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二)

郝守玉郝志玲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0/05
帖子
61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二)
-关于瘀痰饮与凝血炎症漏出液概念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景岳全书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若痰有不同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丁甘仁医案说“脾肾之阳式微,水饮泛滥横溢,上激于肺而喘,灌溉肌肉则肿,凝聚募原则胀,阳气不到之处,即是水湿盘踞之所,阴霾弥漫,真阳埋没。”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中医的水饮概念是指人体体液(阴液)中比痰液更为稀释的病理产物。
西医学体液病理变化中,除了有炎症渗出液概念外,还有漏出液概念,它是在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中,与渗出液以比重、蛋白含量、氯化物含量,严格界定的、与渗出液不同的、比渗出液稀薄的液体。
我们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血液、痰液(渗出液)、水饮(漏出液),都是由于人体体液(阴液)动态平衡子系统的变化,从血管中流出来的血液,脱离了动态循环的离经之血、离经之渗出液、离经之漏出液。它们一旦离经,就脱离开子系统的循环往返,或是改变了原来循环往返动态平衡的层次,出现了异常的病理状态。其实眼睑皮肤水肿、下肢皮肤水肿,多数情况也是从血管中漏出到组织间隙的离经之漏出液。按系统论的整体观点认识,无论血液、渗出液(痰液)、还是漏出液(水饮、皮水),都是属于体液动态平衡同一个系统,与中医的阴液观点是一致的,不必严格核定血液、血浆、渗出液、漏出液、水肿液、胸水、腹水、心包液、脑脊液等同异分立的众多概念,从它们的动态平衡,开放自组织的观点去认识就可以了。也不管什么原因,离开动态循环平衡,原来的内稳态发生了变化就是异常病理状态。按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的话说就是“从系统原来的状态离开的运动,决定了系统运动的一个特性,即变化特性,而向系统原来的状态恢复的运动,又决定了系统运动的另一种特性即稳定特性。”离经之血、痰、水饮都是从原来的状态离开的运动,都是病理变化状态,然而它们在脱离了原来的状态之后,又要趋与恢复。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就会形成血瘀证、痰证与水饮证。
前面引用清代名医丁甘仁的话,意思是说,水饮与血液、痰液类似,其所以离开阴液(体液)动态往返平衡是由于阳气(热能代谢谢)气机失控,以致阴液离开动态平衡系统,或是原有的阴液动态平衡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后果。
西医学的理论认为,离开血管的漏出液、水肿液、渗出液、痰液、形成的原因类似都是归于流体力学、流体动力学、渗透力学发生变化的物理学原理,而系统论的观点则与中医理论的观点相似,认为稳态的变化,是由于人体复杂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了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而中医学则用辩证逻辑的概念方法,总结为阳气与阴液对立统一规律关系的变化,即所说“阳气不到之处,即是水湿盘距之所。”
其实中医学、西医学、系统论对这一证态的说法,并不冲突,它们在系统论的共同参照系之下,三种语言是可以互相翻译的,是可以互相流易的,其概念是可以融合的。西医理论所述的推动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淋巴液循环的能量,是由储能物质氧化代谢谢过程所产生的,归属于热能代谢谢的范围。系统论所述的信息调控,其能量来源也是由于储能物质氧化代谢谢产生的ATP类自由能发挥作用,使人体复杂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内环境稳态.按中医理论就是相生相克、阴平阳秘、阳气与阴液的相反相成关系,三套语言所述的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其表达的语言概念不同罢了。
中医理论认为包括血液、痰液、水饮在内的整个人体,阴液的流动过程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肺为水之上源,脾为水之堤坊,肾为水之下源,膀胱为水之导引”。
上面这段话不但说出了阴液的流动过程,也指出了控制这些阴液流动的阳气(脾气、肾气等内脏阳气)与阴液的对立统一规律关系。中医理论的脏腑概念,与西医的脏腑概念不等同,千万不能直接融合,互相流易。我们与其他多数学者的看法一致,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认识中医脏腑概念为好。我们把中医脏腑概念都看作是人体复杂系统整体内的各个子系统。我们十分赞赏陈雨思先生关于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系统论解释,应用于五脏六腑的相生相克关系,就是五脏六腑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与阴液循环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使体液(阴液)内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的稳态之中。 未完待续
 
谢谢先生的关注,先生发表的高见,我将仔细领会,不知先生对中西医融合是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先生认为中医概念卫气。营气应与西医哪个层次的概念相对应呢?
 
