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周易》与《黄帝内经》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7
声望
10
年龄
54
《周易》与《黄帝内经》

摘要: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周易》的自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影响巨大,自古即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对《内经》之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选择阴阳、变易、时位中、象数,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阴阳导源于《周易》,《内经》在医学方面作了发展;《内经》对变易运动、时位中概念的吸收,使中医学呈现出有别于西医学的民族特色;象数是中医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周易;内经;阴阳; 变易;象数

一、阴阳 虽然在《易经》中并没有关于阴阳的直接论述,但阴阳思想无疑是包含在《易经》中的。构成《易经》符号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 ”作为两个性质相反的东西,代表着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或趋势。由于这两种初始力量或趋势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个宇宙及人类社会。《易经》作者用阴阳爻的不同组合构成八经卦和六十四卦,阴阳思想蕴含其中。《易传》微显阐幽,明确地揭橥出阴阳大义。“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认为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就是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对立统一的奇妙作用产生宇宙万物,所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传》)。《内经》发挥《周易》的阴阳思想,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素问.天元纪大论》)显然,这段论述是对《易传》阴阳思想的阐发。《内经》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壮大、衰亡的内在动力,是现象世界纷繁灿烂而又秩然有序的幕后指挥者。

《周易》和《内经》都认为,阴阳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阴阳的对立统一、调畅、和谐是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条件。在阴阳的关系上,《周易》认为,阴阳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系辞上》),《乾.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坤.彖传》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乾坤即阴阳,《周易》认为,万物资始于乾阳,乾阳在万物的生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万物资生于坤阴,坤阴在万物生化中起辅从作用。因为乾的性质是健运不息,坤的性质是厚德载物。阳主阴从与阳尊阴卑的思想不可等量齐观,因为前者是自然哲学观念,后者是政治哲学观念。后者虽然可由前者导出,但不是自然哲学本身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虽然应当受到批判,但在古代还是有它的存在理由的。而阳主阴从的思想,在今天来看也还是正确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对立统一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如果双方完全等同,也就无所谓阴阳,矛盾统一体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不合实际的。阴阳观是客观辩证律的主观反映,本身就蕴含着阴阳主从的思想。通过对《周易》的分析,也可见到这个意思。

《内经》也认为,阴阳无论在天地自然还是在人身,作用是不同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1〕意为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体中的太阳一样,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素问.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王冰注曰:“阴,谓五神藏也,所以说神藏与消亡者,言人安静不涉邪气,则神气宁以内藏,人躁动触冒邪气,则神被害而离散,藏无所守,故曰消亡。”可见《内经》认为,阴气性主安静,守藏于内,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关于阴阳的关系,《内经》有如下论述: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同上)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素问.阴阳离合论》)

总之,《内经》认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生命活动。

《内经》不仅继承了《周易》的阴阳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内经》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扩大了阴阳的适用范围。在《周易》中,阴阳主要作为自然哲学范畴使用;在《内经》中,阴阳既是哲学范畴,又是医学范畴,是哲学范畴与医学范畴的巧妙统一。《内经》对《周易》的阴阳学说中蕴含的阴阳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相协相调的思想作了更系统明确的表达,并结合医学实际作了新的发展。《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了三阴三阳的理论。所谓三阴三阳,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阳明、太阳,其中厥阴、阳明是中医学独有的概念,所谓两阳合明,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三阴三阳是从量上对阳阴的划分,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三阴三阳合称六经。一般认为,这一学说导源于《周易》六爻观念。(《易学基础教程》第六章第五节“易学与医学”认为,经卦乾为三阳,坤为三阴;别卦乾为六阳,坤为六阴。这个套式对经络形态形成的明显影响,是构成了正经脉阴阳对称结构。)因为从形式上看,六经与六爻在数量上相合,而且六经的阴阳结构与六爻位相似。六经中,阴阳各半;六爻位中,阴阳位亦各半。六经从少阴到太阳,有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六爻位也表示事物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的演进过程。

