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0/17
- 帖子
- 1802
- 获得点赞
- 24
- 声望
- 38
.
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1可发汗散寒,善于驱肺胃之风邪;
2温胃止呕为“呕家圣药”,寒热皆可应用,制为姜汁冲服疗效更佳;
3祛风止咳,必伍苏叶而效佳;
4解药食毒,可解半夏天南星附子之毒,生姜加香苏散可解各种海鲜之毒,对吃海鲜后的过敏有效。
5,辛散导滞,增强桔梗的辛散排脓效果(生姜后下尤佳)
对阴虚内热者易伤阴动火并促使其发生出血,应予以注意 。
干姜: 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走而不守。
1温中散寒,对胃寒适用之最佳脾寒较差;
2温肺化饮,肺寒有饮者要药,若脾寒停饮于肺者炮姜效果更佳;
3回阳通脉,四逆汤中增强附子的疗效而减其毒性;
4 温经止血,干姜用于止血,仅仅用于伴四逆汤证之出血最为稳妥,其余寒性出血应该首选炮姜 。
干姜为肺胃内寒·回阳的治疗必要药物作用强而快速。
炮姜: 味苦涩,性温,归胃脾肾经。守而不走。
1温中散寒,尤善于散脾肾之虚寒,并可温补脾肾,对中下腹部之虚寒痛伍 陈皮香附 效果很好;
2,温补脾肾,伍熟地可益脾补肾,阴阳互助并生,还可减少熟地的副作用
3温经止血,凡是各种虚寒性出血者伍熟地用效果极佳 和干姜相比,干姜证 所见出血多为出血点(处)紫黑瘀滞 ,其血多为淤血之色,用干姜是温散而止血,而炮姜用起来则相对安全,是温补而止血。在需要用温性药物止血时,辩证无百分之百准确时,选用炮姜较为适宜(常常配伍大剂量熟地)。
干姜 :温散多于温补,散结力很强温补力较弱,善长疗脐部以上之寒并能够走散达表。炮姜:温补多于温散 ,温补力较强并且作用缓和持久 ,相对散寒结之力很弱。
.
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1可发汗散寒,善于驱肺胃之风邪;
2温胃止呕为“呕家圣药”,寒热皆可应用,制为姜汁冲服疗效更佳;
3祛风止咳,必伍苏叶而效佳;
4解药食毒,可解半夏天南星附子之毒,生姜加香苏散可解各种海鲜之毒,对吃海鲜后的过敏有效。
5,辛散导滞,增强桔梗的辛散排脓效果(生姜后下尤佳)
对阴虚内热者易伤阴动火并促使其发生出血,应予以注意 。
干姜: 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走而不守。
1温中散寒,对胃寒适用之最佳脾寒较差;
2温肺化饮,肺寒有饮者要药,若脾寒停饮于肺者炮姜效果更佳;
3回阳通脉,四逆汤中增强附子的疗效而减其毒性;
4 温经止血,干姜用于止血,仅仅用于伴四逆汤证之出血最为稳妥,其余寒性出血应该首选炮姜 。
干姜为肺胃内寒·回阳的治疗必要药物作用强而快速。
炮姜: 味苦涩,性温,归胃脾肾经。守而不走。
1温中散寒,尤善于散脾肾之虚寒,并可温补脾肾,对中下腹部之虚寒痛伍 陈皮香附 效果很好;
2,温补脾肾,伍熟地可益脾补肾,阴阳互助并生,还可减少熟地的副作用
3温经止血,凡是各种虚寒性出血者伍熟地用效果极佳 和干姜相比,干姜证 所见出血多为出血点(处)紫黑瘀滞 ,其血多为淤血之色,用干姜是温散而止血,而炮姜用起来则相对安全,是温补而止血。在需要用温性药物止血时,辩证无百分之百准确时,选用炮姜较为适宜(常常配伍大剂量熟地)。
干姜 :温散多于温补,散结力很强温补力较弱,善长疗脐部以上之寒并能够走散达表。炮姜:温补多于温散 ,温补力较强并且作用缓和持久 ,相对散寒结之力很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