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4
- 获得点赞
- 84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一、《神农本草经》
春秋战国时期,临床中医学的迅速发展使临床药物学知识不断积累,至秦汉,国家得到了统一,医药学本身的发展也要求对药物学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神农本草经》遂应需而生。该书为秦汉以来多位医药学家不断搜集整理,由政府征集,大约至东汉初年成书。全书载药365种,依据药物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系统、全面、可靠地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界和民间的用药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经典专著,成为魏晋以下历代研究本草学的必备参考书和经典钻研对象。本书辑选尚志钧、尚元胜校注《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中有关内容,但对一些神仙、道教思想内容,如“紫苏……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之类进行了删减。
二、《名医别录》
梁·陶弘景撰写了《本草经集注》,该书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新增补药物三百余种,结合《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共计七百三十作种,广泛收集了汉魏晋以来诸名医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传本中新增药物及(或)新的临床功效。多部早已失传的汉晋时期本草学名著,如的华佗弟子吴普、李当之的《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中(部分)内容即可见诸本书。陶氏将其全面收集整理,名之曰《名医别录》。该书以其疗效确切、内容丰富的价值挤身于经典著作之列,仅次于《神农本草经》,对后世影响广泛而深远。本书辑录了由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6月)中人关药物及论述。限于篇幅,对临床功效以外的内容适当进行了节删。
三、《药性论》
唐·甄权著。甄氏为隋末唐初人,曾仕隋,至唐太宗时年已一百二十岁,以医药名世。该书注重结合临床实际议论药物性味主治,所论甚详,尤以君、臣、佐、使、使用禁忌等资料收罗较多,并多举方剂印证,对临床指导很大,对后世药学家及临床家都有较深刻影响。
四、《唐新修本草》
唐·苏敬、李勣等编篡。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此时期出现了不少新药、外来药。加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时值南北分裂,对北方药物载录不全,政府遂命苏敬等修订本草,历经2年修成。本书对唐以前本草进行总结修订,并以图文并茂方式开创了本草著作先河。因该书为首次由政府组织颁行的药学专著,故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对当时国内外医药学界影响较广。流传近三百六十余年,至宋开宝年间,北宋政府以此为基础修篡《开宝本草》,从此《新修本草》便销声匿迹。本书以尚志钧辑复《唐新修本草》和其辑复的《开宝本草》作了详细对照,发现《新修本草》内容及原文基本被《开宝本草》所涵盖,考虑到重复,所以只选《开宝本草》辑录之。
五、《本草拾遗》
唐·陈藏器撰。陈氏鉴于《唐新修本草》多有遗漏和纷乱,遂将遗漏药物收集起来名为《拾遗》,又将纷乱的药物以详审和辨解,称为《解纷》,总名为《本草拾遗》。本书共收载大多来自民间的《新修本草》所漏载药物692种,并根据临床实践将药物分为十类,即后世所谓“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大大丰富了方剂学治方法则,为后世按性效分类药物提供了启蒙,以至唐宋诸家本草名著,如《海药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等都有援引本书资料。本书堪称唐代私人本草著作中翘楚,李时珍评本书:“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考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本书选录为由尚志钧辑校《本草拾遗》(安徽: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年10月)有关内容。
六、《海药本草》
唐末五代·李珣所著。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较为繁盛的历史时期,陆海贸易、文交流频繁,从而出现了不少从海外传入或从海外移植南方的药物,以香料药物居多。李珣是定居中国的阿拉伯药商后裔,家世以售卖香药为业,故李珣很早就对香味药比较熟悉,广泛搜集此类药物,又因其人擅长文学,所以最终写成《海药本草》,重点论述了香味药物的功能和应用,是唐末五代著名的地方性本草,在本草学史中独具特色。
七、《日华子本草》
