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什么是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

马桢伟谈中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328
获得点赞
3
声望
18
什么是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
回答经方婆婆YL…质疑之三
一、明理得道与中医三级概念
学习中医、中华文化的至高境界是“明理得道”,道者--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对真理),理者--学问--客观规律在人脑的主观反映(二次再创造--相对真理)。人脑反映者思维所是,即心理活动,故佛家言:“心本无生,因境而有”境不同则心理活动也必然不同,“一切唯心所造,唯心所是”。虽‘道’是客观过程(无对错),‘理’是主观再创造(有对错),然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在于明理、讲理,在于通过主观反映客观。此古人言:“心是存理载道的,道理不足就是命不足,就是天理空虚。就是缺德。”故“好汉不档讲理人”。
道有大道、中道、小道,即天道、地道、人道,理有‘气’理(‘天’理)、‘物’理(‘地’理)‘情’理(‘人’理)。大道=天道=气理(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反映为理、类似于哲学、第二维度科学,放之四海皆准);中道=地道=物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反映为理、类似于自然科学、第一维度科学,具有特定定义域、坐标系);小道=人道=情理(人类把握客观规律的技术方法--反映为理、类似于科技方法与社会伦理,常伴随着场景、认识…的不同而不同)。因为小规律须服从大规律,故《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就中医而言,中医一级概念是大道=天道之理;二级概念是中道=地道之理;三级概念是小道=人道之理。此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对传统中医理论概念有一个三级分类:
一级概念范畴
【明理】 道(太极元气阴阳合而为道)气(精气神)、数、序、势、象等 基础理论概念
(一元论阴阳数理秩序演化) 系统信息控制、跨学科科学思想 因不易理解而易被抛弃
二级概念范畴
【定法】 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 应用理论概念
(辨证施治方法) 系统信息控制模型分类 因机械对应而易被曲解
三级概念范畴
【合于术数】 摄生、诊道、治道、方剂、本草、针灸等 治法理论概念
(中医技法方药) 系统信息控制、具体方法和手段 因功利主义而易被异化

二、与西医相比较,中医核心构建在于哲学部分
与西医相比较,中医之所以更聪明、更智慧,核心构建在于其哲学部分,即明理得道的“道物协同承接”。此中医的好东西西医没有,赖有有此则中医比西医更符合“天理”,更符合“人理”,甚至更符合“物理”。仔细体察,从古到今历代大师首先都是一个哲学大师,即便是当今的诸多前卫高科技,也鲜有不有赖于此东方“哲学”构建之启示!明白中医哲学部分“道物协同承接”是中医好东西的核心构建则明白:传统中医和中医理论是圣贤之理--哲学(人文科学、前卫跨系统第二维度科学)与老百姓的技--经验(自然科学、技术第一维度科学)相结合与时俱进的产物,是哲学(理)自然科学(法)技术方法(方技)的统一,三部分混成合一(道物协同承接)明显优于任何只强调一个部分的“先进”,故相对于“现代概念中的单一科学”(自然科学)而言,中医理论具有潜科学、前科学、超科学性,之所以中医才伟大、骄傲而鹤立鸡群!由此倘若不明白中医哲学部分对于整个中医理论的重要性,囿于“师门技术”,或囿于“自然科学”,叫嚷:“中医只是经验技术”,“不要用哲学代替自然科学”,又如何明白掌握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呢?

此当年中西汇通派祝味菊曾言:“中医有愈病之事实,允宜有科学之真理。凡无原理、原则可寻之经验,必有原理、原则可寻。收集各种确切之经验,综合而成系统之学说,科学之与哲学,犹辅车之两轮相依,不可偏废也。医学为种种学问之综合,别成一系之学术,融含科学与哲学而自成境界,非科学所能包括,亦非哲学所能范畴也。科学分析诚为医学不可缺少之要素,而一般之规律仍是滥觞于哲学。科学知识仅各种现象内之部分统一,哲学则赅括一切学说而得其完全之统一。因于各门科学之发展,哲学观念亦随时因之而有变迁。反之,因于哲学之启示,科学研究亦因之而有戈获。医学建筑于哲学与科学之间,医学诚为自然科学之一环,然未尝叛离哲学。若使中医而非自然科学,亦应列入人文科学;若谓中医属于哲学,当是实用哲学,而非空想哲学。吾人观察疾病,可以引用科学仪器和工具,而综合诊断,则非哲学联贯之天才,不为功也。医学而能把握科学、哲学两面,则现实与逻辑各得其全,所谓真善美也。”当今哲学界、科学界有一句名言:“善于在宗教与科学之间构架桥梁者,是明天理、开天目的伟人。”爱因斯坦如此认为,若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如此认为,今天团结九大宗教门派提倡“和谐拯救危机”的净空法师还是如此认为!

明白于此则明白,科学泰斗钱学森为何言:“象数学和中医理论蕴含着许多现代系统论思想,……从这一点上看,中医理论是前科学(超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明白于此则明白,当今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为何向整个中西医理论界预告:“中华医道的原理远远超过西医及现代中医学甚至整个近代科学体系。中国古文化正在挑战现代科学,现代科学革命的新挑战与之日益趋近。中医是那神圣的未来科学殿堂,中医文化的源头正是现代前沿科学努力追寻的目标体系。”;明白于此则明白,现代量子生物学代表人物林陆山为何断言:“中华文明的支柱《易经》、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量子生物学基础之上,灿烂的量子生物世界必将引领人类前卫科学发展,使人类认识‘自我’,回答‘我是谁’、‘谁是我’成为可能。”明白于此则明白,武汉 ksjyjs叶苗先生为何断言:“《黄帝内经》生物电磁学必将领导、统帅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笔者戏言,明白于此则中医为何是前科学的、潜科学的、超科学的昭然若揭!明白于此则自然明白:中医、中华文化之伟大!