《内经》根据阴阳互根理论,提出了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主外出,阖主入内,枢主内外出入,体现了三阴三阳分而言之,阴阳各有其经;合而言之,表里同归一气,既相互协调又各尽其职的理论。开阖思想显然源自《周易》。《系辞》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辟即开也。《系辞》认为,坤阴的功能是收敛包容,主入内,乾阳的功能是开放行动,主外出。

、变易 《周易》的中心思想,正如书名所示,是讲变易的,所谓变易,变化运动之谓也。易,《说文》曰:“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2〕阴阳不是对待的死物,而是盛衰消长的过程。《易纬.乾凿度》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3〕 一般认为,易有四义:简易、变易、不易、交易。《周易》认为,大到宇宙天地,小到草木昆虫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所以易之四义中的变易,是其核心。《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变中又有不变,变易本身是不变的,变易与不易是对立统一的。变易即动,不易即静,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动静矛盾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法则。由于乾坤阴阳是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内在动力,所以虽然现象世界是品物流行的,但事物运动的法则性、规律性是可以认识掌握的。正如《系辞上》所云:“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掌握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就是所谓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系辞上》)人类掌握了易简的道理就能依理而行,成就事功。

《周易》认为,自然界是生生化化、运动不息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人类与万物亦随着自然的生化节律而运动。“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周易》运动观强调运动的往复循环性,这种观念成为支配中国人思维的核心力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奠基作用。这一点由刘长林首先指出,他将这种观点叫做圜道观。(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中说:“没有圜道观,也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如此模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表现了中国思维特色的,诸如阴阳、五行、八卦、六爻等影响深远的学说,就深深体现着圜道观念。”)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就是这种观点的经典表述。这种生化运动是自天地开辟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下去。正如《系辞上》所云:“生生之谓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而人类作为有智慧的生物,认识到天地的运动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所谓“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豫.彖》)因而,“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同上)顺动还包括抓住时机,依时而行,即“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周易》的变易之道为《内经》所充分接受。易、变易之词见于《内经》,易在《内经》中有变易、交换、改变等意义。《素问.玉版论要》曰:“易,重阳死,重阴死。”王冰注曰:“女子色见于左,男子色见于右,是变易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变易者,复之纪”,意为变易是胜负报复的纲纪规律。又《灵枢.终始》曰:“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4〕 当然,重要的并不是名词的使用,而是《内经》全书贯穿着变易的思想。《内经》认为,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衰亡,都根基于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动静的辩证转化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内经》认为,运动普遍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与人类之中。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节律。个体生命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人体的气血依昼夜十二时辰,从手太阴肺经到足厥阴肝经进行着如环无端的循环运动。疾病有着沿五脏、六经传变及“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运动规律。

更有意义的是《内经》并不是一般地谈变易运动,而是结合医学特点发挥出一套气化学说。气化是气机活动变化的简称。气化一词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其文曰:“各从其气化也。”《周易》运动变化产生万物的思想,为《内经》气化学说奠定了基础。《系辞》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特别是泰卦,乾下坤上,象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是气机理论的滥觞。(杨力在《周易与中医学》中认为,脏腑气机升降应追溯于太极。)《内经》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存在升降出入的气机循环运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是讲自然界的气机运动。又说:“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是讲人体的气机升降。《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这是讲脏腑的气机升降。最后,《素问.六微旨大论》总结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认为升降出入是万物存在的条件。

上文谈到,易,尚有易简一意,在《周易》看来,虽然世间万物纷繁复杂,但是其活动轨迹都能用由阴阳二爻组成的八卦及六十四卦来表达象征,卦象中蕴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卦之用,能范围天地,曲成万物,然而其体,却是至简至易的。所以说:“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陡然示人简矣。”(《系辞下》)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看,《周易》卦爻系统是对宇宙系统的简化模拟。《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简易的观点,实际上,《内经》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理论是一种简化的模型理论。因为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理论,并不主要是建立在通过对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分析的基础上,而是通过对天地自然功能现象的长期观察,对人体的生理机能、病理改变的长期体验,根据天人同一的哲学信念,推天道以明人事类比而来,是简化的模型理论。这种理论虽然较粗糙,但确能较正确地反映人的生理病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中医学理论的这种特点,使其能够避开古代科技手段不发达给研究复杂的人体科学带来的困难,另辟蹊径从功能角度认识人体、认识疾病,使中医学在二三千年前的古代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影响至今,荫福后人。这可谓是易简之功也。

