等都讲物质,包容人体的分子细胞。只不过西医讲这些物质的形态与功能,中医则将它们纳入了唯物辩证法中,讲它们的普遍联系,从而形成了它独特地藏象学说。或者说,是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巨系统理论。
为什么要讲以上的话,因为今天有些奇谈怪论,乌烟瘴气,居于主流主体地位,主导并决定中医学的现在与未来,严重地阻滞干扰中医学的创新发展。比如说,这些人要剥去中医学的哲学外壳来实现中医的科学性,列入了国家的重点研究计划。人体获取自然界的营养物质,为自身所用,这个营养供给是一个巨系统工程,这个项目的名称是脾主运化。从结构复杂的食物中提取结构简单的营养物质即水谷精微,属于上升性运动,称为脾气上升,脾主清气上升,比如米饭变成了葡萄糖。当患者这一功能低下时,称为脾虚失运、中气不升,在建脾药中,加入柴胡升麻上升性药物,加入防风羌活等风类药物【脾运失常时在分子水平堆积一些阻滞运化的物质,称为湿邪,风可祛湿】,使脾运恢复,米饭源源不断地变成葡萄糖,再生成三磷酸腺苷即ATP【原气】,即脾土生成了肺气,地气上升为天气。蛋白质属于肾藏精,即肾精,分解后生成氨基酸及肽类,后它们属于肺津,精变化为津属于上升,在地的肾精变成了在天的肺津。精与精都是元气【生命原动力】的载体,精是大分子,津是小分子,后者活泼易变,释放元气,推动生命活动,肾气通过肺气发挥其原动力作用,故肾为人体之本、肾为气之根,肺主一身之气。可以直接用人参等补肺气,也可以间接通过补肾而强健肺气,通过健脾生成肺气。如果把属于哲学的“上升”废弃了,中医学就被消灭了,只剩下了或还原了西医学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原来这些权威们花费大量钱财的中医“创新”计划的本质是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消灭中医!此计划正堂而皇之的实施中!
黄帝医学及文化深入到生活中,反映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华人传统文化敬拜天地君亲师,婚礼时一拜天地,把天地列为首位。在人们的口头用语中,心想事成、心胸狭窄、心烦意乱等等,把大脑的思维意识情感记忆等“神明神志”活动归属于心,黄帝们称为“心主神明、心藏神”,雄辩地证明了黄帝医学不仅是医学,它更是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文化及哲学上的医学,这是它的精髓所在,剔除了黄帝医学里的文化与哲学,就是抽筋剥髓,就消灭了中医学。在在一点上,与西方医学的纯学术性截然不同。有人从“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亮”出发,要“用西医来化中医”,所谓用现代科学使中医科学化,解密中医,首当其冲地是要对中医“抽筋剥髓”,剔除天地升降等哲学内涵,问题在于这不单纯是有些人的学术观点,已经成了当前中医发展创新的决策,中医学面临着被消灭的危险!