三、割裂三级联系,当今婆婆常常缺乏正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道有三级、理有三级,失其任何一级便失‘整体系统’,便失“道物协同承接”,便失‘辨证施治’之根本!故诸多中医高手皆言:“一个人学习中医,你的理论高度决定了你的临症水平。理论都搞不清楚的话,可能你真是学习了一辈子的中医,却不知道中医是什么一回事。理论高度不够,不是把《黄帝内经》《伤寒论》倒背如流就可以学好的!”不是仅靠几个“方子”几下“秘招”或几个“正统嫡传”,需要理论(明理)指导下实践中的感悟(得道)!

中医理论本就是一个【明理】【定法】【合于术数】、理法方药技并存的广义范畴,并非仅是通常习惯所指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狭义二级概念范畴。不仅把习惯上的中医基础理论(诸二级概念)混同于中医理论是当今中(西)婆婆普遍存在的一种常见病,而且更有甚者,因为自己偏于‘术数’而疏于‘明理’,不懂或不知中华文化、中医理论的核心构建“道物协同承接制”的重要性,老是割裂‘道’和‘物’协同承接的有机联系而‘弃理求术’盛行,类如“中医是实践经验,空谈理论无用…”“中医难以理喻,唯有疗效立足…”“实践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无须理论裸奔…”,“何须与科学接轨,何须硬装系统论榫头…”……在中医界包括各大中医论坛甚嚣尘上极有市场。如此只讲经验技术(弃理求术追求秘方秘技、特效穴位)不要理论、否定中医之浅见,反成当今某些中医掌门婆婆之推崇,倘若以此领导中医、规范中医,那么中医、中华文化真正的好东西--哲学部分“道物协同承接”还能是好东西吗?

然当今领导中医的许多婆婆们因不明“道物协同承接”,用现代单一的自然科学--现代医学寻找物质层面与中医理论的一一对应,跌进了还原论的泥潭,那是“犯傻”;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只讲经验技术,抛弃理论等于抛弃了中医的核心内核,那是“犯浑”;将中医“经典”中医理论神秘化、偶像化膜拜,那是“犯痴”;为了利益而将技术垄断化、造神化,那是“犯骗”。由此领导中医、培育中医也许还能出几个临床中医实践“大师”和“高手”,但将整个中医事业引向“末法”、引向“生死存亡”却是其必然!
故仅以此文为今天“举世皆醉”的“犯傻”“犯浑”“犯痴”“犯骗”的众多中医婆婆们提个醒,抢救中医还得从中医人建立中医“正见”开始!!!

四、中医发展的瓶颈,根本在于哲学
作为一个经学大师(一个中医理论家、实践家)应该知道,当今中科院哲学大师刘长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中医发展的瓶颈,根本在于哲学而不在于科学。”【当然更不在于技术】。用一个当代哲学家的明锐预言:“当今科学界关于复杂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的研究方兴未艾。复杂性和非线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传统中医文化的特色就是非线性复杂思维的结果。因此,这种复杂系统的(非线性)探究方式,不仅能战胜自然科学(第一维度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第二维度科学)之间的隔阂,而且缩小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距离,同样也拉近中西医学之间的距离(中西结合)在思维整合的平台之上,运用非线性复杂思维去追求多样化统一势在必行。”事实上伴随着当今前卫科学的突飞猛进,近几年兴起的生命科学与非生命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研究,已使参与中医与中医理论研究的学科明显地扩容,其中哲学层面的人文关怀、系统自组织跨学科学科直接参与,……已使中医和中医理论的哲学、第二维度科学“特质”不断凸显。不明白于此,跟不上于此,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当今中医婆婆们因缺乏如此中医哲学“正见”,自然缺少此类能跟上时代发展的理论家和哲学家。最多的却是喜欢“闭关自守”“唯我独大”“技术至上”的实践家。虽然尽管回眸当今非主流的民间中医(包括保健品)能够拿得出手的、治疗众多癌症、治疗现代西医束手疑难卓有成效、理法方药言之凿凿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当代中医的症结并非技术不行,也不是没有人才!而恰恰在于因众多在位“举手投足”即影响中医大势的婆婆们喜欢、推崇“技术至上”,将自己技术(包括医案经验)过于要求后辈膜拜,结果此等中医门外汉或初工见地【对患者而言,能治好病就是一切;对医者而言,只有技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一个庸工。此好比使用计算机,不会编写程序、不懂根本道理,唯有跟着别人后面学技术-撵,能不被人超越吗?】在唯有自己师门“技术”井底之蛙的鼓噪下,在中医界、中医理论界此多‘见地’常常“独占鳌头”,由是乎,让中医婆婆“举世皆醉”的“犯傻”“犯浑”“犯痴”“犯骗”不断!让拥有成功案例的民间中医被围剿不断!神仙骗子不断!窝里斗不断!后辈中医迷惑否定中医不断!此不明“道物协同承接”之理论,唯有“医案”实践能有用吗?不能明理沟通,谁都可以踏上一脚,以为用几个言之凿凿的医案就能证明自己、证明中医之伟大,岂不是太过天真?上述大道八宝用疗效得到的“神话”正在遭受“骗子”围剿,岂不是最现成的实例?您说靠写几个医案有用吗?

