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6
- 帖子
- 2827
- 获得点赞
- 31
- 声望
- 38
郭士魁---中医治则
(上)治则发展概况
内科治法,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据传说汤液的开始是在殷商时代的伊尹,如黄甫谧的《甲乙经》序上说:"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说明了当时已经有汤液了,也就有了治疗方法。至战国时期,我国最古的有系统的医书《黄帝内经》问世以后,在其中就很详细的介绍了治疗方法,而散见于各篇之中。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这说明疾病是万绪纷然的,但总不出于阴阳,只要能够很好的掌握辨证与治则,就能将疾病治愈。同时说明治病必须谨慎地辨证,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法则中,提出正治法和逆治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就是指出正治及反治的法则。
在东汉时,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在治疗法则上特别着重的提到汗、吐、下、和、温等治法,有其很多的特点和优点。他的用药很多是用间接作用,来加强人体的自然机能,这整体观念为后世的治疗方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用药的比重很严格也很严密。承气汤有一定的药物比重,分量增加则方名亦更改,作用也不同,比后世的拟方要严谨得多。对药物的炮制、煎药、服药以及调护法等,均有较详细的著述。
至辽金元时代,因为大疫流行,死亡亦较多,促使了医学的发展,因而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
寒凉派--刘元素,他用药多主寒凉,他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因为刘元素处于北宋时期,当时北方大疫流行,在北宋末年盛行陈师文、裴宗元奉敕撰定的《太平局方》,用药多偏于热,用热药治疫,是有很多偏弊的。因此刘元素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阐明六气化火之理,而用药多主寒凉。
攻下派--张子和,他善用汗吐下之法,尤主攻下。他主张治病重在祛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他出生于北方,北方人饮食厚腻,地气干燥,夏则吞水,冬则围火,非寒凉攻下,不能治愈其病,所以他善用攻下法。他著《儒门事亲三法》,即以下法为补,他讲"下去其邪,而正气自复,谷肉果菜无往"养之物"。
补土派--李杲,创补脾土法。他认为土为万物之母,著《脾胃论》,以补中益气和升阳散火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刘张多讲六淫之邪的外感,他重在讲内伤疾病。著《兰室秘藏》、《内外伤辨》等书。李杲是北方人,为富家子弟,平素所交往的人都是比较富贵的,嗜欲逸乐,所以东垣倡补脾升阳的方法,极为适当;且当时元兵南下,当时人们大半起居不时,饮食不调,以致胃弱气乏。所以东垣用补中益气的方法。疗效甚著。
养阴派--朱震亨,他从寒凉、攻下、补土三派之外另提出不同的学说,著《丹溪心法》。他讲:"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立滋阴降火治法。
至明、清之时,由于苏杭一带大疫连续流行,故产生温病学说。如清代中叶的叶天士创立了治疗疫病的学说,他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并引用"卫气营血"来划分温热病的深浅和治疗步骤。而吴鞠通又师承叶氏的理论为基础,并上溯诸家学说,结合自己实践经验,汇集成一部《温病条辨》。中医内科治疗法则就是这样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虽然中医的治疗法则内容日益丰富,但归纳起来,仍不越八法范围,仅因各家所偏重,而立不同的中心学说而已。所以至今八法仍为中医内科治病的最基本法则。
(上)治则发展概况
内科治法,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据传说汤液的开始是在殷商时代的伊尹,如黄甫谧的《甲乙经》序上说:"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这说明了当时已经有汤液了,也就有了治疗方法。至战国时期,我国最古的有系统的医书《黄帝内经》问世以后,在其中就很详细的介绍了治疗方法,而散见于各篇之中。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这说明疾病是万绪纷然的,但总不出于阴阳,只要能够很好的掌握辨证与治则,就能将疾病治愈。同时说明治病必须谨慎地辨证,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法则中,提出正治法和逆治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就是指出正治及反治的法则。
在东汉时,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在治疗法则上特别着重的提到汗、吐、下、和、温等治法,有其很多的特点和优点。他的用药很多是用间接作用,来加强人体的自然机能,这整体观念为后世的治疗方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用药的比重很严格也很严密。承气汤有一定的药物比重,分量增加则方名亦更改,作用也不同,比后世的拟方要严谨得多。对药物的炮制、煎药、服药以及调护法等,均有较详细的著述。
至辽金元时代,因为大疫流行,死亡亦较多,促使了医学的发展,因而有金元四大家的出现。
寒凉派--刘元素,他用药多主寒凉,他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因为刘元素处于北宋时期,当时北方大疫流行,在北宋末年盛行陈师文、裴宗元奉敕撰定的《太平局方》,用药多偏于热,用热药治疫,是有很多偏弊的。因此刘元素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阐明六气化火之理,而用药多主寒凉。
攻下派--张子和,他善用汗吐下之法,尤主攻下。他主张治病重在祛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他出生于北方,北方人饮食厚腻,地气干燥,夏则吞水,冬则围火,非寒凉攻下,不能治愈其病,所以他善用攻下法。他著《儒门事亲三法》,即以下法为补,他讲"下去其邪,而正气自复,谷肉果菜无往"养之物"。
补土派--李杲,创补脾土法。他认为土为万物之母,著《脾胃论》,以补中益气和升阳散火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刘张多讲六淫之邪的外感,他重在讲内伤疾病。著《兰室秘藏》、《内外伤辨》等书。李杲是北方人,为富家子弟,平素所交往的人都是比较富贵的,嗜欲逸乐,所以东垣倡补脾升阳的方法,极为适当;且当时元兵南下,当时人们大半起居不时,饮食不调,以致胃弱气乏。所以东垣用补中益气的方法。疗效甚著。
养阴派--朱震亨,他从寒凉、攻下、补土三派之外另提出不同的学说,著《丹溪心法》。他讲:"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立滋阴降火治法。
至明、清之时,由于苏杭一带大疫连续流行,故产生温病学说。如清代中叶的叶天士创立了治疗疫病的学说,他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并引用"卫气营血"来划分温热病的深浅和治疗步骤。而吴鞠通又师承叶氏的理论为基础,并上溯诸家学说,结合自己实践经验,汇集成一部《温病条辨》。中医内科治疗法则就是这样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虽然中医的治疗法则内容日益丰富,但归纳起来,仍不越八法范围,仅因各家所偏重,而立不同的中心学说而已。所以至今八法仍为中医内科治病的最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