这里的“心”是黄帝医学专用术语,属于藏象理论,是巨系统概念。凡物皆有“心”,鸡蛋橘子、一个单位机构,皆有其中心、核心部分,人体亦然,心者中心也。如此而言,在整体层次,以大脑为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管理系统属于心主神明或心神;在细胞层次,以DNA\RNA为首的先天遗传主导系统也属于心。从肾藏精的角度,精指以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结构物质,“精即形也,形即精也”,心神明的物质基础是肾精。如果肾虚而精亏,不仅出现失眠眩晕痴呆等心神症状,还出现遗传变异性疾患。因为巨系统的特性是普遍联系,与西医学之“诸侯割据,分疆而治”大不相同,心主神明和其他藏象都有联系,肝肺胃脾都与神明有密切关系。胃者府也,是六府之大源,言胃则诸府皆在其中。所谓“府”,指各种有形与无形物质储存与流通的空间场所,如同社会上的库房、铁路航线、信息通道等,黄帝们为之起了一个胃府的专业名称。容纳脑髓的头颅,容纳胎儿的子宫属于胃府,故其容量超容或受刺激时,出现胃纳失常之胃气上逆的呕恶症状。在脑炎时,因胃府中热邪耗伤水津,出现阳明胃热之神昏谵语症状。人们常说胆小如鼠、胆大心细等,这实际上是黄帝医学用语,黄帝们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为胆属于“胃府”之一,胃府者水津流通之场所,有一大类专司传递信息的水津,参与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肽类【氨基酸分解的片段,都是肾精上升所生成的肺津,即精升为津】,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组织胺等等,是情感胆识运动等“心神明”的物质基础,于是有了“中正决断”归属于“胆”之说,可见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聪明睿智,何等的先进科学,把一个人体系统科学研究的如此精细。所谓温胆汤方剂,就是针对胆府中的清汁或精汁【肺津】发生病变,变为病理性的“痰”而设。所谓“痰”,指精与津的病理性三变【变性、变形、变态】。如细胞【精】变为癌细胞,免疫细胞被抑制,产生胰岛素细胞不能正常生成胰岛素等等细胞们的三变;细胞生产的因子【津】如胰岛素三变后失去了功能,重症肌无力之乙酰胆碱传递失常【黄帝说诸痿属于阳明】,大脑中传递信息的津类三变后神智异常、三叉神经痛等,此皆胃府胆府之津发生三变所生之痰疾,可用化痰法生津法去治疗。因为津是非常庞大的家族,在人体广泛的生命活动中发生作用,其病理性的痰变非常广泛,发生多种疾患,故黄帝们说痰为百病之首。
如上所述,黄帝医学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通俗易懂,完全不是世人所畏惧神秘的土气十足的不可理喻的怪物,它的先进之处在于能涵盖分子细胞,把分子细胞们千头万绪如同乱麻的生命活动整理归纳,纳入巨系统中去,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纳入到唯物辩证法的物质运动规律中去,充分体现物质性、矛盾性、统一性、系统性、有序性、时空性、层次性、凝聚性、社会性、恒动性、可变性等十一个物质运动规律性,如此才能完整、动态、正确客观地认识人体生命。如因有了凝聚性,才有了中央心与四周胃,二者形成了两个层次;心属于火而宜降,泄降于胃府,胃与胆通降则心火也降,反之,胃胆失降则心火上炎,进一步立法开方用于临床治疗。肝昏迷时,传递信息与营养的氨基酸肺津类平衡失调,一些有害肺津堆积成为痰湿热邪,就痰而言,这些氨基酸的“态”发生了异常,堆积多余就是变态,于是正常的肺津变成了病理性的痰。痰湿堆积时,胃胆之府失于通降,心火上炎,扰乱心神,所谓痰迷心窍。治法通降胆胃,肃降肺气,豁痰开窍醒神。对立统一规律就是阴阳学说之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黄帝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阴阳中复有阴阳,形成了天地阴阳升降学说。人们说唯物辩证法来自西方,其实一部黄帝医学史就是活学活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天地阴阳升降学说就是中国版的唯物辩证法。
人们说中医有脏腑之分,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突破了此说,提出肺胃肃降说,这是系统思想的提升,把二者归属于一个藏象。笔者把肺合皮毛改成肺合皮膜,把人体看成一个如同葡萄鸡蛋一样的器物,只有两层结构,一层皮膜受纳者水液。肺主皮在外,形成了一个受纳的容器,也就是胃府,而且肺胃同降,肺降则胃降,于是排尿排汗排大便排胆汁……肺胃同主受纳,司水津之通降。中医有六府之说,笔者将之归属为一个胃府。笔者参考清代医学家黄元御之说,提出了人体天地阴阳升降图,人体只有六个藏象,心肝脾主升系统,肾肺胃主降系统,心是升之极,反而宜降;肾是降之极,反而宜升。心降变为肺胃,肾升变为肝脾,肺胃降而生肾,肝脾升而生心,循环往复,天地八卦在其中。如此归纳以后,系统思想高度升华,放入人体路路畅通,分子细胞各行其道,成为中西医“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用中医来化西医”的基本理论。拿来西医,创造新医学只在今朝!