时代不同了,导致今天的中医界症结、中医的发展瓶颈,对于个人、特别是初学中医者也许仍然是技术--实践(医好病人)为上,仍然得不断注重对“医案”技术的学习;但对于整个中医事业、整个中医界领导层的婆婆们而言,却更贵在理论的突破,贵在多一点具有哲学思维的第二维度跨学科科学知识融入中医理论和中医实践,多一点中医“正见”,才能让整个中医事业与时俱进,不被历史的潮流所遗弃!就此意义而言,今天我们中医界的“哲学家”们是否离开当今的哲学--第二维度科学太远了?太过注重实践中的“医案”了吗?是否有点“取法乎上始得其中,取法乎中始得其下,只研治疾小术,不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难窥医学堂奥。”之嫌?

今天中医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发皇古义、博采众方、融会新知、独辟蹊径。”这个历代医家发展中医之共识,同样在提示和要求后学中医之辈:要做一个好医生,必须通过发皇古义(学‘理’明理),博采众方(与大量医‘术’相结合),融会新知(与时俱进、师古而不泥古),独辟蹊径(建立自己独特的系统控制模型-辨证施治方法),而发展中医。因为只有新的系统控制模型、新的辨证施治方法的建立,中医核心构建(法)的与时俱进,才是中医理论(理)和中医实践(术)相结合,真正展开其第二科学维度(系统控制方法)翅膀,孕育着新的生产力、创造新的社会效应时代到来的标志。

可叹的是,当今某些缺乏“哲学”正见,囿于自己师门和经验秘方秘技的掌门婆婆,顽固的以为中医就是“几张方子、几个穴位”而已,技术决定一切,既排斥“科学”,更排斥“哲学”,眼中只有那么几个方子或穴位,狭义理解中医的“好东西”,于是一旦遇上自己不明白、看不懂的就自然将之与“西化中医”或“迷信”、“怪力乱神”挂了钩,说什么“中医何须硬装科学之榫头”,“怪力乱神圣人孔子不肖”。此倘若是一名临床大师按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方法照样看病治病,大概无关大局?但由此井底之见地领导中医、规划发展中医,又怎能不是当今中医之悲哀!哲学家黑格尔就说过:“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不知医者不为哲,否则永远也讲不到位,能认识什么是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吗?
 
五、学习李玉宾老师--临症辨象有感
近来有幸学习了民间中医课堂丛书李玉宾老师的《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症辨象》,对其诸多观点甚为赞同。摘录部分于下:
“中医理论很广博、很完美,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是可以用于指导我们认识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真正用在治病这一块其实只是中医理论的一小部分,并不是中医理论的全部。如果我们都能把一气周流--这个真实的体现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我个人觉得让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它并不仅仅是指导我们看病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我们从无形之气的层次,从这个广大的范围来理解一气周流,它也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的,这个规律遍布整个天地之间,万物莫逃,有无穷无尽的存在层次(道)。所以我们对天地间这个庞杂体系的把握,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岐伯建议的那样,从象的角度出发(物之呈现),执简以驭繁。这个庞杂的体系,黄元御从象的角度,非常概括地描绘了《四圣心源》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用一年四季阳气的升发潜降,结合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描述这个规律,是从一个具体的层次上阐述这个问题。”
明白一气周流“我们给患者用疏肝升达的中药可以治愈,我们愉悦患者的心情也有治疗的效果,我们把患者的居住环境改善一下,让房间更轻松明快一些,对病情的缓解也有确切的作用,我们在上午阳气升发的时候来治疗那效果就会更好。我们采用的手段不同,目的却都是疏达木气,最终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对一气周流的层次有一个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治疗手段就会更加丰富和灵活。”
“当遇到一个病人,心中还想着套那个方子,还对着症状来套方治病,我个人感觉那还不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抱着一肚子的方子、一肚子的经文去看病,那样反而看不好病。看病的时候要做到胸中无方(有背后一条主线),看完病后方子自然从心底流露出来,到那个时候,对古往今来的各种学派就不会有争论了。温病派呀、火神派呀、经方派呀、各种学派还需要区别吗?已经没有区别的意义了。病只有一个,道理也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有许多),所以我觉得不要执著于没有必要的争论,好好去体悟真实的好东西(哲学的、放诸四海皆准的、第二维度科学的经典之理--那就是中医之道),到那时候你就没有什么争论和执著了,少一点分别心,不需要分别的时候,你反而会洞彻得更清楚。”
因为“无形之气决定有形之体,中医的神、气这些无形的东西对咱们的身体会有一个决定性的影响,由此临证察机(气机、神机)就是临证辨象。‘象’概括地说是一种大象,是一种看得见或感觉得到形象,实际上它的本质也是一种无形之气,是无形之气的一种表现(道的物之呈现)。辨象主要辨的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象,或者能够感觉到的象,你像脉诊的象你是看不到的,是要靠感觉的。各种各样的象背后都有一股气,实际上我们是通过象去辨一气周流(背后一条主线:黄元御的中土为轴、左升右降、一气周流),是去辨气的连续变化,这就是咱们临证辨象的真正含义。”如果说背后一条主线“一气周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那么看得见、感觉得到的象则是‘有’(物的呈现),老子言“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临证辨象真正目的还在于感觉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一条主线’(不是没有的、而是哲学的)。

