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7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3. 亦谈“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4期 P17)
作者:金 栋。 单位: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系《内经》所述针灸治则之一,文中之“经”,当指经脉,非指手法。然杨骏等以“应用导气法即平补平泻法治疗”训释“以经取之”(见《中国针灸》1992年第1期),就此笔者亦谈谈管见。
本句经文见于《素问•厥论》和《灵枢》之《经脉》、《禁服》等篇。《灵枢•禁服》云:“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用灸刺。”此当属正文训释之范围。何谓经刺?《灵枢•官针》云:“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大经,即十二正经;结络,指筋肉相连之筋络,系生理组织,《素问•皮部论》载“筋有结络”;经分,指本经经脉循行之分部。马莳云:“若不盛不虚,则只以本经取之……或用针,或用灸,或用药,只在本经而不求之他经,故名之曰经刺也。”(《素•灵注证发微》)
《内经》刺法名目繁多,但所刺之部位并非皆在十二经(或本经)之腧穴。如与经刺相对者,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尚有刺络脉、刺肌肉、刺筋骨;在《灵枢•官针》篇中尚有络刺、分刺、毛刺等此法。其中经刺与络刺可谓两大相对刺法。经刺者,即刺经脉,如《灵•官针》篇中之“巨刺”、“经刺”是也。络刺者,即刺络脉,如《灵•官针》篇中刺小络之“络刺”和《素•缪刺论》中刺大络之“缪刺”是也。“经”治之法,《内经》尚有多处论及,如《素•缪刺论》云:“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刺之数……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经病者,治其经。”等等。由是观之,“以经取之”之“经”,当指经脉,在此则指本经腧穴而言,非指手法亦未提及手法。
虚实病证之发生,或系阴阳相移、他经传变之结果,如《素问•疟论》云:“虚实更作,阴阳相移。”《太素•经脉》注:“盛虚者,阴阳虚实相移、相倾,而他经为病。”他经传变有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传变,故离《内经》时代最近者,当属《难经》。《难经》其书,既释《内经》之疑、宏畅其义,又阐明其未发。《难经•六十九难》根据脏腑经脉所属五行的子母关系,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治则。而对“不盛不虚”者,则云:“‘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难经•六十九难》)“以经取之”系因本经自病,非阴阳相移、他经而传,如《灵枢•终始》云:“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故灸刺本经腧穴,不必补母泻子经。但《内经》、《难经》皆未言及手法问题,此乃关键所在。《素问集注》云:“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和调,即平和调治之义。经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对虚实病证不明显者,后世医家推而扩充为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治疗,非但针灸如此,药物亦然。平和调治,类似今之“平补平泻”。
综上所述,对“不盛不虚”者,宜取本经腧穴灸刺。而所用手法当平补平泻,同时尚可用平和药物调之,方合“以经取之”之旨。
2009-12-27.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4期 P17)
作者:金 栋。 单位: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系《内经》所述针灸治则之一,文中之“经”,当指经脉,非指手法。然杨骏等以“应用导气法即平补平泻法治疗”训释“以经取之”(见《中国针灸》1992年第1期),就此笔者亦谈谈管见。
本句经文见于《素问•厥论》和《灵枢》之《经脉》、《禁服》等篇。《灵枢•禁服》云:“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用灸刺。”此当属正文训释之范围。何谓经刺?《灵枢•官针》云:“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大经,即十二正经;结络,指筋肉相连之筋络,系生理组织,《素问•皮部论》载“筋有结络”;经分,指本经经脉循行之分部。马莳云:“若不盛不虚,则只以本经取之……或用针,或用灸,或用药,只在本经而不求之他经,故名之曰经刺也。”(《素•灵注证发微》)
《内经》刺法名目繁多,但所刺之部位并非皆在十二经(或本经)之腧穴。如与经刺相对者,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尚有刺络脉、刺肌肉、刺筋骨;在《灵枢•官针》篇中尚有络刺、分刺、毛刺等此法。其中经刺与络刺可谓两大相对刺法。经刺者,即刺经脉,如《灵•官针》篇中之“巨刺”、“经刺”是也。络刺者,即刺络脉,如《灵•官针》篇中刺小络之“络刺”和《素•缪刺论》中刺大络之“缪刺”是也。“经”治之法,《内经》尚有多处论及,如《素•缪刺论》云:“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刺之数……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经病者,治其经。”等等。由是观之,“以经取之”之“经”,当指经脉,在此则指本经腧穴而言,非指手法亦未提及手法。
虚实病证之发生,或系阴阳相移、他经传变之结果,如《素问•疟论》云:“虚实更作,阴阳相移。”《太素•经脉》注:“盛虚者,阴阳虚实相移、相倾,而他经为病。”他经传变有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传变,故离《内经》时代最近者,当属《难经》。《难经》其书,既释《内经》之疑、宏畅其义,又阐明其未发。《难经•六十九难》根据脏腑经脉所属五行的子母关系,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治则。而对“不盛不虚”者,则云:“‘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难经•六十九难》)“以经取之”系因本经自病,非阴阳相移、他经而传,如《灵枢•终始》云:“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故灸刺本经腧穴,不必补母泻子经。但《内经》、《难经》皆未言及手法问题,此乃关键所在。《素问集注》云:“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和调,即平和调治之义。经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对虚实病证不明显者,后世医家推而扩充为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治疗,非但针灸如此,药物亦然。平和调治,类似今之“平补平泻”。
综上所述,对“不盛不虚”者,宜取本经腧穴灸刺。而所用手法当平补平泻,同时尚可用平和药物调之,方合“以经取之”之旨。
200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