目前比较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本书约成书于唐末五代吴越天宝年间。有学者认为作者姓大名明,号日华子,但后世因证据不足,多倾向于姓氏不详。全书共20卷,载药600余种,对药物性味进行了较新颍、详细的论述,并将药性分为温、暖、热、凉、冷、平六类,并对某些药提出一些新的药性。该书总结了唐末及五代时期的药物学成就,记载功用切于实效,作为一部民间本草名著,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齐名,对后世本草学,尤其宋代本草学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书辑录尚志钧辑校《日华子本草》(安徽: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年月10月)有关内容。
八、《开宝本草》
宋开宝六年,宋太祖诏命刘翰、马志(道士)等九人在《唐新修本草》和《蜀本草》基础上,参考《本草拾遗》,重修本草,最后经卢多逊等定稿,修成《开宝新详定本草》,次年又经李勣等重校,定名为《开宝重定本草》,简称为《开宝本草》。体例基本沿袭《新修本草》,新增133种,共载药983种,新增大多为当时名医常用的有效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本书一改以前手抄本草以流传的方法,改为雕版印刷,使中国药典性本草有了第一个印刷刊本。
九、《本草图经》
北宋·苏颂编。北宋中叶,宋廷沿令全国各州郡征集本地区所产药材标本及实物图,并收集功用,经苏颂等人于1061年编成《本草图经》,载药780种,并绘药图933幅,把辨药和用药结合起来。该书重点讨论药物来源和鉴别,药性讨论虽非每药必有,但所论药性逻辑说理性很强,对后世本草图谱绘制、识药、用药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十、《本草衍义》
北宋·寇宗奭撰。寇氏认为,医家临证,全凭熟解药理,而《唐新修本草》、宋《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及《图经本草》诸书又显不足。于是,寇氏对以上诸家本草进行了详尽的辩证考释,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对其中470余种药物的性味效验进行补充辨释,指出并纠正了前人在论药时的许多疏漏及错误。对后世,尤其金元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东垣、朱丹溪均对此书极力推荐,“本草之学,自此一变”(《日本访书志》清·杨守敬)。本书所选均来自颜正华、常章富、黄幼群所点校《本草衍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3月)中有关内容。
十一、《珍珠囊》
金·张元素(洁古)撰。张氏与刘河间同时代,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创始人。该书主要结合《素问》理论,阐述了100种临床常用药物的“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在药物归经、引经报使、脏腑辩证用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易水学派乃至后世临床的发展产生过指导性作用。但原书已失传,《珍珠囊》书名最早见于元·王好古《汤液本草》中所引用98条“《珍》云”,王氏在序中言“其源出于洁古老人珍珠囊也”。其后元·杜思敬在其《济生拔粹》卷五以《洁古老人珍珠囊》引录全书,共113味,较《汤液本草》所引更具体详实,但条文内容基本一致。故本书所引《珍珠囊》内容基本以《汤液本草》为主。
十二、《药类法象》、《用药心法》
元·李杲(东垣)著。金元时期是中医药学继承和发扬较为辉煌的一个里程碑。作为奠基人之一的李东垣,其脾胃内伤学说以一部《脾胃论》永载医史。李氏善于遣药,创立新方,对后世临床诊疗有极深远的影响,明代医学家王纶在春《明医杂著》中曾有“内伤法东垣”的结论性评价。所以东垣所写《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是中医后学必读书目。在易水学派“升降浮沉”,“引经报使”,“气味分经”基础上,前者归纳总结诸药,功效要点之外,比较突出地介绍了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趋势(如脏腑,经络,三焦及四肢头目等),非常适于临床需要。后者则着重介绍与临床用药制方密切相关的一些机理,且仅被《汤液本草》引录,从书中行文风格看,更象是王好古师事李东垣时整理的东垣用药心传。鉴于此,本书对《汤液本草》中“东垣云”之类言论一并收于此条下,以便读者对东垣药论有一较完整的理解。本书辑录《药类法象》选自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药类法象》,《用药心法》及“东垣云”均选自张瑞贤等编著《本草名著集成·汤液本草》(华夏出版社,1998年10月)中有关内容。
十三、《汤液本草》
元·王好古著。本书是一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著作,因作者师承张元素、李东垣两位金元时期的医学巨匠,故尽得两派真传。文中载药242种,主要继承张,李二人学说,并选择结合前代诸名家灼论,最后附以己见,对药性,尤其是药物归经理论给予了特别关注,对金元时期药性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四、《本草发挥》