对照于“道物协同承接制”仔细思量,倘若中医之‘道’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就是那黄元御‘中土为轴、左升右降、一气周流’,那么临证辨‘象’谋‘道’的‘物’之呈现,今天武汉叶苗ksjyjs的《黄帝内经》生命电磁场理论岂不是惟妙惟肖?郝守玉郝志玲老师“中西医融合的基础:热能代谢谢(阳气)与水电平衡(阴液)的对立统一”岂不抓住了“一气周流”物之呈现之关键所在?又何以遭到如此多的中医同行质难?原因恐怕还是与当今诸多中医婆婆不识中医真正的好东西在于“哲学”,顽固地把中医和中医理论囚禁于“经验技术”和“自然科学”有关!且惯性深重,想改也难!
值得庆幸的是,谋“道物协同承接”中医之道的物之呈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用现代西学知识解释中医之理,中医论坛出了一个愚工喻阳兴另辟蹊径用其《中医理论为什么是科学的?》系列文章走‘中态公约度’之道,直接从‘技术’‘科学’(物之呈现)解读‘经典’哲理之道,好像对诸多原来否定中医哲学之理的婆婆们颇有“疗效”,但愿能由此芳泽天下,让更多人明白什么是中医真正的好东西!!

六、孔子“怪力乱神”并非否定哲理“神灵”
释迦摩尼曾经说过:“一滴水有众生相”,在那没有显微镜的年代,那是“迷信”-鬼神乱力,在显微镜发明后则是“科学”。同样今天的手机、电视放到未开化的原始部落是否是怪力鬼神?至少也是一个顺风耳、千里眼吧!还是这句话,“不明理不是神仙就是骗子”!(民间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虽必有其背后的科学道理,但因难以理喻,故常常被当做封建迷信、怪力乱神,此不知求根本明理得道,唯求秘方秘法(医案技术),实乃当今婆婆们由此领导中医的一大通病!前文所言,21世纪的今天,由中国人道家炼丹术衍伸的西方顺势疗法、气功(微电磁场)衍伸的“微电子检测仪”……您还能说它们是“怪力乱神”吗?

孔子其实并不反对有‘神灵’的存在,《系辞》中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万物本源/基本粒子)也。唯深(深入研究)也,故能通(明白)天下之志(道理);唯几(基本粒子)也,故能成(成就)天下之务(事情);唯神(光态超光态信息物质)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超光速趋向无穷大)。”孔子语:“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欲洞察事物变化的微妙先兆,最佳途径唯有‘知几’‘研几’神之用也。在下前文有论,用神者类似于今天的“气功态”……,《论语》中就有一段孔子指导弟子颜回用神修炼(练气功)‘知几’‘研几’‘察几’的描述。(不抄录)

也是听人教诲:孔子说“鬼神乱力”的真实意思,古人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者‘田’也,六合之外--非世间法,子曰:“鬼神乱力君子不语”故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六合之内--江山社稷,皇侯将相谋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历史先人伟业过失,后人忠实记载,无须过分强调错对,故圣人议而不辩);“小人井市劳作之事,圣人辩而不为”(须明白道理,不必亲力亲为,不是轻视体力劳动);“君子穷理尽性之道,圣人为而不争。”《易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者人之主观见解(学问、世界观),性者炁也万物能量象(万物变化运动之根本),命者天道使然,规律不可违也(天道者自然规律)。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信息爆炸年代真理坐标系出发点不同、层次定义域不同,故“道不同不相为谋”,道相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故“圣者语而不论,智者论而不辨。”
对于隔门子婆婆的霸道,就此也让我想起孔子对季康子问政的一段话:“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七、真正明白中医哲学核心构建还须假以时日
援引当年祝味菊一个中医史上特立的思考者、实践者,面对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否定中医之逆流、中医业内不思进取、沉疴泛滥局面之感慨,回眸当今中医‘生死存亡’之缘由:“溯自欧风东渐,中医学说早已日渐动摇,几濒于破产,其所以能苟延残喘者,赖有残余之经验在也。纯有经验而无健全之学说为之联系,是犹失舵之舟无以御无情之风雨也。嗟乎!覆巢之下,理无完卵,吾人再不检讨自己、整理自己、说明自己,则尽其所长,终不为外界所了解;著作等身,终不为学者所公认。吾闻之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学说进步,日新月异,不有破坏,安来建设?彼文过饰非者,巧于藏拙,譬如讳疾终必自毙,此真自掘坟墓也。学术之保存,保存于学术之持有者,中医不能自我发挥,而欲求庇于显贵,苟合于世俗,以谋保存其不可必得之荣誉与利益,盖嘎嘎乎难矣。今吾以个人之见解,解说中医之内容,亦欲为中医求保存之道耳,不谅于同人,亦无悔焉!