易之最后一义为交易,《周易》通过八卦的相互交错,表明世间事物是互相渗透、互相交织的,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孤立进行,而是互相联系的。《周易》不是一般地指出了万物的普遍联系,而是探讨了普遍联系的一般形式,即交易。交易就是交通的意思。交通是易道的本质。《周易》谈交易交通的地方很多,如泰卦,乾下坤上,象征天地气交,万物资生。《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归妹.彖》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交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的交通,一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相通。《周易》认为,只有交通,万物才能化生,人间才能和平。《内经》也认为,无论天地自然还是人体,都存在着交通交易的过程。如
果交易交通过程受到阻抑,天地不能生化,人体就会发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噫,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反之,天地失于交通,就会出现“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明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的情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三、时、位、中 上面提到变易运动,是《周易》的核心思想,而变易运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因此《周易》必然重视时间因素,这一思想的形成与中国农业民族的生存特点有关。天时农时对农业生产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重时观念在《周易》中有充分的反映。易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变通者,趋时者也”,因此在人事上,君子“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纵观《周易》,可以形成这样的印象,天地万物,动植人类皆在春夏秋冬四时之中生生不息,万物皆受时间规律的制约,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节律,人类只有取法天道,与时偕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最佳效果。同时,《周易》对空间因素并没有完全忽视,八卦既代表时间又代表空间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但以时间为主。因为农业民族活动的空间相对稳定,对空间的感受没有时间强烈,这与古希腊商业民族对空间的重视恰成一种对照。另外,空间与下文要讲的“位”有关。

《内经》汲取了《周易》重时的思想,并将其主要在社会人生政治领域的运用推广到人体科学,建立了极富中国特色的时间医学思想体系。《内经》认为个体生命具有女子七七、男子八八的节律现象,详见《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体脏腑功能随五季而递相旺衰。《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通于土气。”论述了内脏与四季的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脏气法时的理论。人体之气血也表现出年月日时的运行分布规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同理,疾病也有时间变化规律。《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因此,在治疗上主张法时而治。《素问.玉机真脏论》主张“取之以时”、“治之无后其时”,在这一总原则指导下,《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用药“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具体治疗原则。




八经卦与六十四别卦均由阴阳二爻排列组合而成,各爻之间存在着空间位置关系。如八卦上爻代表天,中爻代表人,下爻代表地,即所谓的三才关系。卦爻之间的位置关系称为爻位。各爻位可代表不同的事物。《乾凿度》曰:“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 〔3〕 六个爻位的阴阳性质是明确固定的,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称为“正位”、“当位”;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都是“位不当”、“不当位”。《周易》认为,天地人系统中的各种事物都应该有自己适当的位置,如果位置关系发生错乱,就会出现问题。从系统论角度看,组成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一定的结构关系中,如果结构关系发生紊乱,系统就不能处于稳定状态。《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认为,构成天地人系统的各要素只有各居其位,系统才能有序。在人类社会,正如《家人.彖》曰:“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正家而天下定矣。”系统中的各要素居于恰当位置才能发挥其作用,“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乾.文言》),“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系辞下》)反之,就会出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系辞上》)的局面。