属于中华文化深入人们生活的黄帝医学真的是博大精深,这是那些所谓的权威们根本不懂的,只学了一些名词和皮毛,就以中医学专家权威身份,在那里瞎说胡指挥,甚至要干消灭黄帝医学的蠢事,留下千古骂名!螳臂挡车不自量力,黄帝医学岂是权威们能消灭的!黄帝医学不仅是中国人的,它将“用中医拿来化西医【钱学森】”,拿来分子细胞,拿出一个属于世界的新医学!
黄帝们把自然界称为天地,天地之间存在着循环往复的变化,天雨要,地气要升天,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生生不息。天、地、人为三才,人居天地之间,当然受天地之气的作用,在人体内也发生天地升降的变化,这就是黄帝医学的天人合一观或人天观。
天人相应,肺象征天,或言之,肺是人体生命之天的代名词,肾是人体生命之地的代名词,肺气轻清在上,肾气重浊在地,二者形成了一个小天地。故黄帝们说,肾上连于肺,肾为肺之根,肺为肾之用,用这个理论看水津运化[代谢谢],水津要布达到人体的各个部分,称为肺气布津,这是从天降地的物质运动,称为肺气宣降,肺气宣降则水津四布,营养全身。翻译成现代医学,是说水津【水液及其运载的营养物质】从血脉循环进入细胞,属于下降性运动,人体有许多下降性运动,它们形成了一个巨系统,黄帝们为之起了一个名称叫肺气肃降。水津除了上述的营养性肃降,还有排泄性肃降,如出汗、排二便、流鼻涕、排月经、排婴儿、排脓等,于是有了肺为水之上源、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笔者总结前人之说,提出肺主排【利】尿主发汗主排粪主排经等说。当患者出现尿少不利时,可用宣肺肃肺之法。当皮肤干燥,营养不良时,可用润肺养肺法,改善皮肤微循环的水津供应。因为肺朝百脉,百脉者络脉也,微循环属于络脉,可以说肺朝络脉主微循环。前述肺气布津,实则通过微循环对细胞的灌溉起作用,肺气布津则水津从微循环布入细胞组织,肺气行则水津行。这里的“行”还包括细胞内的水津运化,笔者从肺主气提出肺主氧化,在肺气的氧化下,水津才能进一步运化为自身能够利用的结构物质和能量物质【ATP】。肺气的过氧化即肺热,损害细胞造成疾病如青春痘,抑制过氧化的方面是肺肾之阴,故以清肺滋阴去治疗。甲亢时,肝火犯肺,耗伤肺津肺气,致气津【阴】两亏,在滋阴养津的同时,平肝潜阳息风,其中的“风”,包括过亢的甲状腺素,它本来属于津,过亢时变成了风火,耗伤阴津。笔者曾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很有效。
以上所述,黄帝们的医学理论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离不开中华文化,离不开唯物辩证法即哲学,无论过去现在及未来,如果脱离了中华文化,就没有了黄帝医学。黄帝医学理论属于宏观范畴,但宏观包容或涵盖微观,即涵盖分子细胞,中医包容西医,中医能够拿来西医。笔者提出了宏微规律:宏观涵盖微观,微观升华宏观。有人说,中医不讲物质,这是不正确的。血、精、水津、水谷精微、阴阳升降、肺肾等都讲物质,包容人体的分子细胞。只不过西医讲这些物质的形态与功能,中医则将它们纳入了唯物辩证法中,讲它们的普遍联系,从而形成了它独特地藏象学说。或者说,是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巨系统理论。
为什么要讲以上的话,因为今天有些奇谈怪论,乌烟瘴气,居于主流主体地位,主导并决定中医学的现在与未来,严重地阻滞干扰中医学的创新发展。比如说,这些人要剥去中医学的哲学外壳来实现中医的科学性,列入了国家的重点研究计划。人体获取自然界的营养物质,为自身所用,这个营养供给是一个巨系统工程,这个项目的名称是脾主运化。从结构复杂的食物中提取结构简单的营养物质即水谷精微,属于上升性运动,称为脾气上升,脾主清气上升,比如米饭变成了葡萄糖。当患者这一功能低下时,称为脾虚失运、中气不升,在建脾药中,加入柴胡升麻上升性药物,加入防风羌活等风类药物【脾运失常时在分子水平堆积一些阻滞运化的物质,称为湿邪,风可祛湿】,使脾运恢复,米饭源源不断地变成葡萄糖,再生成三磷酸腺苷即ATP【原气】,即脾土生成了肺气,地气上升为天气。