有句哲学名言:“上帝是伴随着魔鬼而降临人间,科学常常产生于迷信的土壤。”生活中科学和迷信常常彼此紧挨着,区别科学还是迷信,并不在于古代还是现代、东方还是西方,更多重在思维方法的正确性。对照先贤名言“师古而不泥古”“重意而不拘于法”“师其法而不囿于方”“发皇古义、博采众方、融会新知、另辟蹊径。”“阴阳、脉息宜粗不宜细,宜定性不宜定格。”“宁错其穴,不错其经。”“法无定法。”“取其大者,略其烦碎,弃其纰缪,而时时体验于人事是善读书者耳。”……。先贤谆谆教诲,其良苦用心已跃然纸上。遗憾的是,当今面上中医婆婆们真正能明白上述道理,明白中医、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构建精髓者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婆婆不是囿于盲目崇拜、机械照抄,误陷算命泥潭;就是弃道求术、唯过时西式判定为准绳,直至否定中医、否定中华优秀文化。

【道德经】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笑而置之;不笑不足为道也。”(上等智慧者,听到道则紧随不舍、百折不挠、历经艰难方有所得;中等智慧者,听到道将信将疑、患得患失、乃至争论不休;下等智慧者,听到道缺少悟性则浅薄以为荒诞不经,故嘲笑之;而这种嘲笑正说明道的高深,如果没有嘲笑,道就不成为道,道只能被少数有智慧者所认识。)本就是‘超’科学的中医发展观,根本就不能用现今面上所谓的科学标准来判定(是否真正了解当今的科学发展步伐?),大部分不识此其中玄机者,谁都可以给你弄顶‘伪科学’‘假科学’甚至‘封建迷信’帽子戴戴,但求索致道路上,又何须计较他人的非难,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必须经历的磨难,驱魔方能见佛,历史的车轮、科学的发展、实践的证明将会说明一切!
 
如何认识学习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
回答经方婆婆YL…质疑之四
什么是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境界不同、见地不同则认识不同。俗话说:“见识多、心胸大,才是一个明白人(看得懂真东西)。”反之,境界低下、心胸狭隘、自以为之见地,即使“真本领”“好东西”放在你的面前,你能识货吗?老子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一个道德高尚的智慧者,总是能处处谦虚处下发现别人的好东西,总是能处处处底托起社会最下层,才是一个真正的智慧有德者),学习中医、做一个中医人的一个基本前提:需“一谦、二实、三处下”,(自以为比别人都高,还能用心去体会认识人家的好东西吗?没有实践中的调查研究你永远是一个门外汉!总是站在高处指手划脚,人家会将好东西告诉于你吗?即使有比你高的人告诉你什么是好东西,你能弄明白吗?)这是老子的示下,也是前辈中医们教育后辈的“医学誓言”,直至今天走进哪一个中医院校仍都可以看到墙上醒目的“厚德载物”大字,对照一下“隔门子婆婆”的行为,你又做的如何?。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为靠自己。”对此我年轻时学习中医的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课堂里、书本上、甚至老师手把手的教都只是领进门而已,因为你功力不到、境界不到、见地不到,所有的‘技术’都只能是依样画瓢—‘描红簿’水平,要真有自己修为的好东西,必须见地跟进,(医者意也-‘艺术’境界),就必须有主见(中医正见)、有见地,赖有此才能‘看懂’‘偷到’各家的好东西,海纳百川而成就自己好东西。”(传统中医各家秘技一般不会轻易传授,但只要有见地,常常就能看明白其背后的根本道理,就可以‘青出于蓝胜于蓝’。打个比方,如某个公司申请专利的技术产品,自然不肯倾囊而授,可懂软件的同行高手只要看一眼就能得到提示、开发创造自己新一代的同类产品,且因为知己知彼,自然性能又高于前者。而不懂软件、不懂根本道理,仅靠模仿行吗?)由此,历史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自于同行的论文(有确切记载);《伤寒杂病论》也非仲景一人之术,乃伊尹开创,度五百年变化,汉时广泛流传之方,(有敦煌出土文物为证)经仲景自言‘夙尚方术’谋之,按六经编排,示人以规距准绳灵活运用之巧;唐·孙思邈《千金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更是量天下之术而编撰,岂言一人之术;清·叶天士访一十八师,(据名医何绍奇考证,叶氏《外感温热篇》有蓝本,出自明代末年江苏高邮人氏袁天庵的《证治心得》);……皆在于靠‘见地’、‘主见’“偷人家好东西”(圣贤哲学之‘理’与老百姓的‘技’相结合,构建自己的‘法’)而‘发皇古义、博采众法、融会新知、独辟蹊径。’方成为一代大师!常常好东西就在你的身边,能否发现?能否明白?还得靠你的正见和主见,是你的见地、境界决定它们的“缘分”!

