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0/05
- 帖子
- 616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一)
--关于瘀、痰、饮与血凝、炎症、漏出液概念
对于中医学“证”的基本概念,我们认为朱丹溪总结的气血痰郁四大概念最为恰当,能涵盖大部分中医的证概念。就如同西医病理学中的炎症肿瘤出血血栓梗塞损伤修复等基本病理状态概念,能涵盖西医的绝大部分疾病相似。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上述这些中西医学基本概念的证与态之间找到融合的突破口,就能加速中西医学的融合。
我们很赞赏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对中西医融合与系统论,今后发展方向的认识。他提倡“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以中医方法为核心,结合西医方法”的方针,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想按照他的意见做些尝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具体的脚踏实地的证态融合工作总是的走逐步试探摸索,迎着困难前进的道路。
正如陈雨思先生指出的,中医的证在西医的现有理论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必须以系统论观念综合性重新认识西医,分析性重新认识中医才能比较与融合,这些话讲的非常恳切值得我们重视。
譬如血瘀概念类似于西医的stasis,但stasis是指任何液体在它的循环中停积,并没有血瘀概念离经之血的含义,离经之血的研究,包括出血后血液停滞在组织内的症状,以及出血局部组织的水肿、坏死、溃烂及修复的过程。西医理论虽然把出血症状归纳为hemorrage概念,但亦很少注意停留在组织之中的血液变化。然而却很重视停留在血管中,在血液流动状态下形成的血栓块(trombosis)。显然血栓概念不包括停留在组织中血瘀,其着重面有所不同,但却很相近。又譬如中医的痰证概念是痰概念上升为有关痰症状的系列症侯群“证”概念的扩展所至。西医理论只有mucus(粘痰)症状。虽然牛津大学病理学教授H.W.Florey在其所著一般病理学第6章中专门讲述粘痰的分泌及粘膜的炎症但只不过是把痰做为粘膜炎症时的一种病理产物,粘膜炎症时的一个症状而已。并没有如同炎症肿瘤那样,上升为基本病理概念,进行讨论。我们认为痰确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病理产物,以痰为中心展开系列的病理状态研究,确有必要。
西医对于出凝血血栓概念与炎症概念是同异分立,各自在其严格的人为的界定范围内,进行研究。从来不考虑其概念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按辩证逻辑方法去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只有当生物进化到具有血管时,才能发生以血管反应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又保留了吞噬和清除等反应的复杂炎症现象,因此从进化角度看,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杨光华主编病理学57页)看来炎症过程也和出凝血血栓过程一样,都是围绕血管为中心的变化,都是有生命的机体损伤后修复的过程。
现在我们打破出凝血血栓与炎症的西医学理论框架,寻找二者之间的共性,找出其中的规律一并进行讨论按照陈雨思先生提出的“综合性重新认识西医。”然后与中医的痰瘀证概念做比较。
从进化论的观点认识,出凝血血栓与炎症是同时发生的,生物在没有进化到具有血管的组织时,既不可能有出凝血血栓病理变化,也不可能有炎症病理变化,因为机体组织中还没有血管。
炎症过程始终围绕血管变化,先是细动脉短崭收缩,随后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接着血流速度逐渐减慢,血流停滞。同时大量的血浆及一些血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组织中,,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发生凝固,形成纤维凝块。
血管损伤出血后也要引起一系列血管局部的改变,也是首先引起血管收缩,口径变细,血流缓慢。这种血管收缩痉挛的强度足以使血流完全停止几分钟,然后形成血小板血栓、纤维蛋白血栓、凝血块血栓。
炎症和出凝血血栓都要激发引起很多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如炎症损伤引发很多炎症介质调控。其中有来自血浆的炎症介质,也有来自细胞的炎症介质,还有经炎症介质激活其相应的靶细胞又释放出的二级炎症介质。出血血栓过程也激活很多血浆凝血因子及细胞因子,而且与炎症介质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补体、激肽、凝血和纤溶系列,其间的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炎症与出凝血血栓都能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与纤溶系列。