在《内经》中,“位”也是一个重要概念。涵义较多,首先,指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王冰注:“上,南也;下,北也;左,东也;右,西也。”其次,指日月五星及气候变化情况。《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位天者,天文也。”吴昆注曰:“何谓当位?位天,谓五星之应及阴阳风雨晦明。”其三,指水土物候等地理方面的变化情况。《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位地者,地理也。” 吴昆注曰:“位地,谓水泉之变及草木蛰虫五谷之异也。”重要的是,“位”是《内经》运气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运气学说是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及其对物候、病候影响的学科。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内经》用天空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与地面上的木火土金水五运结合推演气候、病候的变化。《内经》从《周易》引入了“位”这个概念,认为五运与六气各有其所处的时间位相与空间位相。如失其常位就会出现异常的气候与病变。五运所主的时间位相,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帝曰:何谓当位?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岁会的意思是值年大运的五行属性与年支的五行固有属性相同。六气所主的时间位相,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高士宗注曰:“位者,主时之定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位明气月可知乎?”张志聪注曰:“位,谓司天在泉及左右间气之六位。”由经文及注文可见,五运与六气各有其特定的时间位相,在一定时间内发挥作用,反常就会为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又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王冰注曰:“左见右脉,右见左脉,气差错故尔。”意为脉与气相应的为和平,脉与气相违的就会生病。不当其位的会生病,左右相反的会生病,见到相克之脉就危险,尺寸俱反的就会死亡,阴阳交错而出现的也会死亡。总之,《内经》继承了《周易》系统要素各居其位的自然哲学思想,并将其发挥为运气学说中当位则和,不当位则病的理论,提示人们从自然界的五运六气的当位与否,人体的脉象、色象当位与否,来考察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转归。

中、中正、中和,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从卦象来讲,别卦六爻,有两个中爻。二为内卦之中,五为外卦之中。阴爻居中,谓之柔中;阳爻居中,谓之刚中。九二,阳爻居中,但不正位;六五,阴爻居中,亦非中位。居中而正位,则是最佳状态。“阴阳既中正,而又上下相应,谓之中和,这是卦象中最美满的关系。” 〔5〕《周易》卦象是一种象征,《周易》作者用卦爻的位置、阴阳爻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象征说明自然与人类社会是否正常和谐,预测人事的吉凶悔吝。《周易》
十分强调中正、中和。《文言》曰:“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保合太和,乃利贞”。可见,中正、中和是人们所企盼的天地自然及人类社会的最佳状态。正如《中庸》所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易》作者相信,从根本上讲,无论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处于太和状态的,但在局部或特殊时期也会出现失和的情况,有如阴霾蔽日,但终非久长,太阳一出,世界仍然一片阳和。而在失和时期,正是参赞化育的君子用武之时。然而,行事仍有一个时机选择问题。《乾》“初九,潜龙勿用”,“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初九不当位,时机不成熟;九五当位,时机成熟。所以《遁.彖》曰:“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可见,时、位、中三个概念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中是事物呈现的最佳状态,位是中的条件,当位为中,为纠正失中,又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同样,《内经》认为,中和是天地自然和人体的正常状态。失和,在天地就会出现生化失序;在人体就会出现疾病。治疗的过程就是调和的过程。《素问.五运行大论》曰:“东方生风,……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其性为暄,其德为和。”王冰注曰:“敷布和气于万物,木之德也。”《素问.汤液醪醴论》在解释用稻米、稻薪制作汤液及醪醴时说:“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这里“和”指天地阴阳的和气。《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王冰注曰:“言五脏之所以能生,而全天真和气者,以各得自从其和性而安静尔。”《灵枢.脉度》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里“和”指机体的平和、正常。