蛋白质属于肾藏精,即肾精,分解后生成氨基酸及肽类,后它们属于肺津,精变化为津属于上升,在地的肾精变成了在天的肺津。精与精都是元气【生命原动力】的载体,精是大分子,津是小分子,后者活泼易变,释放元气,推动生命活动,肾气通过肺气发挥其原动力作用,故肾为人体之本、肾为气之根,肺主一身之气。可以直接用人参等补肺气,也可以间接通过补肾而强健肺气,通过健脾生成肺气。如果把属于哲学的“上升”废弃了,中医学就被消灭了,只剩下了或还原了西医学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原来这些权威们花费大量钱财的中医“创新”计划的本质是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消灭中医!此计划正堂而皇之的实施中!
黄帝医学及文化深入到生活中,反映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华人传统文化敬拜天地君亲师,婚礼时一拜天地,把天地列为首位。在人们的口头用语中,心想事成、心胸狭窄、心烦意乱等等,把大脑的思维意识情感记忆等“神明神志”活动归属于心,黄帝们称为“心主神明、心藏神”,雄辩地证明了黄帝医学不仅是医学,它更是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文化及哲学上的医学,这是它的精髓所在,剔除了黄帝医学里的文化与哲学,就是抽筋剥髓,就消灭了中医学。在在一点上,与西方医学的纯学术性截然不同。有人从“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亮”出发,要“用西医来化中医”,所谓用现代科学使中医科学化,解密中医,首当其冲地是要对中医“抽筋剥髓”,剔除天地升降等哲学内涵,问题在于这不单纯是有些人的学术观点,已经成了当前中医发展创新的决策,中医学面临着被消灭的危险!
这里的“心”是黄帝医学专用术语,属于藏象理论,是巨系统概念。凡物皆有“心”,鸡蛋橘子、一个单位机构,皆有其中心、核心部分,人体亦然,心者中心也。如此而言,在整体层次,以大脑为首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管理系统属于心主神明或心神;在细胞层次,以DNA\RNA为首的先天遗传主导系统也属于心。从肾藏精的角度,精指以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结构物质,“精即形也,形即精也”,心神明的物质基础是肾精。如果肾虚而精亏,不仅出现失眠眩晕痴呆等心神症状,还出现遗传变异性疾患。因为巨系统的特性是普遍联系,与西医学之“诸侯割据,分疆而治”大不相同,心主神明和其他藏象都有联系,肝肺胃脾都与神明有密切关系。胃者府也,是六府之大源,言胃则诸府皆在其中。所谓“府”,指各种有形与无形物质储存与流通的空间场所,如同社会上的库房、铁路航线、信息通道等,黄帝们为之起了一个胃府的专业名称。容纳脑髓的头颅,容纳胎儿的子宫属于胃府,故其容量超容或受刺激时,出现胃纳失常之胃气上逆的呕恶症状。在脑炎时,因胃府中热邪耗伤水津,出现阳明胃热之神昏谵语症状。人们常说胆小如鼠、胆大心细等,这实际上是黄帝医学用语,黄帝们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为胆属于“胃府”之一,胃府者水津流通之场所,有一大类专司传递信息的水津,参与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肽类【氨基酸分解的片段,都是肾精上升所生成的肺津,即精升为津】,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组织胺等等,是情感胆识运动等“心神明”的物质基础,于是有了“中正决断”归属于“胆”之说,可见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聪明睿智,何等的先进科学,把一个人体系统科学研究的如此精细。