如果用系统论的观点认识,炎症与出凝血血栓都是属于损伤修复维持内环境系统自组织稳态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一复杂过程是受蛋白分子与核酸分子对立统一的调控,由于生物进化而获得的、早已设计好了的、存储于细胞核内基因序列目的程序的表达,又经免疫细胞因子的传递,内分泌神经网络的复杂交互作用而完成的。
炎症出凝血血栓概念,如果捨去微观方面的认识,从宏观层面上看,以系统论观念为指导,它们就是属于包括调控在内的热能代谢谢子系统与包括血液组织液在内的体液(阴液)动态平衡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关系。如果不分析细菌感染等微观变化,宏观上观察,感染性渗出性炎症,就是粘膜表面的痰液渗出,与组织间隙中的浆液渗出填充,是热能代谢谢(阳气)调控下的血液血浆(阴液)外溢后,填塞(血瘀、痰块)的修复变化。这样看来,炎症时渗出到组织中的渗出液也是离经之血(血瘀),也是离经之血浆(痰),是不在粘膜表面的,而停留于组织间隙中的痰。由于中医证概念属于辩证逻辑体系的概念,是两个对立概念的统一,说到血瘀及痰等阴液概念就必然要联系到与它们对立的“阳气”概念。是气滞形成的血瘀,是气滞形成的痰结,阴液的停留是由于气机的失调。这些与系统论观察人体体液动态平衡自组织稳态,是在热能代谢谢(包括调控能力在内)控制下进行的认识是一致的。
如果我们不能把痰瘀证与出凝血血栓态两种各别的中西医学基本概念进行融合,就会感觉到中医学中找不到炎症血栓,在西医学中找不到血瘀痰结,既然都是研究人体疾病这个同一客体,又是这样两种涵盖面很大的病理概念,竟然在彼此的医学理论中失踪,岂不怪哉?是哪个不科学吗?追根究底,原来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在作祟,中西医学概念没有融合之故。
董汉良在中医杂志1980年第9期试谈痰瘀相关一文中指出: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与实践,早在内经已有记载,丹溪首创痰夹瘀血遂成巢囊之说,唐容川更为明确的说: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瘀血,则淤水自消。叶天士亦强调“痰凝血瘀病以通络之法,祛痰化瘀为治。”痰瘀互相转化关系,津血留滞成痰瘀,瘀痰内结致津血于亏耗。唐容川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治疗时消瘀则痰亦治,治痰则瘀亦消。可见痰瘀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是痰瘀相关的客观性。
上述董汉良先生有关痰瘀证的认识,和我们提到的炎症和凝血的讨论意见是一致的。不过董先生谈的是中医痰瘀证概念的统一性,而我们讨论的则是西医炎症与凝血概念的统一性。但讨论的题目都是共同的血管流出的血,与从血管渗出的痰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们把痰瘀证与炎症凝血态这两个中西医学基本概念融合为一个证态是有依据的。
--关于瘀、痰、饮与血凝、炎症、漏出液概念
对于中医学“证”的基本概念,我们认为朱丹溪总结的气血痰郁四大概念最为恰当,能涵盖大部分中医的证概念。就如同西医病理学中的炎症肿瘤出血血栓梗塞损伤修复等基本病理状态概念,能涵盖西医的绝大部分疾病相似。所以如果我们能在上述这些中西医学基本概念的证与态之间找到融合的突破口,就能加速中西医学的融合。
我们很赞赏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对中西医融合与系统论,今后发展方向的认识。他提倡“以系统观点为指导,以中医方法为核心,结合西医方法”的方针,是非常合理的。我们想按照他的意见做些尝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具体的脚踏实地的证态融合工作总是的走逐步试探摸索,迎着困难前进的道路。
正如陈雨思先生指出的,中医的证在西医的现有理论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必须以系统论观念综合性重新认识西医,分析性重新认识中医才能比较与融合,这些话讲的非常恳切值得我们重视。
譬如血瘀概念类似于西医的stasis,但stasis是指任何液体在它的循环中停积,并没有血瘀概念离经之血的含义,离经之血的研究,包括出血后血液停滞在组织内的症状,以及出血局部组织的水肿、坏死、溃烂及修复的过程。西医理论虽然把出血症状归纳为hemorrage概念,但亦很少注意停留在组织之中的血液变化。然而却很重视停留在血管中,在血液流动状态下形成的血栓块(trombosis)。显然血栓概念不包括停留在组织中血瘀,其着重面有所不同,但却很相近。又譬如中医的痰证概念是痰概念上升为有关痰症状的系列症侯群“证”概念的扩展所至。西医理论只有mucus(粘痰)症状。虽然牛津大学病理学教授H.W.Florey在其所著一般病理学第6章中专门讲述粘痰的分泌及粘膜的炎症但只不过是把痰做为粘膜炎症时的一种病理产物,粘膜炎症时的一个症状而已。并没有如同炎症肿瘤那样,上升为基本病理概念,进行讨论。我们认为痰确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病理产物,以痰为中心展开系列的病理状态研究,确有必要。
