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对中医的痴迷

夜读伤寒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11/23
帖子
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我1976年出生在山东的一个乡村。父亲生前是一名中医,医术虽算不上精湛,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从记事起我就留恋于父亲的药房,把玩带有药香的贝壳,鹿角,花花草草;没有小儿书,就翻看父亲保存数十年的中草药图谱。在这种熏陶下长到入学,识字后,就开始翻看《四诊八纲》,《汤头歌诀白话解》,还有一本稍微简易的《赤脚医生教材》,对于一个刚识字的孩子,这种书晦涩难懂,最初,我只是跳读,更确切的说是在挑着认几个字。外人很难想象如此小的年龄会饶有兴趣地坚持把这些书读下去,并且读到沉醉,读到沉迷。就这样坚持了数年,这数年的坚持练就了我良好的古文功底,也养成了我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小学,初中,读了近十年,始终有中医书与我相伴,有时我也向父亲表达将来成为一名中医师的愿望,父亲总说,现在还早,等考上大学再说吧。并且随着课业的加重,父亲开始提醒我要少读中医书。我也暗下决心,争取考上某所中医药大学。父亲是跟他的一个远房堂叔学的中医,走的是师承之路,而他却坚持让我上大学接受中医教育。也许父亲并不想让我再走他的老路;也许父亲当时并不明白,通过大学教育是培养不出高水平中医师的。父亲当时真正的想法,我一直没有问,以后永远也没机会再问了。
似乎子承父业应该水到渠成,我也真的准备好为了中医付出一生。但初中时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90年代初期,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人贩子手里买妇女做媳妇在农村大为流行,我们村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媳妇就达十几人。这些妇女年龄16岁到35岁不等,几乎全部是被骗来或是被抢来的,卖给一些大年龄或身有残疾的男人做媳妇。为了防止逃跑,这些人买来后被严加看管,上厕所都有人跟着。但还是有部分人找机会逃跑,除了一个妇女成功逃走之外,其余的全部被抓了回来,每次逃跑总免不了一次毒打,打得惨叫,打得连连求饶。有些人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屈辱,或服毒,或上吊,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对我刺激最大的是其中的一个只有16岁的女孩,高中生,在上学途中被人贩子拐来的。女孩生得五官清秀,被卖给一个三十三岁的傻子做媳妇。女孩曾跪在傻子一家人跟前苦苦哀求,哀求放她走,她会感恩,她会报答。实在不行帮她找一个小一点的男人,她还年轻……
傻子一家下地劳动,委托村里几个小混混帮忙看守,对于这个可怜的女孩,这才是恶梦的真正开始。那几个小混混整日对她轮番羞辱,搂抱,亲嘴,摸胸,扇耳光,后来干脆把女孩的衣服扒光……
在一夜雷电交加的深夜,傻子沉沉地睡去,举目无亲的女孩用自己的腰带把自己悬在了房梁上,走了。
在听说女孩上吊自杀后我一度极其痛苦,从那时起,我立志学医救世济人的想法开始动摇,我感觉周围的人都带着一副伪善的面孔,内心狰狞地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面前终结。这些人,救他们何用。
这种思想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以后的几年我没有再接触中医,而是向我的新目标努力-我要从政。

我得承认,我并不聪明。尽管我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如愿考上心目中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十几分之差(标准分)与本科失之交臂。我怀着极度的苦闷,非常草率地选了一所专科院校,不负责任地随便挑了一个自己从没考虑过的专业—金融学。后来,由于学校生源专业结构的原因,还强行把我调到了会计系。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好转,加之自己对社会问题的体察慢慢加深,我不再象少年时那样冲动地看问题。如此,埋藏已久的对中医的喜爱又在心底复萌、漫延开来。

大学三年中,除了努力学习专业课程,我把相当多的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随身携带的两本中医书,沈金鏊的《要药分剂》和时逸人的《时氏病理学》,这两本也是父亲于60年代买的书,繁体竖版,印刷得古朴雅致。而原来常读的那本《四诊八纲》在一次搬家过程中不慎丢失了。我对中医书籍的涉猎仍然局限于父亲旧藏,只是有限的几本书,这样也有好处,使我只能对仅有的几本书反复阅读,这样才能读通、读熟、读透。

临近毕业时,我变得越来越苦闷,由于专业限制,似乎我无法在中医行业找到工作,随着对中医的感情越来越深,而自己离从医之路却越来越远。经过一段炼狱般的日子,2000年7月,我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外企做会计,每月20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在之后的五年里,我犹豫过是不是要离开大城市,回乡跟随父亲学习中医,父亲已经年迈,我能等,父亲可能等不了几年了。但是年复一年,我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起身回家,并且,随着自己中医知识的积累,对父亲以前给我介绍的中医理论及中医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我慢慢开始认为,想师承学习中医,一定要找中医大家。

2005年,我从《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中得到启发,认为自己有较深厚的古文功底,并且经过十多年的耳濡目染,中医基础理论在大脑中已形成清晰轮廓,完全有能力从四大经典入手学习中医,我购买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难经》、《神农本草经》这几本书,开始了艰苦却充满趣味的学习之路。一读就是三年,本来的计划是用三年时间能背诵《伤寒论》,熟读《黄帝内经》,但因生在三界内,活在五行中,工作之余尚有俗务缠身,期间又恋爱结婚,计划没能实现,《伤寒论》只背诵六七十条,《黄帝内经》实现了通读,但真正读熟的也就十五六篇。
 
学中医干啥?没啥前途的~!

学习着玩,可以

当作一种营生可不行~!
 
慢慢来,这个不急的,实践最重要
给你25年时间,60会计退休开始当中医再干20年
 
你的热情千万不能冷却。我也是一名业余者。生意尚可。
 
坚持!好好学。来日方长啊!
 
应该矢志不渝,锲而不舍。把理想变成现实,乃丈夫所当为。
 
坚持,我现在是大三,专业是电子大类的,但对中医有莫名的感情,目前在读四大经典名著,特别是王宏图的内经,请问您有什么建议教教学弟啊
 
你们大家都来加拿大吧,这些年中医针灸这边正热呢!在加拿大做中医,不但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买独立屋(带个很大的后院,加上双车库,两层小楼),买好车,孩子的教育条件也比较好,公费一直到高中。
 
中医学好了,在现在的世道下,你会发达的!!!
 
很多东西光有热情还不行,还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于君共勉。
 
首先把刘渡丹和胡希恕两位讲的伤寒论看上十遍。然后学习温病学。之后看医案。这样对中医很快就能入门了。
 
打击的确挺大。我现在一直没敢辞职去学中医就是怕养不起老婆孩子呀。

保持对中医的兴趣比从事中医职业更重要。

有了兴趣,会对中医更加有钻研精神。迟早会有回报的。不一定要指望回报的大小。如果因为行医执照问题而能给人看病的次数较少而遗憾,但也可以因为对中医的感悟而产生理论上的一些新认识也好啊。也会对祖国的中医事业有帮助的。

保持对中医的兴趣。其他的事,就是随缘了。总比灰心丧气,好高骛远要好吧?
 
所以为啥要从小学起啊,23岁以前都没有社会压力,这样学习很快的。毕业后过几年可以坐诊了,如果水平好的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