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9/01
- 帖子
- 8846
- 获得点赞
- 32
- 声望
- 0
对桑菊、银翘、栀豉等方的用法:夏氏应用成方,很少原方照搬的,即使风温、温病初起,银翘散和桑菊饮亦很少用全。温病在卫分气分时,桑叶常用,而菊则必有头目症状时方用,若湿重者更不宜用,以服后每易引起口淡乏味之故。连翘有升发作用,透表药中最为适合。银花清热解毒为主,大多用于热象显著或兼有喉痛赤肿等症,否则如前胡、象贝之类,似较银花、菊花为妥。就栀豉汤而论,在当时豆豉分为大豆卷、淡豆豉、炒香豆豉、清水豆卷四种(目前不尽相同),大豆卷有麻黄渗入,用于汗不出者;淡豆豉无汗者用之;对炒香豆豉则有“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之说,故宜于汗少者;有汗者则用清水豆卷,湿温症中用之最多,如症状不变,常用连续用至二三候者;加山栀则多在病起数日后而有烦燠及大便不畅者,如有呕吐则用姜汁炒,大便泄泻者忌用,乃伤寒仲景之法。此外清热方中常用白薇、青蒿,如病在阳明而无白虎证者或邪在气分而逼近营分者,以白薇最为适合;若湿渐化燥而热多于湿者,则以青蒿为最妙。盖同一苦寒,芩、连之苦寒治湿热,青蒿之苦寒治燥热,是同中求异也。不但辨证如此,辨药亦应如此。
证治经验:
夏氏对温热病的诊治原则,出入于叶天士、薛生白二家及王孟英等氏之论,但临床别有心得,不拘泥于诸家绳墨。
一、辨高热证候的顺逆
温热病的高热,应与其他症状相结合来辨别其顺逆。如热势上午能减轻,口渴能饮水,夜间能安睡,则热势虽高,尚属顺候。因发热是邪正交争的表现,上午有轻时,表示正气尚足支持;口渴能饮水,则阴津不致干涸;夜间能安睡,则心神可保安宁,不致发生闭脱之变。反之如见吐泻昏迷或烦躁不寐等,往往昏厥可虑。
二、耳聋与目糊,轻重不同
温病过程中每见耳聋,尤以湿温病为最多,大抵于二三候之间或早者在一候左右出现,病退后自能恢复。其原因往往由湿蔽清阳或金受火凌所致。一尽如伤寒之邪在少阳或伤寒之因发汗过多所致。若为肺金受烁所致之耳聋,治当清肺,不可泥于少阳一经,而再以小柴胡汤益其病也。惟目糊不清,或夜间灯火甚明,而患者反云光线不亮,凡见此症,应加注意,往往有昏厥之变,尤以初病一周之内出现者更为重要。《灵枢.热病篇》说:“目不明,热不已者死。”以心系上属于目,而心包络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也。《难经·二十难》亦说:“阴脱者目盲。”故此症之出现,很可能为邪陷阴伤之先兆,临床遇此,不可疏忽。
证治经验:
夏氏对温热病的诊治原则,出入于叶天士、薛生白二家及王孟英等氏之论,但临床别有心得,不拘泥于诸家绳墨。
一、辨高热证候的顺逆
温热病的高热,应与其他症状相结合来辨别其顺逆。如热势上午能减轻,口渴能饮水,夜间能安睡,则热势虽高,尚属顺候。因发热是邪正交争的表现,上午有轻时,表示正气尚足支持;口渴能饮水,则阴津不致干涸;夜间能安睡,则心神可保安宁,不致发生闭脱之变。反之如见吐泻昏迷或烦躁不寐等,往往昏厥可虑。
二、耳聋与目糊,轻重不同
温病过程中每见耳聋,尤以湿温病为最多,大抵于二三候之间或早者在一候左右出现,病退后自能恢复。其原因往往由湿蔽清阳或金受火凌所致。一尽如伤寒之邪在少阳或伤寒之因发汗过多所致。若为肺金受烁所致之耳聋,治当清肺,不可泥于少阳一经,而再以小柴胡汤益其病也。惟目糊不清,或夜间灯火甚明,而患者反云光线不亮,凡见此症,应加注意,往往有昏厥之变,尤以初病一周之内出现者更为重要。《灵枢.热病篇》说:“目不明,热不已者死。”以心系上属于目,而心包络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也。《难经·二十难》亦说:“阴脱者目盲。”故此症之出现,很可能为邪陷阴伤之先兆,临床遇此,不可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