所谓温胆汤方剂,就是针对胆府中的清汁或精汁【肺津】发生病变,变为病理性的“痰”而设。所谓“痰”,指精与津的病理性三变【变性、变形、变态】。如细胞【精】变为癌细胞,免疫细胞被抑制,产生胰岛素细胞不能正常生成胰岛素等等细胞们的三变;细胞生产的因子【津】如胰岛素三变后失去了功能,重症肌无力之乙酰胆碱传递失常【黄帝说诸痿属于阳明】,大脑中传递信息的津类三变后神智异常、三叉神经痛等,此皆胃府胆府之津发生三变所生之痰疾,可用化痰法生津法去治疗。因为津是非常庞大的家族,在人体广泛的生命活动中发生作用,其病理性的痰变非常广泛,发生多种疾患,故黄帝们说痰为百病之首。
如上所述,黄帝医学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通俗易懂,完全不是世人所畏惧神秘的土气十足的不可理喻的怪物,它的先进之处在于能涵盖分子细胞,把分子细胞们千头万绪如同乱麻的生命活动整理归纳,纳入巨系统中去,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纳入到唯物辩证法的物质运动规律中去,充分体现物质性、矛盾性、统一性、系统性、有序性、时空性、层次性、凝聚性、社会性、恒动性、可变性等十一个物质运动规律性,如此才能完整、动态、正确客观地认识人体生命。如因有了凝聚性,才有了中央心与四周胃,二者形成了两个层次;心属于火而宜降,泄降于胃府,胃与胆通降则心火也降,反之,胃胆失降则心火上炎,进一步立法开方用于临床治疗。肝昏迷时,传递信息与营养的氨基酸肺津类平衡失调,一些有害肺津堆积成为痰湿热邪,就痰而言,这些氨基酸的“态”发生了异常,堆积多余就是变态,于是正常的肺津变成了病理性的痰。痰湿堆积时,胃胆之府失于通降,心火上炎,扰乱心神,所谓痰迷心窍。治法通降胆胃,肃降肺气,豁痰开窍醒神。对立统一规律就是阴阳学说之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相互转化,黄帝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阴阳中复有阴阳,形成了天地阴阳升降学说。人们说唯物辩证法来自西方,其实一部黄帝医学史就是活学活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天地阴阳升降学说就是中国版的唯物辩证法。
人们说中医有脏腑之分,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突破了此说,提出肺胃肃降说,这是系统思想的提升,把二者归属于一个藏象。笔者把肺合皮毛改成肺合皮膜,把人体看成一个如同葡萄鸡蛋一样的器物,只有两层结构,一层皮膜受纳者水液。肺主皮在外,形成了一个受纳的容器,也就是胃府,而且肺胃同降,肺降则胃降,于是排尿排汗排大便排胆汁……肺胃同主受纳,司水津之通降。中医有六府之说,笔者将之归属为一个胃府。笔者参考清代医学家黄元御之说,提出了人体天地阴阳升降图,人体只有六个藏象,心肝脾主升系统,肾肺胃主降系统,心是升之极,反而宜降;肾是降之极,反而宜升。心降变为肺胃,肾升变为肝脾,肺胃降而生肾,肝脾升而生心,循环往复,天地八卦在其中。如此归纳以后,系统思想高度升华,放入人体路路畅通,分子细胞各行其道,成为中西医“优势互补,强强结合”“用中医来化西医”的基本理论。拿来西医,创造新医学只在今朝!
属于中华文化深入人们生活的黄帝医学真的是博大精深,这是那些所谓的权威们根本不懂的,只学了一些名词和皮毛,就以中医学专家权威身份,在那里瞎说胡指挥,甚至要干消灭黄帝医学的蠢事,留下千古骂名!螳臂挡车不自量力,黄帝医学岂是权威们能消灭的!黄帝医学不仅是中国人的,它将“用中医拿来化西医【钱学森】”,拿来分子细胞,拿出一个属于世界的新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