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对经方的简要评价

菟丝子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1/01
帖子
18268
获得点赞
102
声望
0
就实际而言,席子方剂用不着以古今来判断优劣,而在于效用的高低。古方的效用未必都好,今方的效用未必都次。屡经实践检验的方,必然效用高,经验不足的方,效用必然较逊,故无论学习古方或今方,既要观其组方的理法,更要验之于临床。有效验的方药,自有理法存乎其中,效验不明显的方药,即于理法有所未舍,亦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才能提高其疗效。若谓唐人制方,不如上古;宋元之方,复不如唐;有明以下,卑不足道,这种今不如古的议论,是错误的。其实,现在运用于临床的方剂,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三百多个方剂以外,更多的仍是唐宋以后的经验方。当宋臣林亿校订《金匮要略》时,于各个门多少不同地附录一些后世验方,如《古今录验》、《近效方》、《崔氏方》、《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之类,以补其不足,这是符合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的。若以古方都比后世方好,《素问》《灵枢》里仅存十二方,除半夏汤尚有一定效用外,其余诸方,功效均不甚著。

搜集经验方的风气,起于唐而盛于宋,迄元、明、清,犹有未艾。其中唐王涛的《外台秘要》四十卷、宋陈师文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明周定王的《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清陈梦雷的《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五百二十卷、陶东亭的《惠直堂经验方》四卷,最具有代表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