《素问.气交变大论》详细论述了五运太过不及(失和),自然万物及人体发生的变异情况。《素问.阴阳离合论》曰:“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而治疗的总原则就是“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四、象数 象数是《周易》的一对重要范畴。《易传》多言象。《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可以说《周易》就是一部讲象的书。象在《周易》中有如下一些含义。1.自然象,即天地万物的形象。《系辞》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见乃谓之象”,“天垂象,见吉凶”。2.人工象,即卦爻象,是对天地万物之象的模拟和象征。《系辞》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3.意象,无论自然象还是人工象都是具有较强可感性或形象性的具体之象,在《易传》看来,在具象中尚隐含着不可感的较少形象性的意象,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所谓“天下之赜”就是在具象(物象)中的意象。《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显然圣人之意是由“象”来表达的。“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矣。”这里的“象”、“易”已经不仅是具体的象,而主要是指其中隐含着的一般意象。自然象和人工象是静止之象,意象是运动之象。自然象是自然运动形成的形象,人工象是对自然的仿象,其中都蕴含着运动,意象就是对运动形式的把握,是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如《系辞》所云:“爻也者,效此者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在《周易》中,象是类分事物的根据,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里划分“类”的根据就是“象”,根据事物的运动之象即意象来从总体上划分。八卦就代表着八种运动之象,在《说卦传》中,每一卦都代表一系列事物。以今天的观点看,古人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归为一类,是荒唐可笑的。而事实上,古人是从运动的角度将有同一类功能的事物归为一类的。我们知道,分类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古人不是从静止的角度而是从运动的角度,依据意象对纷繁的现象世界进行了简约划分,起到了执简御繁的认识作用。

《周易》“象”思想贯穿于《内经》理论体系之中,是《内经》核心理论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基本方法——取象比类的基础。《内经》正是汲取了《周易》“象”的思想,结合阴阳五行理论建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不是建立在解剖、生理学基础上的,而是运用《周易》观象、取象的方法,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观察,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推导出人体的阴阳、五行之象。关于观象法,《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此基础上,根据天地之气的升降,类推人体之气的升降。“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灵枢.经水》用自然界十二经水,类推人体十二经脉。《素问.六节脏象论》确立了脏象学说,“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为阳中之少阳。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通于土气。”这里《内经》将五脏与阴阳、五行联系起来,确立了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医学模式。其根据就是五脏及其所属五华、五充等,与四时阴阳在运动功能之象上的一致。正如《素问.五脏生成论》所云:“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中医用望闻问切四诊诊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观象、别象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本质上就是辨象论治。证就是疾病显露出来的形象证据。

《周易》中的数称为易数,包括天数、地数、大衍数、卦爻数、河图、洛书数等,对此本文不加论述。本文仅探讨易数的一般意义及其对《内经》的影响。易数与一般数学显然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与一般数学之数不同,它主要并不是用来计算,而是一种象征,它更多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质的而非量的特征,易数始终与易象相联系,是一种特殊的象。李约瑟博士指出:“我们无需指出这种数与象征主义的例子,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数学并没有共同之处。” 〔6〕因此,易数实质是在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理哲学。数在其中起到一种象征作用,这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有某种相似之处。数与象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在易学史上一直存在象、数孰先孰后之争,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仅对象数的关系略加说明。上文已指出,象主要是对事物的运动状态的把握,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理解,而运动可以有万千种状态,对这种运动状态的把握必须将其静止化、简单化,这时就需要“数”,数将“象”形式化、简约化,正如《系辞》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天
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阴阳之象、八卦之象、五行之象都蕴含着数,所以象、数密不可分,数是另一种象。《易传》中的天数、地数,将数与阴阳联系了起来,因为天为阳,地为阴,奇为阳,偶为阴。八卦布列八方,分别用一至八来代表,所以八卦中蕴含着数。一至十分为生数与成数两组,与五行相配,是为五行数。这样阴阳与五行、八卦又可以通过数联系起来。

在《内经》中,有两种数。一种是观察实测的数,包括对人体组织器官实测的数据,对疾病观察所得死愈之日数,针刺的次数等。另一种就是易数,它在《内经》中,起到理论架构的作用。《内经》将来自经验的零乱材料纳入易数体系,形成条理化的理论。《内经》中运用的有一至九,即所谓的天地至数和河图洛书数及九宫数。

《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其下文具体地讲述了上部即头部、中部即手部、下部即足部各三处共九处诊脉部位。根据全息论的观点,人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包涵着整体的信息。理论上,诊察任何部位都可以获得疾病信息。《内经》之所以用上中下共三部九候来诊察人体疾病信息,无疑是受了数理哲学的简约化、形式化的影响。到了《难经》时代,更进一步简化为诊察手部的寸关尺三部脉象。《内经》对一至九的天地之至数的运用,都有论述,这里就不详论了。天地至数,在《内经》建构理论体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方法论作用。《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纲纪,至数之要,愿尽闻之。” 在作者看来,掌握了至数就能道不惑,使知识条理化,简单而不匮乏,易用难忘,传之久远。