而今天的阁下,虽为一方‘婆婆’,也许是因为“辛苦熬成婆”或“这个婆婆来得太不正常”,“隔门子婆婆下车伊始”太成习惯,似乎已经把“一谦、二实、三处下”忘却,似乎已经有点缺乏一个中医领导婆婆应该有的‘见地’和‘主见’,根据你的网上言行,可以体察感觉得到,境界导致你的心胸有问题。真本领、好东西就是放在你的面前:曹东义老师推荐的周现强“道物协同承接”,因为你没到这个境界不能明白而酸不溜地嘲笑背书袋;武汉叶苗的“《黄帝内经》电磁学”因为你不懂而骂人家是“小电工”弄几个神茶、神器骗人;明明自己使用的1号2号3号…方法,“偷学”于刘逢军的大道八宝,却昧着良心喊打喊杀、讽刺批评人家‘七星八卦-阴阳异气-混元盘’;一方面因为刘逢军不搭脉而批评人家“装神弄鬼”,另一方面又因为有人因“搭脉治病”而走火出书,有点妒忌就骂人家“太不要脸”;不懂牛人杨神经实践出来的天才比喻法解读中医,却用自己原本一再否定的西学教条批评人家不懂医;至于在下这等“不入流、得罪人”的“观点”原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被骂是“抄人家”的“骗子”、“登高弃衣”的魔怔“神经病”,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还是由于境界低下、阁下却对那些既不了解医疗第一线,又缺临床实践,怀着中学时代的对中医的憧憬,天真地以为仅凭地摊上的几个“土方”、会背几句中医经典,就可以此“拯救中医”的江湖中医粉丝的浅识大加赞词,还跟着一起叫嚷:“中医不就是开几个方子、用几味中药吗?来点真格何必理论‘裸奔’?”(此等见识就好像:回答什么是佛学?“佛学就是几个和尚尼姑吃素念经拜佛”一样无知和浅陋!)倘若以此浅陋领导中医,博大精深的中医事业也惟被几个浅陋的混混“见地”所垄断,那么就是你那崇拜的马文辉三部六病论,也惟由原来的系统管理模型被你变成了几个专之某病的‘灵丹妙药’(可以用你论坛文章为证)而下来很大一个台阶?作为一个经典中医大师、医院院长、论坛版主(一个中医领导婆婆)见地如此浅陋、境界如此低,不嫌渗得慌,反让在下此等“不入流”的半个中医按捺不住(为了明理得道、为了中医事业、为了中医何去何从?)出来仗义执言几句……:

为此在下特意花了点功夫为阁下量身打造了两个“展现小脚婆婆风姿的裹脚布”(《“隔门子婆婆”下车伊始,民间中医唯成“骗子”》《‘行门’婆婆‘技术至上’中医渐趋末法!》),希望以此提醒你这个“婆婆”注意自己‘见地小脚’之浅陋。特意加了“十、学习传统文化的三个境界”和“十一、中医技术层面的三种境界”两大段进行详细说明注解并提请注意,结果却不料阁下好像仍尚未明白在下之“苦心”,一方面在那里继续浅陋地叫嚷:“不就是开几个方子…拿点真本领出来…不明白就对了……”批评在下“怪力乱神”;另一方面,又胸襟狭隘地利用手中权力将揭短者言路封杀。中医论坛有你这样“如此不知羞愧、不知寒碜”的婆婆来领导,来主持,岂不令能够看懂这份“又长又臭的裹脚布”真义的后辈们心寒!

如果说10号哲学家等因为年纪轻、学习使用中医原本就是没有经过科班正统中医教育的非美声唱法,属编外不入流的民间唱法、也许根本就是民间原生态,不明传统经典中“哲学”之“奥秘”,不明“道物协同承接制”的重要性还情有可原!因好歹还知道挂一个‘哲学’字眼,还知道一些‘哲学’的重要性,只要稍加解释就可让其明白,(就整体中医而言,“哲学”意义自然远远大于“医案”!“道物协同承接”也是‘道’重于‘物’,“《黄帝内经》以论道开篇,以养性修真、求索至道为首务,非今日专论医学之所为。”)。但你作为一个中医经典大师、一个中医领导婆婆、一个《伤寒》经典三部六病推崇者,本应最容易明白:哲学“道物协同承接制”在经典中的重要地位;哲学对于整个中医事业重要性;可却偏偏让周老师怎么解释也弄不明白,还冥顽不化叫嚷:“弄不明理就对了”,还在这里用那江湖混混的到处PK医案的浅识(弃理求术)叫板“道物协同承接制”!【不懂中医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不叫实践,而是不折不扣的俄罗斯大轮赌】;叫板“来一点真本领、好东西”!【再说一遍,真本领、好东西比比皆是(《易经》“圣人以为常,百姓日用而不知”),用你如此浅识和见地,你能看懂吗?你能明白吗?】是不是又一个否定中医的中医婆婆“王教授”惊鸿出世?既看不懂、弄不明白,是否又要批评人家“装神弄鬼”“太不要脸”的“骗子”了吧!如此这般既浅陋又霸道婆婆行径当道,“媳妇们”(民间非主流)又何必拿什么“真本领、好东西”告诉你?如果真的拿点什么出来,这不是没事找事--添堵吗?