西医对于出凝血血栓概念与炎症概念是同异分立,各自在其严格的人为的界定范围内,进行研究。从来不考虑其概念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按辩证逻辑方法去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对立统一关系。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只有当生物进化到具有血管时,才能发生以血管反应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又保留了吞噬和清除等反应的复杂炎症现象,因此从进化角度看,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杨光华主编病理学57页)看来炎症过程也和出凝血血栓过程一样,都是围绕血管为中心的变化,都是有生命的机体损伤后修复的过程。
现在我们打破出凝血血栓与炎症的西医学理论框架,寻找二者之间的共性,找出其中的规律一并进行讨论按照陈雨思先生提出的“综合性重新认识西医。”然后与中医的痰瘀证概念做比较。
从进化论的观点认识,出凝血血栓与炎症是同时发生的,生物在没有进化到具有血管的组织时,既不可能有出凝血血栓病理变化,也不可能有炎症病理变化,因为机体组织中还没有血管。
炎症过程始终围绕血管变化,先是细动脉短崭收缩,随后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接着血流速度逐渐减慢,血流停滞。同时大量的血浆及一些血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组织中,,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发生凝固,形成纤维凝块。
血管损伤出血后也要引起一系列血管局部的改变,也是首先引起血管收缩,口径变细,血流缓慢。这种血管收缩痉挛的强度足以使血流完全停止几分钟,然后形成血小板血栓、纤维蛋白血栓、凝血块血栓。
炎症和出凝血血栓都要激发引起很多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如炎症损伤引发很多炎症介质调控。其中有来自血浆的炎症介质,也有来自细胞的炎症介质,还有经炎症介质激活其相应的靶细胞又释放出的二级炎症介质。出血血栓过程也激活很多血浆凝血因子及细胞因子,而且与炎症介质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补体、激肽、凝血和纤溶系列,其间的作用是交织在一起的。炎症与出凝血血栓都能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血与纤溶系列。
如果用系统论的观点认识,炎症与出凝血血栓都是属于损伤修复维持内环境系统自组织稳态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一复杂过程是受蛋白分子与核酸分子对立统一的调控,由于生物进化而获得的、早已设计好了的、存储于细胞核内基因序列目的程序的表达,又经免疫细胞因子的传递,内分泌神经网络的复杂交互作用而完成的。
炎症出凝血血栓概念,如果捨去微观方面的认识,从宏观层面上看,以系统论观念为指导,它们就是属于包括调控在内的热能代谢谢子系统与包括血液组织液在内的体液(阴液)动态平衡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关系。如果不分析细菌感染等微观变化,宏观上观察,感染性渗出性炎症,就是粘膜表面的痰液渗出,与组织间隙中的浆液渗出填充,是热能代谢谢(阳气)调控下的血液血浆(阴液)外溢后,填塞(血瘀、痰块)的修复变化。这样看来,炎症时渗出到组织中的渗出液也是离经之血(血瘀),也是离经之血浆(痰),是不在粘膜表面的,而停留于组织间隙中的痰。由于中医证概念属于辩证逻辑体系的概念,是两个对立概念的统一,说到血瘀及痰等阴液概念就必然要联系到与它们对立的“阳气”概念。是气滞形成的血瘀,是气滞形成的痰结,阴液的停留是由于气机的失调。这些与系统论观察人体体液动态平衡自组织稳态,是在热能代谢谢(包括调控能力在内)控制下进行的认识是一致的。
如果我们不能把痰瘀证与出凝血血栓态两种各别的中西医学基本概念进行融合,就会感觉到中医学中找不到炎症血栓,在西医学中找不到血瘀痰结,既然都是研究人体疾病这个同一客体,又是这样两种涵盖面很大的病理概念,竟然在彼此的医学理论中失踪,岂不怪哉?是哪个不科学吗?追根究底,原来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在作祟,中西医学概念没有融合之故。
董汉良在中医杂志1980年第9期试谈痰瘀相关一文中指出: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与实践,早在内经已有记载,丹溪首创痰夹瘀血遂成巢囊之说,唐容川更为明确的说: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瘀血,则淤水自消。叶天士亦强调“痰凝血瘀病以通络之法,祛痰化瘀为治。”痰瘀互相转化关系,津血留滞成痰瘀,瘀痰内结致津血于亏耗。唐容川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治疗时消瘀则痰亦治,治痰则瘀亦消。可见痰瘀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是痰瘀相关的客观性。
上述董汉良先生有关痰瘀证的认识,和我们提到的炎症和凝血的讨论意见是一致的。不过董先生谈的是中医痰瘀证概念的统一性,而我们讨论的则是西医炎症与凝血概念的统一性。但讨论的题目都是共同的血管流出的血,与从血管渗出的痰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们把痰瘀证与炎症凝血态这两个中西医学基本概念融合为一个证态是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