河图数在《内经》中,演变为脏象之数。《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其数六。”《内经》脏象之数在运气七篇中亦有记载,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

洛书数在《内经》中演变为九宫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灾一宫”、“灾二宫”、“灾三宫”、……“灾九宫”之说。《灵枢.九宫八风》有按文王后天八卦排列的九宫图,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九宫八风》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及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天地至数、河图数、洛书数在《内经》中的具体运用虽然各有不同,但在简化、象征认识对象,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是一种简化的模型理论。

由上述可以看出,《周易》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仅就其中几方面的重要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由于《周易》与中医学的密切关系,很早在中医界就有“医易同原(源)”之说。近年来,医易研究成为易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进行医易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包括《周易》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关系的探讨,更准确、深刻地把握中医理论的本质,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不应该用《周易》来神化中医,不能认为《内经》是易学的直接推导,抹杀两者的区别。应该看到,《内经》的成书是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当时的哲学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8.

〔3〕易纬乾凿度〔A〕.姜义华.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542,546.

〔4〕 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5〕唐明邦.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143.

〔6〕张其成.易道:中华文化主干〔M〕.北京:中国书店,1999.189.
 
《内经》与《易经》第七

7.1《内经》与《易经》吻合之处

吾言《易经》,欲以明《内经》矣。《易》理不明,《内经》总不了了;《易》理既明,则《内经》所有,《易》经所无者,可以知其所以然之故。既知其所以然之故,则《内经》所谓“揆度奇恒,道在于一”者,乃明白如话,不复有疑似者在矣。例如,《易》理剥之极,则一阳来复,即《内经》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阳胜阴负、阴胜阳负”者也。《易》之坎为水,中一画为阳;离为火,中一画为阴,即《内经》标本中气之理。《内经》标本中气,凡阳经必以阴经为中见,阴经必以阳经为中见。例如,少阴之中见为太阳,厥阴之中见为少阳,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者也。《易•乾》之初九,“潜龙勿用”,为阳气潜藏,上九亢龙有悔,则其道穷,即《内经》“亢则害,乘乃制,制则生化”之理也。此《内经》与《易经》吻合之处,非附会之谈,明眼人自能辨之。然两书有一节相同,或一部分相同,亦事所恒有。若《内经》与《易经》,则其源同也。欲知两书之同源,不当于两书同处求之,当于两书不同处求之。
 
7.2《内经》言质

王冰不知《素问》之义,新校正引《乾凿度》之言曰:有太易、有太始、有太素。素者,质之始也。此说精当不易。然《内经》言质之介说若何?不先明易理,殆不能有精确之答语。须知精气远在太极之前,游魂远在太极之后,皆《内经》所不言。精气、游魂不可见,《内经》则言其可见者,故《易•系辞》曰:“能知鬼神之情状”,而《内经》则不问。鬼神之情状,此为《内经》言质之明白介说。质为素,《内经》为黄帝、君臣问答之辞,则《素问》之名可以无疑义矣。
 
7.3 六十四为人生寿命之数

《易经》始于八,终于六十四,吾虽详尽于前,然尚有待于《内经》,而其义益显者。盖两书交互为证,则两书之不明白者皆明。《内经•上古天真论》“一八肾气实,二八肾气盛,八八天癸尽”,《内经》何以以“八”为言?盖即《易经》之始于八,终于六十四。《易经》何以以“六十四”为止?盖即《内经》之《天真论》“六十四,人之寿数也”。天癸尽,人道毕,过此不死者为例外。两书皆演天人之理。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7.4《内经》有五行甲子之所以然

