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所感七条

晏龙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31
帖子
320
获得点赞
3
声望
16
年龄
42
一:想把中药学透弄熟必须尝至少300味中药,参以本草经,仲景方药加减,《本草思辨录》《经方例释》等书,方在临床上运用自如。
二:《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三书距仲景不远,能得仲景精髓多,若能与仲景书对比互考,此道定能大进,唯有一点,此三书不好读,枯燥,不如后世书文采。另外如莫枚士的《研经言》《经方例释》。特别是《经方例释》绝佳,此书解决了我多年读伤寒的疑惑,出外必带之书。徐大椿诸书,尤怡诸书,周岩的《本草思辨录》都是常读常新之作。
三:四肢发凉一般认为阳虚。其实只要身体不正常都能出现此种情况。如天气寒冷、素体单薄。感冒致营卫不和。气虚失温煦。气郁之四逆散证。等等。总之要抓主因,才能消除此症状。
四:八纲辩证还是要加上气血两证。
五:病是在身体上形成,所以治病前要看体质。病有层次有阶段,所以治病要有眼光和四诊基本功的。
六:基本功是熟悉人生理构造(此处指中医理论下的,一本《黄帝内经》足够),六*七情(三因)之性,熟识药性(《本草经》足够),深知方药及组合功效,识体质,抓病机,守方与转方,方药加减进退(伤寒金匮)等等。
七:近年肝脾病多,压力大,情志不遂,营阴耗,气郁津凝随寒热而成痰。
 
前途无量啊!
 
王家祥; 说:
王家祥 发表于 2011-10-24 23:01
前途无量啊!

过誉,只是在一个人摸象,还不知道正确不正确呢。
 
共勉之,习医悟道
 
谢谢分享!学习与实践经验。
 
谢谢分享!学习与实践经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