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的不传之秘“量”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15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中医的不传之秘“量”
常言道“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一个成方之中君、臣、佐、使各药的用量不同,其作用会发生变化,医圣仲景“三承气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祖传秘方之中,药味组成、制作工艺、各药用量都是不传之秘。中药用量不传,我认为除了保密之外,更重要的是其“量”不易传,就像中医诊脉一样“心下易了,指下难明”。
临床各个患者由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社会活动背景不一样,其体质就会不一样,用药时就需要选择不同的量;同一个病人得病的季节不一样,感邪轻重不同,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方药,采用不同的用量;同一味药物的南北生长气候环境不同,采摘时间不一样,修制、炮制方法不同,其质地就不一样,临床应用也需要选择不同的量;由于每味药在方中有时候所起的作用不同,用时也需要选择不一样的量;每位医生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同,用药配伍习惯不同,用药时也会选择不同的量。而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在不同的时候到底需要什么药,用多少的量,全在医生的临床斟酌。也在于临床医生的经验积累。
古今各方书虽然对每一个成方的药物有时候也具体标出了每一味药的用量,但由于古今之人的生活、饮食习惯不同,体质也就不一样。由于气候的变迁,古今之药的品质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们临床也不应该照搬古人的用量。同时代的医生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面对的病人的体质、用药习惯也不同,所以交流经验时也不好说每味药的用量。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中医的不传之秘“量”,有时候是因保密的需要而不传,更重要的是因不易传而不传。
 
现在的中药的品质估计不能和以前的中药比了啊 量方面是不是要加一点点啊
 
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相对于无毒药物,有毒性的药物在临证中当注意其量。安全为上。
 
现在的中药的品质估计不能和以前的中药比了啊 量方面是不是要加一点点啊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量大量小细斟酌。
 
药方一样,针对不同的病人可能药量会改变

为啥改变?

很难说清楚,所以,不是不传,是传不了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