《内经》言五行甲子,《易经》不言五行甲子,盖《易经》在说明阴阳消长吉凶治乱之道。虽云变通莫大乎四时,明其变化可矣,无取乎记日。《内经》本四时以言病,则年月日皆所当详,故《易经》仅言天动地静,不言天地作何状,盖其所必要者只在动静两字。《内经》则确凿言天地之状况,以所必要者在司天在泉之气化,不明天地之状况,气化之说,不能言之成理也。
 
7.5 大气举之之真诠

兹录《内经•五运行大论》一节而讨论之。

帝曰:“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阴。……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帝曰:动静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大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止也。”

盖人皆知《内经》言地园,为我国古代书中一大特色。然不能知《内经》何以言地园?又惜其既知地园,不知地动,为未达一间。致使力学不明,亚东物质文明,虽至今日西人之后。然由今思之,《内经》所以言天地在太虚之中,四无凭依者,正因司天在泉之气化。盖古人创此学说,即因体会得大地无凭之故,然实未能知其所以然之理,仅知有不齐之气候,绕地而行。故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后而已,犹不能偏明。”
 
7.6 气运学说有研究之价值

《内经》虽不知地动,然地之动与人俱,人为土著 二字借用,则地静之说,在知觉上诚有讹误,在测验气候事实上实无差别。《内经》治病能有功效者,亦正在此。故不佞认为此学说有研究之价值也。以上所言,骤视之,若于医学无甚关系,其实为《内经》癥结,故不辞辞费如此。
 
7.7 释疑当研究五行甲子

惟《内经》言病,与《易经》泛说阴阳消长者不同,故有不知年之所临,气之所加,不可为工之语。五行甲子,即所以明年之所加,气之所临者也。五行甲子,最为现在通人所诟病,吾将因其为人所诟病,遂亦从而附和之乎?抑从而研究之,以去此疑团也。
 
以上内容节录于恽铁樵《群经见智录》。

河间金栋。2010-06-22.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

《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又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渗透,其中古代哲学发挥了综合整理、理论升华的作用。

1.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略)

2.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中医药学在其学术体系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医疗经验上升为医学理论,进而形成学术体系的过程中,总是要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影响。在战国秦汉,代表先进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自然为医学家们所接受,并作为理性思辨的工具,来整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知识,构建中医的医学体系。

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时哲学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其理论载于诸子,特别是对《周易》的阐发,其中的《易传》“十翼”,阐发对自然、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除儒家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外,还融进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古代哲学对《内经》学说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而《周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
人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并发展为“观象明理”。这个“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运动方式,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藏象学说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思维模型是人们按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周易》思维模式化倾向很明显,有阴阳、三才、四相、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以论脏腑、气血、营卫,有三阴三阳模型以论六经,有五行模型以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里模型,疾病性质的寒热模型,疾病发展态势的邪正虚实模型等。模式思维是中医进行理论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

⑵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周易》最为系统、丰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内经》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同时又与整体不可分割,因而认为万物同源、同构、同律。如每个卦象同时具有上中下、初中末、天地人之义,反映了《周易》的天人时空整体观。这使当时的医学家们面对有关人体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大量资料,运用整体思维的原理进行阐释和概括,构建《内经》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详为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
《内经》全息医学思想可能也受整体思维的启发。《周易》认为六十四卦贮藏宇宙全部信息,故《系辞》有“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之说,后世医易学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内经》则有脉诊、目诊、耳诊、面诊等察局部而诊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

⑵变易思维:《周易》强调事物的变易属性,如通过爻象位置变化实现卦变,反映变化乃自然不易规律,在思维观念上指导《内经》作者,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以“神转不回”论生命的有序变化,从变动不息研究疾病过程,病随时空而变,治随病变而施,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⑶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其内部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实现,即相反相成。
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将它们约定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乾坤、刚柔、动静等,从而使阴阳划分为不同层次。《内经》的阴阳即处于相对独立的整体中,又分为多层次,目的是对人的功能活动依性质不同划列为层次不同的对立面,以便从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机制和规律。
其次,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和谐是相成的稳态表现。《周易•乾卦》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谐的境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形与神俱”作为健康标准,《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因而,守中贵和成为《内经》掌握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及养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上内容见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