要真想认识别人的“真本领、好东西”,建议你还得先放下这浅陋的“隔门子婆婆”臭架子,找回一点“一谦、二实、三处下”的真中医精神,既承认自己不懂,何为不能先静下来学习学习、弄弄明白,再发表意见也不迟?何必总是“隔门子婆婆”禀性不改,下车伊始就是胡乱批评?要学习人家的好东西,何不学说几句好听的、先学会做人?也许在下此等比你年长几岁、又多学了几年中医的“不入流”,兴许还会再为你弄一个“裹脚布”详细点拨一二,不过一多半还得依赖你自己的功底(境界、见地)去“偷学”哦!千万不可再犯“隔门子婆婆”的下车伊始毛病!!否则老是以论坛掌门婆婆自居,老是趋炎附势,谁得来头大就是真理,自己不懂的、不知道的、不认可的……都是“骗子”都是“不要脸”!掌控中医论坛不以辨理明道为准则,唯以职权高低、流派门户好恶划分,滥用论坛版主之权利,那才真正不可药救!!可叹的是,今次你能利用手中的婆婆权利封杀他人的言路,长此以往一旦真的让你这样的婆婆、用你这样的境界见地领导、“统治”中医大局、中医论坛,中医又是何等的悲哀?!倘若连主流婆婆们都只知道“技”层面的好东西(技术--传统的、民间的,甚至只有自己的),离开“道物协同承接”甚远,不知道有“理”层面的好东西(哲学--第二维度科学),唯有整体‘弃理求术’。故当今满世界的秘方、秘法铺天盖地,“茄子绿豆”鸡犬升天,不是神仙就是骗子,这又是谁是始作俑者?(如果主流婆婆都认为,中医只是几个经验方子,那么民间江湖哪些有点小疗效的自然成了“神仙”“秘传”;媒体老百姓受此“浅见”潜移默化大都以为本应如此!“中医“大师”“专家”“教授”婆婆们谈中医难道有错吗?”但一旦真的全社会追捧哪些民间稍有一些疗效的“神仙”“秘传”“秘方”,动了婆婆们的“奶酪”,婆婆们却又迫不及待地利用“权力”组织“围剿”“封杀”,将此多--民间不明理的‘技’都说成“骗子”!一会儿“神仙”、一会儿“骗子”让不懂中医的老百姓实在糊涂得紧!)由此领导、“统治”中医,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还能是好东西吗?中医能不被批评“不科学”吗?主流‘婆婆’们能不培养“中医掘墓人”吗?中医能不“渐趋末法”吗?中医倘若倒退到唯经验而已,张悟本事件“一会儿神仙、一会儿骗子”能少得了吗!
 
还是前文这句话:“佛学提倡见地(解悟)和行持(证悟)的统一,有行持未必见地上得去,而有见地必然行持也跟得上,没有行持的见地则必然是假的。”中医同样如此!!!
看看清楚!叫嚷“技术至上有什么不好?”本文批评的“技术至上”并非批评技术本身,而是批评那些只知有自己技术,而不知天下之大(井底之见地)婆婆因“一叶障目”之狭隘。为了顾尔面子不用“一叶障目”而用“技术至上”。您这个货真价实的“婆婆”不会真的是浪得虚名,咋会连这都看不明白?还是因理穷辞拙而故意胡搅蛮缠、干扰看官视听!

批评“技术至上”也并不等于批评者不讲技术。今之所以不愿与你PK医案,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们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何PK?你是经方大师、医院院长、论坛版主,主流正儿巴经的‘婆婆’;我是民间‘不入流’非主流的一介布衣半个中医;你是拿着国家的工资奖金朝南坐的中医‘专家、教授’;我是靠自食其力朝北跪的‘民间骗子’;你有政府、媒体、舆论…整个国家宣传机器为你拉客户;我唯有依赖客户的回头率和口碑相传;你是老百姓、患者生病第一时间毫无保留的第一选择;我是老百姓、患者西医中医兜圈子,走投无路的试试看;你可以说:“某某病治不好是应该的、必然的”,照样门庭若市;我如果说没法治岂不连房租钱都要泡汤?你可以胆识过人、大剂经方(附子石膏30-60-120等)也许力挽狂澜,我倘若学之则将是一副手铐下场,唯有另辟蹊径、发掘“百姓日用而不知”‘随心所欲不逾矩’方能得以谋生;你可以不要理论“讲真话”,只会如此几招经验秘方秘术,照样做你的专家教授、桂冠依旧;我若没有理论高度,必被“围剿”、自成“江湖骗子”难以立足;你可以无须与我‘较真’,无须明白我等‘不入流’的江湖方法,站在经典婆婆的位置就可以轻易将我等“封杀”;我却唯有‘知己知彼’(研究主流婆婆方法之弊端)收拾你的‘残羹剩饭’(主流治不了的顾客)方能得以‘苟延残喘’;如果你在第一线把顾客都‘包圆’了,没有‘残羹剩饭’还会有我等民间非主流的饭碗吗?(本来民间就是“替补”“辅助”,不知好歹与主流婆婆PK,岂不乱了规矩王法?)唯有你等“残羹剩饭”赏赐,才有我辈之“口粮”。有此自知之明,你说我有资格与你PK医案吗?敢跟你这样的主流婆婆PK医案吗?当然倘若蒙你不嫌弃的话(有此胸襟),把你的‘残羹剩饭’治不了的顾客“赏赐”于我,于我饭碗自然多多感谢!(只要不是绝症,我的收费大概只是你的零头,虽然没有回扣,但感谢还是必须的!)。

婆婆们倘若都以唯有自己经验“技术”浅见陋识领导规范中医,结果“占着茅坑不拉屎,还不让人家拉屎”,中医的真本领、好东西还是好东西吗?中医唯有渐趋末法!那么末法时期,环境所逼“好中医在民间”自然而然!作为一个主流掌门婆婆您是否考虑过:为何众多当今医学解决不了的“瞎猫碰上死耗子”总是喜欢青睐那些江湖不入流、被主流认为不懂医的“骗子们”?然一旦那些解决“死耗子”方法真的有人追捧,又总会遭到大批主流婆婆的围剿!

