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杨维益:补中益气汤治疗疲劳6案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例1:

陶某,女,70岁,初诊日期:1982年5月14日。主诉疲乏无力已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出现疲乏无力,头痛且眩,气短,喜引太息,多汗,畏寒,口苦,口臭,周身疼痛不适,心烦,记忆力差,性情急躁,喜冷食,纳谷尚可。近2月于大便时肛门有下坠感。脉弦,舌红,苔白少津。

辨证:气虚下陷。

立法:舒肝腱脾。

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炙草6克、香橼10克、黄芩10克。

1982年5月21日:药后气短、乏力轻减,肛门下坠感消失,急躁与身痛也有好转,仍有多汗,眩晕。上方加沙苑子10克、糯稻根10克。7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评析]患者虽有疲乏无力、气短等气虚症状,但无脾气虚的表现如食少、腹胀、便溏等症。同时兼有口苦、口臭、喜冷食、舌红苔干的内热症状,性情急躁、脉弦的肝病症状。选用补中益气汤后,不仅气虚症状消失,内热及肝病症状随之消失。
 
例2:

任某,女,55岁,初诊日期:1987年3月19日。

主诉:疲乏、气短3周。

现病史:有长期疲劳与情绪不适史,近3周加重。自觉胸闷气短,喜引太息,纳谷稍差,夜寐欠佳,腑行尚调。西医检查未发现异常。脉弱,舌淡苔白。

辨证:中气不足。

立法:补中益气。

处方:党参1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柴胡12克、炙草8克、枳壳30克、升麻12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茯苓12克、谷麦芽各10克、桂枝10克,7剂。

1987年3月26日:服药后,疲劳、气短明显减轻,继服7剂。

1987年4月2日:疲劳症状全部消失,已恢复工作。

[评析]此病人以疲劳为主诉,西医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服药后除疲劳消失外,睡眠好转,情绪转佳。目前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与情绪密切相关。该病人有情绪不适史,此方在调节情志,舒肝健脾方面,具有良好功效。
 
例3:

江某,女,52岁,初诊日期:1982年2月6日。主诉眩晕1年。

现病史:患高血压、冠心病已1年以上。现症为疲乏无力,气短喜引太息,头晕,耳鸣,多梦。饮食正常,便秘。脉细弦,舌红苔少。

辨证:肝阳上亢,风火内扰。

立法:滋水涵木,清肝泄热。

处方:夏枯草10克、黄芩10克、桑叶10克、龙胆草10克、菊花10克、竹茹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地龙10克、柏子仁10克。7剂。

1982年3月5日:服上方后,眩晕略减,仍感乏力,气短,喜引太息,耳鸣,晨起面浮,纳谷不
多,舌脉同前。辨证为中气不足,拟补中益气法。

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柴胡12克、升麻6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玉竹30克、大腹皮10克。7剂。

1982年3月16日:药后眩晕、耳鸣、气短、纳差均好转,血压下降。继用上方治疗。

[评析]此为高血压病人,故于初诊时,虽见气短诸症,仍从滋水清肝角度治疗。在无效后,改用补中益气,不仅疲劳症状改善明显,血压也随之下降。
 
例4:

靳某,男,36岁,初诊日期:1987年8月13日。主诉疲乏无力近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今年3月因发热、疲乏,医院骨穿证实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用马利兰治疗后,血象恢复正常。停药后自觉极度疲乏,气短,喜引太息,耳鸣,纳佳,便溏。脉稍弦,舌色淡而偏暗,苔薄白。脾大。

辨证:中气亏虚,症瘕内聚。

立法:补中益气,兼以化症。

处方:党参10克、黄芪30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炙草8克、香橼10克、枳壳30克、葛根10克、当归10克、莪术20克。

1987年8月27日:连续服用12剂后,精神体力明显增加,气短,耳鸣减轻。继服上药以巩固疗效。

[评析]癌症病人在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往往出现疲劳症状,用补中益气汤后,能较快消除疲劳,改善体质。家属称患者服药前后判若两人,可见此方消除疲劳的价值。
 
例5:

温某,男,63岁,初诊日期:1987年4月30日,主诉咳嗽、咯血14月。

现病史:1986年2月于“感冒”后出现胸闷、咯血、咳嗽,按肺结核治疗。同年8月摄胸片发现肺部阴影,9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经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低分化鳞癌(右肺上叶),因血压过高未手术。化疗2疗程后病灶未见缩小,症状也未减轻。现仍咳嗽,时有胸痛咯血、气短喜引太息、纳谷尚可、大便偏燥、脉沉、舌暗体胖、舌底络脉怒张,苔黄腻。

辨证:肺气不足,热灼肺络。

立法:补中益气,清热止血。

处方:党参10克、生黄芪30克、白术15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炙草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仙鹤草30克、鱼腥草30克,三七3克研末冲。

1987年5月7日复诊:气短、胸痛、咯血均见轻减,自觉良好,药后大便偏溏。上方去白术,加枳壳30克继服。末次门诊为1987年7月16日,自述痛咳血已除,纳佳,无明显症状。

[评析]病属息贲,肺气虚弱。久病伤阴,虚火烁络,故见胸痛咯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不足,肠液亦亏,故腑行偏干。纳谷正常,足见脾气未虚。补中益气汤补益肺气,屡用屡验。
 
例6:

张某,女,62岁,初诊日期:1986年12月11日,主诉胸闷痛已10年。

现病史:胸闷痛已10年,在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室性早搏。现自觉胸闷、心前区痛引及后背,时或左臂亦痛,疼痛时间持续1分钟左右。心悸气短,喜引太息,纳少腹胀,夜寐多梦,二便调。脉弱,至数不匀。舌色淡红,胖大有齿痕,苔薄白。

辨证:心气不足,脾失健运。

立法:补中益气,养血宁心。

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黄精30克、升麻10克、柴胡12克、陈皮10克、炙草10克、枳壳30克、茯苓12克、丹参30克、桂枝10克。

1986年12月18日:服药7剂后,诸症轻减,继服上药。至次年1月,心悸基本消失。

[评析]冠心病人(包括心律失常),在出现气虚下陷时,用补中益气汤,佐以养血宁心药物,常使症状明显减轻,心脏功能改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