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1 校勘是做学问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手段、一种途径。由于我国纵向跨度的漫长,所以自打有书籍诞生不久之后,校勘的工作就开始了。正因为有校勘工作的存在,才使得很多中医古籍得以保留传承。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2 但校勘医书又是一个很特别的学问。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医家如张仲景等并不具有这个本领,而熟练掌握校勘技能的又往往不是医生,所以这就给中医文献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能够掌握校勘本领的不懂医,医学家往往又不具备校勘所需的学问,更没有掌握校勘所需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校勘是替他人做嫁衣,校的好了,是原作者写的好;校的不好,挨骂的却是校勘者。所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在当代中医人来说,已经很少有人屑于一顾、肯去做了。因而现在的校勘书籍中佳作聊若星辰、乏善可陈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校勘医书又是一个很特别的学问。历史上的很多著名医家如张仲景等并不具有这个本领,而熟练掌握校勘技能的又往往不是医生,所以这就给中医文献的研究带来了困难:能够掌握校勘本领的不懂医,医学家往往又不具备校勘所需的学问,更没有掌握校勘所需的史料。而更重要的是,校勘是替他人做嫁衣,校的好了,是原作者写的好;校的不好,挨骂的却是校勘者。所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在当代中医人来说,已经很少有人屑于一顾、肯去做了。因而现在的校勘书籍中佳作聊若星辰、乏善可陈也就不足为怪了。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3 但幸好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既懂于医、又精于文,而其已经历经繁华、洗却铅华,愿意潜下心来为中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陕西榆林的赵宝峰先生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位代表。、、、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4 点校者赵宝峰先生,并非专业业医者,而是一名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育事业的理论工作者,但这也并不妨碍他校勘医书的成功。历史上很多好的校勘者都非专业中医,如校勘内经的林亿、胡澍等都是如此。赵宝峰先生喜欢中医、自学中医几十年,家中所藏中医书籍数量之多、品种之全是很多以医为业者所不及的,其对中医的忠贞程度更要令很多人汗颜。
点校者赵宝峰先生,并非专业业医者,而是一名长期从事干部理论教育事业的理论工作者,但这也并不妨碍他校勘医书的成功。历史上很多好的校勘者都非专业中医,如校勘内经的林亿、胡澍等都是如此。赵宝峰先生喜欢中医、自学中医几十年,家中所藏中医书籍数量之多、品种之全是很多以医为业者所不及的,其对中医的忠贞程度更要令很多人汗颜。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6 薛东庆 说: 支持。 这个书很少见。 点击展开... 的确很少见,请接着看,精彩继续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7 2010年夏,我与赵宝峰先生在北京见面。除了神交已久带来的欣喜与畅谈而外,我还在宝峰先生手中第一次见到了老版竖排的《嵩厓尊生》这本书。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4 #8 当时,赵宝峰先生拿的版本是这样的 附件 DSC02432.JPG 1.4 MB 查看: 32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5 #11 《嵩厓尊生》是清代名儒景日昣编著的一本综合性医学名著。该书作者推崇医易相通之理,认为五运六气、天时民病中,都有阴阳变化之道,故其书开篇即从气机学入手,可谓节节考证、卷卷精详。我在网络上披露部分内容,得到了很多气机学爱好者的喜爱,更有网友云曾遍寻此书而不可得。今有赵宝峰先生精较本推出,当是这些朋友的福音。
《嵩厓尊生》是清代名儒景日昣编著的一本综合性医学名著。该书作者推崇医易相通之理,认为五运六气、天时民病中,都有阴阳变化之道,故其书开篇即从气机学入手,可谓节节考证、卷卷精详。我在网络上披露部分内容,得到了很多气机学爱好者的喜爱,更有网友云曾遍寻此书而不可得。今有赵宝峰先生精较本推出,当是这些朋友的福音。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6 #12 当然,此书并非一味在气机上纠缠,无论是药,还是方,都有较精辟的见解。特别是论方,既有上中下三焦分论之法,又有分病组方之辈,亦可供参考。即便是前人名方,作者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如从六味地黄丸化出的壮水制阳丸,从肾气丸化出的益火消阴丸,都在原方的基础上做了有益的调整而不失精妙,扩大了原方的主治范围,既有原方之神,又有景岳左、右归之韵。
当然,此书并非一味在气机上纠缠,无论是药,还是方,都有较精辟的见解。特别是论方,既有上中下三焦分论之法,又有分病组方之辈,亦可供参考。即便是前人名方,作者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如从六味地黄丸化出的壮水制阳丸,从肾气丸化出的益火消阴丸,都在原方的基础上做了有益的调整而不失精妙,扩大了原方的主治范围,既有原方之神,又有景岳左、右归之韵。
L likemovie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3/31 帖子 87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年龄 18 2011/10/08 #13 怎么把我的发言删了?我只是问一下两本书有何区别,竟然被删了。无语!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09 #14 likemovie 说: 怎么把我的发言删了?我只是问一下两本书有何区别,竟然被删了。无语! 点击展开... 哦,是什么发言?发在哪里了?我不知道啊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12 #16 董红昌 说: 这本书纸张太差,期望重印的时候提高纸张质量再买。 点击展开... 我手头有两个版本,我推荐的这个赵宝峰版本,纸张的质量我感觉还可以, 至于另一个版本,差的,就不光是纸张的问题了,呵呵。
L likemovie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3/31 帖子 87 获得点赞 54 声望 0 年龄 18 2011/10/12 #17 啊呀,我就是买的学苑出版社的,因为出版的比较早,很早就买了。我还没有来得及看,难道说该书的校刊也有问题?
杏林言书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5/25 帖子 3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10/19 #18 最近,《上海壹周》的记者在书城“逮”到了赵老师,并配发了大幅照片,瞧赵老师乐的! 附件 赵老师在上海书城.png 434.2 KB 查看: 19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25 #19 杏林言书 说: 最近,《上海壹周》的记者在书城“逮”到了赵老师,并配发了大幅照片,瞧赵老师乐的! 点击展开... 自北京一行后,还没看到老友,很怀念啊、、、 感谢提供资料。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10/25 #20 此外,该书还具有如下特点: 该书既是一部简明中医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古代循证医学临床手册。书中汇集了250多种疾病病的治疗方药方法。据知,著名老中医焦树德、干祖望以及黑龙江名中医高式国等都在学医过程中从中获益。
此外,该书还具有如下特点: 该书既是一部简明中医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古代循证医学临床手册。书中汇集了250多种疾病病的治疗方药方法。据知,著名老中医焦树德、干祖望以及黑龙江名中医高式国等都在学医过程中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