在下一介布衣,与中医领导婆婆“尊神”相比,原本也不曾“入流”,不要说“装神弄鬼”,就是“泥胎木雕”的下级牌位也不曾有过,故也根本无意与阁下较量什么中医本领,就是如果有什么“发明创新”,能让阁下此等霸道婆婆相信吗?倘若真的有人“相信”,那么又离遭遇“围剿”大概不远了!又何必自找麻烦?本就人微言轻,故也唯有借助先人、贤人、中医名家大家公认之“铭言”摆事实讲道理,好在天下间“好汉”不挡讲理人,中医理论论坛“有理走遍天下”“公道自有人心”,本是为民间中医--‘大道八宝’抱个不平,为当今中医界众多怪现象分析一个因果缘由,不想今之有人为此文“气急”而不管不顾自己“婆婆”身份之高贵,一反平时谦谦君子之姿态,原形毕露、理穷撒泼骂街,赤膊上阵、封了你的言路,说明已被点中“穴位”,此文值也!!!

懒婆娘的裹脚布虽然又臭又长,但却是小脚婆婆丑陋之历史见证,唯有它的存在才能时时警钟长鸣,让辛苦熬成婆的丑陋小脚不能再在年轻的中医后辈媳妇身上重演!当然这让辛苦熬成婆又总想让后辈媳妇再受二茬罪的小脚婆婆有点气急败坏,也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阁下虽然还总算有点自知之明,承认自己不懂!也不明白!但既然不懂也不明白,那么凭什么批评别人“小电工”“忽悠卖几包神茶、神器”?既成中医婆婆一定来之不易,将心比心,如果有人(您的领导)不作调查研究就指斥您的大师是靠拍马溜须而得,造谣您的院长是靠金钱买来的,您的1号2号3号……是骗钱的,您又是什么感受?退一步说,既然不懂又不明白,又极力主张中医以疗效立足,那么这个疗效大概不应该是你等几个承认自己不懂、也不明白的婆婆们来定,理所当然应该由患者、由消费者来定,或者让明白于此的婆婆们来定,又何须唯有您自己的观点为标准呢?今之站在婆婆的位子上,既承认自己不懂又横加指斥,是否有些逻辑悖论?是不是您这“隔门子婆婆下车伊始”禀性脾气又犯了?前文不恭敬说您“隔门子婆婆下车伊始”大概没有说错吧!

也许您会说因“又臭又长的裹脚布”让您这个“小脚婆婆”更加老眼昏花、更加懵懂不明白!然也许唯有这“又臭又长”方显“小脚婆婆”之丑陋,也唯有此“又臭又长”才是还原晾晒“小脚婆婆”辛酸落后于历史之本来,否则套上一双美丽的“绣花鞋”到处显摆,时而还可不时讨得几句赞美(婆婆位子使然),还真以为自己是中医界的“大美人”“大领导”!由此领导中医,还真以为能让后辈效忠于此不成!

今次辨理不过、理穷辞结不说,不正面回答辨理之“主题”,却指责对方“狂人”“魔障”“怪力乱神”,还自以为找台阶讽刺“难道论坛高手都不如你?”请问我前文“狂”在何处?“魔”在何处?“迷信”在何处?我有认为我是中医高手吗?没有吧!再说一遍,在下原本也不曾“入流”,不要说“装神弄鬼”,就是“泥胎木雕”的下级牌位也不曾有过,故也根本无意与阁下一个中医婆婆较量什么中医本领。在下本着一个中医对‘道’孜孜不倦地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坚信“上士读书治学盖将聪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之发扬。”“‘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无论是古代纷繁冗杂的玄学,还是近现代各种时髦流行的理论,我自笃定自如、游刃有余,自能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有所创新,言前人所未言,想前人所未想。”(邓铁涛言)这样的“狂人”“魔障”“怪力乱神”“人肉炸弹”,在下以为:当今中医界是不是太少了!当今中医界是不是应该多多益善!

反之,前文反复论证论那些被你这样自以为的婆婆打压、围剿的卓有临床实效的民间非主流中医却是真正的高手,无论是见地还是实践其实都不差于你这样的“主流婆婆”!既然批评指斥人家,为何不拿出一点站得住脚的“真本领、好东西”加以正面说明论证?自以为可以凭借婆婆地位不屑一顾,反嫌辩白者“又丑又长裹脚布”,岂不是有点逻辑悖论!论坛是讲理的地方,不给讲理辨理,只会利用手中权利,“扣帽子”“舞大棒”“封言路”,岂不有违论坛之初衷?由此自然唯有你等不讲理的“主流婆婆”,才能成为“高手”!有何必开什么中医论坛呢?既然论坛不以辨理、明理为宗旨,唯以名望、权利、职务分高下,论坛婆婆只知执着于自己的“经验认识”和那么“几个方子”,处处按“三六九等”为自己不懂又不愿明白的民间中医定制“骗子”帽子,那么这样的论坛将在下之言路封堵,也许更能证明在下前之“裹脚布”已将“小脚”婆婆的丑陋曝光,实在有点得罪!让我退出实在应该!恕我“不慎”抱歉!

再恭送几句:“天外有天,人为有人”,“不笑不足为道也。”(大道常常只能被少数智慧者掌握,常被不懂不明白者嘲笑),“不作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望能明白于此,则能多少收敛一些“下车伊始”之禀性!也有利这个论坛之健康发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