明·徐彦纯编著。徐氏乃朱丹溪弟子,因而受金元时期各大学派影响较深,除张从正以外,“取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丹溪、成无已数家之说,合成一书,别无增益”(时珍语)。虽为汇集诸家之说,与《汤液本草》有相似之处,但所引中有不少条文为《汤液本草》所缺漏,故仍为一部研究金元学说的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尤其在明初时期医药学界产生过颇深的影响。
十五、《本草衍义补遗》
元·朱丹溪著,明·方广增订。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医学家。探讨内伤杂病证治,首创滋阴降火之法,世称“养阴派”,与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并称为“金元四大家”。本书主要是对寇宗?所著《本草衍义》的补充和阐发,主要论药性,且以五行药性为特色。原书药物153种,经方广增订后新增43种,可以认为是丹溪药学的一部代表性著作。李时珍《本草纲目》所引丹溪论述基本出自本书,对研究丹溪理论和临床思想有一定的启发。
十六、《本草蒙筌》
明·陈嘉谟著。本书名“蒙筌”,意在便于初学,但在药性理论上多有阐发,李时珍曾评之为:“间附己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本草纲目》及后世本草专著多有引述。本书的最显著特色是以形、色、性、味、体五类高度概括药性,重点讨论辩证用药及药性药理,在药性理论上独树一帜。
十七、《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著。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钻研医药过程中深感前代诸家本草“桀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立志重编本草。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历经27年,参考800余种文献,以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全面总结前人及诸经典著作经验,同时依据作者自己及其父的临床实践进行了转述和发挥,对1892种药物按“从贱至贵”的原则,分为16部,部下分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纲目清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详尽记载药性理论的各个方面,兼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气象学等诸多自然科学领域,对后世医药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临床中医学的迅速发展使临床药物学知识不断积累,至秦汉,国家得到了统一,医药学本身的发展也要求对药物学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神农本草经》遂应需而生。该书为秦汉以来多位医药学家不断搜集整理,由政府征集,大约至东汉初年成书。全书载药365种,依据药物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系统、全面、可靠地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界和民间的用药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经典专著,成为魏晋以下历代研究本草学的必备参考书和经典钻研对象。本书辑选尚志钧、尚元胜校注《中医八大经典全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中有关内容,但对一些神仙、道教思想内容,如“紫苏……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之类进行了删减。
二、《名医别录》
梁·陶弘景撰写了《本草经集注》,该书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新增补药物三百余种,结合《神农本草经》原有药物,共计七百三十作种,广泛收集了汉魏晋以来诸名医在多种《神农本草经》传本中新增药物及(或)新的临床功效。多部早已失传的汉晋时期本草学名著,如的华佗弟子吴普、李当之的《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中(部分)内容即可见诸本书。陶氏将其全面收集整理,名之曰《名医别录》。该书以其疗效确切、内容丰富的价值挤身于经典著作之列,仅次于《神农本草经》,对后世影响广泛而深远。本书辑录了由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6月)中人关药物及论述。限于篇幅,对临床功效以外的内容适当进行了节删。
三、《药性论》
唐·甄权著。甄氏为隋末唐初人,曾仕隋,至唐太宗时年已一百二十岁,以医药名世。该书注重结合临床实际议论药物性味主治,所论甚详,尤以君、臣、佐、使、使用禁忌等资料收罗较多,并多举方剂印证,对临床指导很大,对后世药学家及临床家都有较深刻影响。
四、《唐新修本草》
