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论》探微 :伤寒杂病论的涵义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0
《伤寒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伤寒论》到底讲了些什么 ?从今天起 ,本版将连载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教授专著《思考中医》中关于《伤寒论》的部分内容。对其中的学术见解如有不同意见或更深阐发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以互相切磋 ,共同提高。

刘力红男 , 19 58年生。医学博士、教授。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于院内师从陈亦人、陈治恒教授修习伤寒之学 ,于院外随李阳波、王庆余、曾邕生修习易、道、医学。临床擅以经方治疗内、妇、儿等科疾病 ,尤于温热剂的应用有较深体会。研究方向 :经典中医的理论及临床研究、中医的哲学思考。专著《思考中医》于 2003年 6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B18

一、伤寒的涵义

伤寒这个概念 ,在《素问·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 ,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义 ,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 ,但是 ,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 ,不容易把握。为此 ,到了《难经》的时候 ,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云 :“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的这个定义说明了 ,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 ,哪五类疾病呢 ?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稍稍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就能感受到 ,《难经》给伤寒的这个定义确实很具体 ,临床所见的发热性疾病 ,大多也就见于这些疾病里面。所以 ,要研究伤寒 ,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个伤寒 ,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的伤寒 ,也就是《素问·热论》讲的伤寒 ,现在的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 ;后一个伤寒是分义的伤寒 ,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 ,书名上的伤寒 ,当然是指第一个意义上的伤寒 ,这一点不容混淆。这个问题弄清了 ,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并不偏重于谈寒 ,他也谈湿温、热病、温病。

二、杂病的涵义

伤寒是《伤寒论》或者《伤寒杂病论》这部书的经 ,但 ,还有一个纬 ,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 ,它具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 ,那么 ,天下的疾病无外乎两个 ,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 ,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的所有疾病中 ,要么是发热的 ,要么是不发热的。现在 ,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 ,那么 ,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 ,一个伤寒 ,一个杂病 ,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 ,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涵义。

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 ,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会担心 ,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 ?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 ,不会治内伤 ;只会治伤寒 ,不会治温病 ;或者只会治内科 ,而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现在我们知道了《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知道了它的研究范围。这些问题清楚了 ,怎么还会有上面的担心 ?所以 ,读古书 ,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

三、论的涵义

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论” ,大家也别小看了这个字。论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是一个与经相对应的概念。所以 ,要搞清楚论 ,必须首先搞清经。“经”是什么 ?经就是经典。中医有中医的经典 ,道家有道家的经典 ,佛家有佛家的经典。这个经典意味着什么呢 ?它往往代表某一门学问里最权威的东西。经典产生的时代 ,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经典的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我们要研习这门学问 ,就得依靠它 ,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而经典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作者。经典的作者是很讲究的 ,像佛家这门学问 ,只有释迦牟尼所讲述的那些著作能够称经 ,其他后世的这些著述统统不能称经。儒家的学问也是如此 ,只有孔子的著述 ,或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能够称经 ,而后世的那些同样也不能称经。经典作者的这样一个特殊性使我们发现 ,他们都是这门学问的开山祖师 ,只有开山祖师的东西才能称经。开山祖师亦称圣人 ,像儒家这门学问 ,只有孔子能称圣人。所以 ,孔子又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而孔子以后的人统统不够圣人的条件 ,要称的话 ,最多勉强称作亚圣或后圣 ,即亚于圣人、后于圣人。

那么 ,上述的这些圣人 ,上述的这些经典的作者灭度以后 ,后人便要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 ,进行发挥 ,这些对经典进行诠释和发挥的著述就称之为论。所以说论是与经相对的概念 ,没有经就没有论。我们从手头的这部书叫论这个名字 ,就知道它是诠释和发挥经典的著述。上述这个关系清楚后 ,我们就会发现 ,在中医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把造论的作者当成了医圣 ,反而作经的黄帝、岐伯没有称圣。这个现象当然有它的原因 ,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 ,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 ,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 ,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正是张仲景的这个功绩 ,他被越称为医圣 ,他的论亦成了经。但是 ,作为张仲景自己 ,他是很谦虚的 ,他并没有把他的著作叫《伤寒杂病经》 ,这一点他要比后世的皇甫谧、张介宾高明。

有关经论的上述涵义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关系来说明 ,那就是“体”与“用”。经为道之体 ,论为道之用。经以言体 ,论以明用。没有体不行 ,如果我们没有强健的身体 ,那一切的理想都会落空。所以 ,体是基础 ,没有它不行。同样 ,用也很重要 ,有体而无用 ,那这个体的意义怎么体现出来 ?我们光有强健的身体 ,却不去发挥作用 ,那么这个身体有什么意义呢 ?还不是臭皮囊一个 !

因此 ,体与用、经与论就是这么一种关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 ,要学好中医 ,经必须读 ,论也必须读 ,而《伤寒杂病论》呢 ?它既具有经的一面 ,又具有论的一面 ,它既言体 ,又明用。就是这么一部著作 ,大家看应不应该读 ?应不应该把它作为依靠处 ?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