人体是由电磁场层面、分子层面、、细胞层面、组织层面、器官层面、整体人体层面多个层次组成的复杂系统,中西医学理论都不可能是单一层次的理论,不可能分的那么清楚,中医理论也不能只从电磁场层面去认识,先生的看法如何?请发表高见,欢迎交流。
 
理论分析中西贯通有一些新意,值得深思。
 
回复2楼。西医理论应用物理学力学原理研究血液循环、细胞内外液循环,不是错误,而是不完善。
 
你谈到的中西医理论在电磁层面的融合,我也认为将来是要实现的,但恐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认为目前我们应用系统论方法,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绕过大脑微观只从行为入手的方法,就是捷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Ksjyjs:卫气就是人体的一种卫外之气,如同现在门卫,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
郝守玉郝志玲:西医理论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网络,就与卫气抵御外邪的作用有共同点,可以坐在一起研究,不必一定要还原到细胞膜信息层面去,为什么我们不去学习行为心理学格式塔系统论,避开大脑微观细胞膜信息传递层面的快捷道路,谋求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岂不是舍近求远了吗?
 
我认为卫气营气概念就可以与西医理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复杂网络调控一同讨论,不必还原到电磁场层面。
 
ksjyjs;是因为生命人体的整个细胞网络经络就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这是中医学物理最基础最基本的原理。元气论、阴阳论、五行论、藏象论、都将以此为基础展开,西医将怎样解释和认识此定理?你说的系统怎样解释和理解此系统?在什么基础上实现物理上的认识与融合?
回答;人体的生命系统是属于生物系统,无论是细胞网络经络系统、还是脏腑。营卫之气的气机调控系统,都是属于生物系统。在生物系统层面,就可以讨论中西医融合问题,不必还原到物理层面上就可以讨论融合问题。你认为怎样?
 
我很赞赏叶苗先生在电磁场层面发展中医理论的意志和决心,希望你继续努力。我也很愿意与你交换意见。但我们两个的不同观点是我想在生物系统论的导引下,吸收现有的西医知识就可逐步实现中西医融合。让我们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的共同目的而努力吧。
 
关于中医理论气概念的本质目前虽有争议,但我认为在人体是指热能代谢谢(阳气)的各种推动与调控作用,主要是推动与调控(即气机)体液(阴液)的流动循环保持人体这个复杂生物系统的稳态。在这方面就可中西医理论接轨,不必还原到电磁场物理层面。
 
ksjyjs华夏中医论坛: B4 ]" A1 \0 `9 `& G7 `9 n
气就是宇宙能量!“气”的不同书写形式就是对气的不同解读。宇宙能量是由基本粒子组合而成,为什么[我依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因为你缺少现代物理学的知识,特别是电磁场的基础[电动力学]方面的知识。你虽然知道中西医应该两相综合,才是未来发展一切科学的最佳方法,但是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或结合点对吗?这个正确的切入点或结合点就是中医统帅西医的关鍵点,要知详情,请看ksjyjs叶苗的N论中医必须领导或统帅西医。
我的回答:气就是宇宙能量,我很赞成,但具体讨论到人体的气就是指人体内的热能代谢谢(即中医理论所说的与阴液对立统一规律的阳气)。包括热能、电能、生物自由能、动能、势能、化学能等能量代谢谢变化。
 
宇宙在进化,生物在进化,生物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人体是生物中最复杂的系统,由于进化使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按库恩的科学哲学理论,复杂系统与简单系统之间有质的飞跃的不同,理论上有不可通约性存在,类似地中医理论的人体阳气概念,也与哲学、物理学的气概念有质的飞跃的区别,中医的气概念属于人体复杂系统理论概念范畴与物理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具有不可通约性,你认为怎样?
 
对于人体的体液循环,西医理论认为是心肌收缩产生的能量推动,中医理论认为是气机调控,你认为中医理论的气就是电子(粒子)概念,那么你认为电子(粒子)怎样导致心肌收缩呢?或者你认为心肌不收缩,电子(粒子)就可以推动体液循环吗?
 
字真够大的
看起来不费劲
呵呵
 
中医理论与阴液有对立统一规律的阳气概念,涵盖着已经被物理学界及大众公认为热分子运动的体热变化,叶先生也能认为是电子流动吗?这样的看法能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吗?
 
ksjyjs:
生命人体的整个细胞网络就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
我的回答:叶先生这个看法,岂不是与系统论的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律高津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不一致了吗?
 
“普律高津用耗散结构来解释生物系统的有序与进化,认为进行新陈代谢谢和繁殖的生物系统总要跟它的周围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因此,它是作为开放系统发挥作用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461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