唐·苏敬、李勣等编篡。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此时期出现了不少新药、外来药。加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时值南北分裂,对北方药物载录不全,政府遂命苏敬等修订本草,历经2年修成。本书对唐以前本草进行总结修订,并以图文并茂方式开创了本草著作先河。因该书为首次由政府组织颁行的药学专著,故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对当时国内外医药学界影响较广。流传近三百六十余年,至宋开宝年间,北宋政府以此为基础修篡《开宝本草》,从此《新修本草》便销声匿迹。本书以尚志钧辑复《唐新修本草》和其辑复的《开宝本草》作了详细对照,发现《新修本草》内容及原文基本被《开宝本草》所涵盖,考虑到重复,所以只选《开宝本草》辑录之。
五、《本草拾遗》
唐·陈藏器撰。陈氏鉴于《唐新修本草》多有遗漏和纷乱,遂将遗漏药物收集起来名为《拾遗》,又将纷乱的药物以详审和辨解,称为《解纷》,总名为《本草拾遗》。本书共收载大多来自民间的《新修本草》所漏载药物692种,并根据临床实践将药物分为十类,即后世所谓“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大大丰富了方剂学治方法则,为后世按性效分类药物提供了启蒙,以至唐宋诸家本草名著,如《海药本草》、《开宝本草》、《证类本草》等都有援引本书资料。本书堪称唐代私人本草著作中翘楚,李时珍评本书:“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考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本书选录为由尚志钧辑校《本草拾遗》(安徽: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年10月)有关内容。
六、《海药本草》
唐末五代·李珣所著。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较为繁盛的历史时期,陆海贸易、文交流频繁,从而出现了不少从海外传入或从海外移植南方的药物,以香料药物居多。李珣是定居中国的阿拉伯药商后裔,家世以售卖香药为业,故李珣很早就对香味药比较熟悉,广泛搜集此类药物,又因其人擅长文学,所以最终写成《海药本草》,重点论述了香味药物的功能和应用,是唐末五代著名的地方性本草,在本草学史中独具特色。
七、《日华子本草》
目前比较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本书约成书于唐末五代吴越天宝年间。有学者认为作者姓大名明,号日华子,但后世因证据不足,多倾向于姓氏不详。全书共20卷,载药600余种,对药物性味进行了较新颍、详细的论述,并将药性分为温、暖、热、凉、冷、平六类,并对某些药提出一些新的药性。该书总结了唐末及五代时期的药物学成就,记载功用切于实效,作为一部民间本草名著,与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齐名,对后世本草学,尤其宋代本草学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书辑录尚志钧辑校《日华子本草》(安徽: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年月10月)有关内容。
八、《开宝本草》
宋开宝六年,宋太祖诏命刘翰、马志(道士)等九人在《唐新修本草》和《蜀本草》基础上,参考《本草拾遗》,重修本草,最后经卢多逊等定稿,修成《开宝新详定本草》,次年又经李勣等重校,定名为《开宝重定本草》,简称为《开宝本草》。体例基本沿袭《新修本草》,新增133种,共载药983种,新增大多为当时名医常用的有效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本书一改以前手抄本草以流传的方法,改为雕版印刷,使中国药典性本草有了第一个印刷刊本。
九、《本草图经》
北宋·苏颂编。北宋中叶,宋廷沿令全国各州郡征集本地区所产药材标本及实物图,并收集功用,经苏颂等人于1061年编成《本草图经》,载药780种,并绘药图933幅,把辨药和用药结合起来。该书重点讨论药物来源和鉴别,药性讨论虽非每药必有,但所论药性逻辑说理性很强,对后世本草图谱绘制、识药、用药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十、《本草衍义》
北宋·寇宗奭撰。寇氏认为,医家临证,全凭熟解药理,而《唐新修本草》、宋《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及《图经本草》诸书又显不足。于是,寇氏对以上诸家本草进行了详尽的辩证考释,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对其中470余种药物的性味效验进行补充辨释,指出并纠正了前人在论药时的许多疏漏及错误。对后世,尤其金元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东垣、朱丹溪均对此书极力推荐,“本草之学,自此一变”(《日本访书志》清·杨守敬)。本书所选均来自颜正华、常章富、黄幼群所点校《本草衍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3月)中有关内容。
十一、《珍珠囊》
