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8 帖子 442 获得点赞 147 声望 43 年龄 55 2011/12/11 #1 太阳病,有汗的为中风,无汗的为伤寒,包括太阳病中的所有疾病,也即是说太阳病只分为两类:一是中风类;二是伤寒类。也即是说,中风类疾病和伤寒类疾病。并非说中风、伤寒仅是两个病。太阳病,不是中风类就是伤寒类的。有汗的为中风类,无汗的为伤寒类。
太阳病,有汗的为中风,无汗的为伤寒,包括太阳病中的所有疾病,也即是说太阳病只分为两类:一是中风类;二是伤寒类。也即是说,中风类疾病和伤寒类疾病。并非说中风、伤寒仅是两个病。太阳病,不是中风类就是伤寒类的。有汗的为中风类,无汗的为伤寒类。
wilaio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2 帖子 3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12/12 #2 初看伤寒,都是稀里糊涂的。伤寒论出来了很多年了,至今没有人研究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古代人太聪明,还是现在人太笨?
平凡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8 帖子 442 获得点赞 147 声望 43 年龄 55 2011/12/12 #3 wilaio 说: 初看伤寒,都是稀里糊涂的。伤寒论出来了很多年了,至今没有人研究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古代人太聪明, 点击展开... 不是古人太聪明,也不是现代人太笨,只要你仔细研读,还是有迹可循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功到自然成,只是现在肯真正用功夫的人太少了。人们都在寻求着捷径,殊不知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捷径,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wilaio 说: 初看伤寒,都是稀里糊涂的。伤寒论出来了很多年了,至今没有人研究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古代人太聪明, 点击展开... 不是古人太聪明,也不是现代人太笨,只要你仔细研读,还是有迹可循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功到自然成,只是现在肯真正用功夫的人太少了。人们都在寻求着捷径,殊不知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捷径,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wilaio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2 帖子 3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12/12 #4 平凡中医 说: 不是古人太聪明,也不是现代人太笨,只要你仔细研读,还是有迹可循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功到自然成, 点击展开... 可能是吧。
金凤蝶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11 帖子 1126 获得点赞 15 声望 0 2011/12/12 #5 伤寒论里有这句话: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请问这是中风呢,还是伤寒呢?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伤寒的表现,为什么张仲景开头来个太阳中风?按照不是中风就是伤寒的理论,这句话是张仲景写错了。
伤寒论里有这句话: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请问这是中风呢,还是伤寒呢?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是伤寒的表现,为什么张仲景开头来个太阳中风?按照不是中风就是伤寒的理论,这句话是张仲景写错了。
平凡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8 帖子 442 获得点赞 147 声望 43 年龄 55 2011/12/13 #6 金凤蝶 说: 伤寒论里有这句话: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请问这是中风呢 点击展开...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乃是麻黄汤证。烦躁是有内热,有内热理应汗出,有表证,有汗出,故为中风。当汗出而不汗出,是因为有麻黄汤证汗不能出,故说不汗出,而不说无汗,无汗是麻黄汤证。大青龙汤乃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方,越婢汤证本有汗出,故仲景说太阳中风。并非无汗,乃汗不能出也。先生读书精细,日后必有所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功到自然成,乃为学之秘诀。见笑见笑。
金凤蝶 说: 伤寒论里有这句话: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请问这是中风呢 点击展开...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乃是麻黄汤证。烦躁是有内热,有内热理应汗出,有表证,有汗出,故为中风。当汗出而不汗出,是因为有麻黄汤证汗不能出,故说不汗出,而不说无汗,无汗是麻黄汤证。大青龙汤乃麻黄汤与越婢汤的合方,越婢汤证本有汗出,故仲景说太阳中风。并非无汗,乃汗不能出也。先生读书精细,日后必有所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功到自然成,乃为学之秘诀。见笑见笑。
苍穹jiff 执业中医师,中药师。深耕传统医学多年,资深中医大咖。常年致力于传承中医药道法,弘扬中医药文化 贵宾 注册 2008/10/20 帖子 3082 获得点赞 365 声望 83 2012/03/07 #8 胡老的学术观点还是很鲜明的 而且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 胡老是位高手,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也确实有独到之处 值得学习
平凡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08 帖子 442 获得点赞 147 声望 43 年龄 55 2012/03/08 #9 苍穹jiff 说: 胡老的学术观点还是很鲜明的 而且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 胡老是位高手,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也确实有独到之 点击展开... 确实如此,值得研究。不过胡老的病位理论太过宽泛,有时真是很难把握,尤其对方剂的分类上。
苍穹jiff 说: 胡老的学术观点还是很鲜明的 而且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 胡老是位高手,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也确实有独到之 点击展开... 确实如此,值得研究。不过胡老的病位理论太过宽泛,有时真是很难把握,尤其对方剂的分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