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个人 信息描述,帮忙分析一下。谢!

fafa320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9/13
帖子
35
获得点赞
2
声望
6
一、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男 年龄:33 职业:IT 婚否:已婚
身高 :172 体重 :63 胖瘦:偏瘦 面色:暗黄
籍贯: 联系:

二、主要症状
A、现在的最痛苦、最明显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有无其它伴随证状?
1 裆部(大腿根部)阴囊湿热,有牵扯感,不舒服,好像有疱疹,静脉曲张,曾经查出有附睾囊肿。
2 每天生头皮屑很快、多如棒子皮,头痒,发红,头皮干燥掉发严重。
其他症状:
四肢、眼角最近起了几个干燥性癣,同头皮一样发红、老蜕皮。

B、最初是如何引起的? 患病多长时间了?
1 裆部(大腿根部)阴囊湿热,有牵扯感,有1年多,现在严重了,吃油腻的食物也会加重。
2 皮肤病:掉头发、头皮屑严重、四肢有癣;最近一二个月的事情(好像出差吃辣的发的)。

C、以前得过什么病?做过那些治疗?有无住院史、家族史、手术史?
1 曾经有十多年慢性鼻炎(鼻塞,睡眠不好),一年前中医治好了

三、现病史:发病情况,因何发病,多长时间;
都做过哪种检查,如心电图,B超,CT,血象化验等等,西医诊断为何病?
治疗经过,所用中西药?见效情况.
1 最近2年一直在中医看裆部湿热问题,调理身体,没想到最近整出个皮肤病。
2 西医检查有附睾囊肿、静脉曲张、内痔。

四、 既往史:以前患过哪种疾病?
家族史或遗传史:家族遗传有什么疾病,父母兄妹患病情况.
个人嗜好:嗜烟酒,甜食等等.
性格喜恶:内向,外向,暴躁,性急,生气等等.
1 个人 烟酒,过甜食不吃,性格:内向

五、中医四诊情况:
1、寒热:有无感冒?是否有发冷发热的感觉?畏寒或是发热?热多,寒多?
平常四肢、腰肩多怕冷。
2、 出汗:部位?时间早晚?量多少?手心足心出汗,发烧否?
除了手脚、裆部常出汗,其他部分很少出汗
3、头痛,头晕? 记忆力下降
4、身痛,是否四肢乏力?四肢疼痛酸困与否? 有疲乏感
5、大小便情况:每日次数,多少,稀稠?颜色?有无不舒服感觉? 大便软/粘;小便少,不爽气。
6、饮食:饭量大小?喜嗜何物?胃是否不舒服?口干否?饮水多少? 胃口一般,喜热怕生冷食物。口不干
7、胸闷,心悸,气短与否? 有心悸、有气短
8、耳聋?鼻塞? 偶尔鼻塞
9、睡眠情况:失眠?多梦?嗜睡? 睡眠2~3点易醒,再入睡难 10、皮肤:颜色?肿胀?疔疖?发痒?干燥脱屑? 皮肤干燥脱屑
11、舌苔:舌质颜色,性状?舌苔簿厚,苔色?(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 胖大有齿痕,中间裂纹,前端有红点
12、脉象:左右两边寸关尺各自快慢次数,有力无力,等等.(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辨认) 左手脉比右手弱(尤其左寸)
 
上热下寒。脾湿、肝郁、肾虚。
 
附这几年中医调理经历,大家帮忙提供治疗思路(不胜感谢):
1. 浦东 徐XX医生,祖传中医+学院派;用方思路:五子衍宗+四君子汤+大量活血、清热、去风湿药+常规补阴阳药,总共每次30多味药。 配鹿茸、海龙海马胶囊。
治疗感觉:吃药状态还行(鼻子通畅),停药后人还是疲乏、累。看了一年半,放弃。
医生感觉:搭脉准,用药猛(正常用药都30多味,君药:30~50g)看好了不少妇科疾病,与我无缘。希望徐医生,戒骄戒躁,技术上再上一层楼,为广大患者造福。

2. 人民广场四平路,曹XX,针灸老中医,此本家喜欢同我讲解用方用药思路(当时好像是龙骨牡蛎汤加减),他说我是一个爱多想的人(说对了);2月没有明显改善,老人家建议我试试炙,我放弃。

3. 淮安,一祖传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有秘方(我媳妇盆腔炎,吃了她10包小粉搞定,老婆至今对她崇敬不已),我描述我情况,她一讲话,我明白,这个中医路子对头。
治疗感觉:吃了一个月汤药,人精神多了(她不提供方子,药也很少)治疗半年后再去拿药,加多了补药,今年夏天,头皮屑开始增多,上个月四肢出干燥皮癣,停药。(我考虑夏天,再加上我当时吃过辣的这样因缘和合,增加了个皮肤病)

这期间,我也自己也到同仁堂抓药,投石问路;感觉黄元御的桂枝柏叶汤,有点对路,只吃了5副,头皮屑、掉发没搞定,但是老感觉疲劳乏力、气短懒言好像治好了。因为里边有桂枝,我头皮发红,没敢再吃。还有鼻毛老是冒出来,是否肺热?有网上高手给我出个思路。谢谢!
 
脾肾阳虚为主。下焦有一定湿热。坚毅从中期入手。四君子加减。
 
排除你这些症状,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LZ能再来坛子提供一下现在的情况就好了
 
脾虚生化不出精血,所以左手弱于右手,升阳益胃汤加减即可。
 
黄芪、党参(气)、阿胶(血)、枣皮(肝)附子(肾)茯苓白术(脾)
 
感谢大家的回复。

好长时间没有上论坛了,这中间过程一言难尽,当然现在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多年中医学习,感悟说几点:
“时来大运转”;无论做什么,包括治病保健,合时间节拍效果明显;有些病过了这个时间点就衰弱了
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有些地方燥热,有些地方寒湿;用药要考虑仔细)
有些时候,你辩证清楚,就是肝脾肾虚;但是真正能健脾补肾有效的方法少,而这个社会消耗人精神的因素太多
 
附这几年中医调理经历,大家帮忙提供治疗思路(不胜感谢):
1. 浦东 徐XX医生,祖传中医+学院派;用方思路

你好 你说淮安中医 是 孙琳吗?我在网上跟她聊过,她自已说她家祖传中医 很有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