金·张元素(洁古)撰。张氏与刘河间同时代,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创始人。该书主要结合《素问》理论,阐述了100种临床常用药物的“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在药物归经、引经报使、脏腑辩证用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易水学派乃至后世临床的发展产生过指导性作用。但原书已失传,《珍珠囊》书名最早见于元·王好古《汤液本草》中所引用98条“《珍》云”,王氏在序中言“其源出于洁古老人珍珠囊也”。其后元·杜思敬在其《济生拔粹》卷五以《洁古老人珍珠囊》引录全书,共113味,较《汤液本草》所引更具体详实,但条文内容基本一致。故本书所引《珍珠囊》内容基本以《汤液本草》为主。
十二、《药类法象》、《用药心法》
元·李杲(东垣)著。金元时期是中医药学继承和发扬较为辉煌的一个里程碑。作为奠基人之一的李东垣,其脾胃内伤学说以一部《脾胃论》永载医史。李氏善于遣药,创立新方,对后世临床诊疗有极深远的影响,明代医学家王纶在春《明医杂著》中曾有“内伤法东垣”的结论性评价。所以东垣所写《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是中医后学必读书目。在易水学派“升降浮沉”,“引经报使”,“气味分经”基础上,前者归纳总结诸药,功效要点之外,比较突出地介绍了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趋势(如脏腑,经络,三焦及四肢头目等),非常适于临床需要。后者则着重介绍与临床用药制方密切相关的一些机理,且仅被《汤液本草》引录,从书中行文风格看,更象是王好古师事李东垣时整理的东垣用药心传。鉴于此,本书对《汤液本草》中“东垣云”之类言论一并收于此条下,以便读者对东垣药论有一较完整的理解。本书辑录《药类法象》选自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药类法象》,《用药心法》及“东垣云”均选自张瑞贤等编著《本草名著集成·汤液本草》(华夏出版社,1998年10月)中有关内容。
十三、《汤液本草》
元·王好古著。本书是一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著作,因作者师承张元素、李东垣两位金元时期的医学巨匠,故尽得两派真传。文中载药242种,主要继承张,李二人学说,并选择结合前代诸名家灼论,最后附以己见,对药性,尤其是药物归经理论给予了特别关注,对金元时期药性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四、《本草发挥》
明·徐彦纯编著。徐氏乃朱丹溪弟子,因而受金元时期各大学派影响较深,除张从正以外,“取张洁古、李东垣、王海藏、朱丹溪、成无已数家之说,合成一书,别无增益”(时珍语)。虽为汇集诸家之说,与《汤液本草》有相似之处,但所引中有不少条文为《汤液本草》所缺漏,故仍为一部研究金元学说的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尤其在明初时期医药学界产生过颇深的影响。
十五、《本草衍义补遗》
元·朱丹溪著,明·方广增订。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代医学家。探讨内伤杂病证治,首创滋阴降火之法,世称“养阴派”,与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并称为“金元四大家”。本书主要是对寇宗?所著《本草衍义》的补充和阐发,主要论药性,且以五行药性为特色。原书药物153种,经方广增订后新增43种,可以认为是丹溪药学的一部代表性著作。李时珍《本草纲目》所引丹溪论述基本出自本书,对研究丹溪理论和临床思想有一定的启发。
十六、《本草蒙筌》
明·陈嘉谟著。本书名“蒙筌”,意在便于初学,但在药性理论上多有阐发,李时珍曾评之为:“间附己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本草纲目》及后世本草专著多有引述。本书的最显著特色是以形、色、性、味、体五类高度概括药性,重点讨论辩证用药及药性药理,在药性理论上独树一帜。
十七、《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著。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钻研医药过程中深感前代诸家本草“桀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立志重编本草。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历经27年,参考800余种文献,以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全面总结前人及诸经典著作经验,同时依据作者自己及其父的临床实践进行了转述和发挥,对1892种药物按“从贱至贵”的原则,分为16部,部下分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纲目清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详尽记载药性理论的各个方面,兼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气象学等诸多自然科学领域,对后世医药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