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6/07
- 帖子
- 808
- 获得点赞
- 12
- 声望
- 0
- 年龄
- 51
肝与胆相表里
肝,八卦中震卦主之,属木。
肝位于人体的腹腔内,与六腑中的胆相表里。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部位的血液,随着人体不同的生理状况而改变其血的流量。如人体休息时,肌体的血流需要量就减少,多余的血液就贮藏于肝内;当人活动量增加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就增加,肝脏就输出贮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因此,肝脏的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与人体脏腑各方面的运动关系极为密切。肝还有主人体疏通畅达的功能,并具有舒展、升发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和调畅。肝气,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气机调畅。若肝气不畅。可出现忧郁不乐,沉闷欲哭,月经不调,脾胃功能不佳或易怒易悲等症状。
肝血的旺衰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极大。古人有“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之说。其“筋”,是指一种联系关节、肌肉、筋络,主管人体运动的组织。肝之所以主筋,主要是人体全身的筋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因而人体肌节的运动,虽然是筋的作用,但实际上都是肝血旺衰的表现。如肝血旺,则精强力壮,爪甲坚韧,肌肉丰厚,身体健壮;若肝血衰弱,不能养筋,则出现全身无力,爪甲薄而软,还可出现手足颤抖,肢体麻木或伸屈不利等反映。肝还主开窍于目。人体脏腑的精气,经过血脉运注于目。为此,目与五脏六腑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主要是肝,因肝贮藏血液,其脉上连于目之故。古人有:“肝受血而能视”。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也能表现于目的病变上。如肝火上升,则出现眼目红肿;肝血不足,则可以产生眼目干涩,视力模糊或眼雾沉沉等。 胆,八卦中巽卦主之,属木。
胆位于腹腔上部,附于五脏的肝上,胆内藏胆汁。胆汁输入肠中,有促进和驱使食物消化作用,胆病多见于胆汁上逆、口苦、面部和眼目发黄,如黄疸型肝炎等。为此,胆病可以影响肝,肝病可以影响胆,胆肝相照,关系密切。
肝与胆的辨证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主疏泄,主筋。如肝的藏血功能障碍或藏血功能不足,就会导致肝血虚,肝阴虚,以致筋脉失养;疏泄功能障碍,就会出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等临床表现。
1、肝气郁结 精神抑郁或急躁,胸胁窜痛或胀痛,胸闷不舒,少腹胀痛,妇女乳房胀痛,痛经;舌苔薄白或黄腻,脉弦。多由于胸胁内伤,恶血归肝,肝气郁结所致。
2、肝火上炎 情绪急躁,胸胁灼痛,耳鸣头痛,目赤肿痛,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间有鼻衄。多因气郁化火所致。
3、肝阳上亢 精神兴奋,易怒,眩晕头痛,面红或颧红,耳鸣目眩,心悸,失眠,舌质红,脉象细数。多见于忧思恼怒,气郁化火,内耗肝阴,阴不敛阳患者。
4、肝风内动 头目眩晕,手足痉挛,抽搐或麻木,颈颈牵强,角弓反张,舌质红或苔黄,脉多弦或弦数。多见伤后并发感染,热极火盛,消耗肝阴,热动肝风的患者。
5、肝血虚 两目干涩,视物昏暗,耳鸣,眩晕欲仆,肌肉震颤,四肢麻木,爪甲不荣,女子经少或经闭,舌红少津,脉细数。多见于伤后慢性出血,或久病阴血耗竭的患者。
6、肝胆湿热 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身痒,右季肋区疼痛,胸脘痞闷,口苦口干,不思饮食,厌油腻,尿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多见于右胁肋部损伤后恶血归肝,郁而化火;或伤后外感湿热之邪,致湿热内蕴,中焦气滞,影响肝胆疏泄功能的患者
肝,八卦中震卦主之,属木。
肝位于人体的腹腔内,与六腑中的胆相表里。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部位的血液,随着人体不同的生理状况而改变其血的流量。如人体休息时,肌体的血流需要量就减少,多余的血液就贮藏于肝内;当人活动量增加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就增加,肝脏就输出贮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因此,肝脏的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与人体脏腑各方面的运动关系极为密切。肝还有主人体疏通畅达的功能,并具有舒展、升发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和调畅。肝气,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气机调畅。若肝气不畅。可出现忧郁不乐,沉闷欲哭,月经不调,脾胃功能不佳或易怒易悲等症状。
肝血的旺衰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极大。古人有“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之说。其“筋”,是指一种联系关节、肌肉、筋络,主管人体运动的组织。肝之所以主筋,主要是人体全身的筋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因而人体肌节的运动,虽然是筋的作用,但实际上都是肝血旺衰的表现。如肝血旺,则精强力壮,爪甲坚韧,肌肉丰厚,身体健壮;若肝血衰弱,不能养筋,则出现全身无力,爪甲薄而软,还可出现手足颤抖,肢体麻木或伸屈不利等反映。肝还主开窍于目。人体脏腑的精气,经过血脉运注于目。为此,目与五脏六腑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主要是肝,因肝贮藏血液,其脉上连于目之故。古人有:“肝受血而能视”。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也能表现于目的病变上。如肝火上升,则出现眼目红肿;肝血不足,则可以产生眼目干涩,视力模糊或眼雾沉沉等。 胆,八卦中巽卦主之,属木。
胆位于腹腔上部,附于五脏的肝上,胆内藏胆汁。胆汁输入肠中,有促进和驱使食物消化作用,胆病多见于胆汁上逆、口苦、面部和眼目发黄,如黄疸型肝炎等。为此,胆病可以影响肝,肝病可以影响胆,胆肝相照,关系密切。
肝与胆的辨证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主疏泄,主筋。如肝的藏血功能障碍或藏血功能不足,就会导致肝血虚,肝阴虚,以致筋脉失养;疏泄功能障碍,就会出现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等临床表现。
1、肝气郁结 精神抑郁或急躁,胸胁窜痛或胀痛,胸闷不舒,少腹胀痛,妇女乳房胀痛,痛经;舌苔薄白或黄腻,脉弦。多由于胸胁内伤,恶血归肝,肝气郁结所致。
2、肝火上炎 情绪急躁,胸胁灼痛,耳鸣头痛,目赤肿痛,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间有鼻衄。多因气郁化火所致。
3、肝阳上亢 精神兴奋,易怒,眩晕头痛,面红或颧红,耳鸣目眩,心悸,失眠,舌质红,脉象细数。多见于忧思恼怒,气郁化火,内耗肝阴,阴不敛阳患者。
4、肝风内动 头目眩晕,手足痉挛,抽搐或麻木,颈颈牵强,角弓反张,舌质红或苔黄,脉多弦或弦数。多见伤后并发感染,热极火盛,消耗肝阴,热动肝风的患者。
5、肝血虚 两目干涩,视物昏暗,耳鸣,眩晕欲仆,肌肉震颤,四肢麻木,爪甲不荣,女子经少或经闭,舌红少津,脉细数。多见于伤后慢性出血,或久病阴血耗竭的患者。
6、肝胆湿热 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身痒,右季肋区疼痛,胸脘痞闷,口苦口干,不思饮食,厌油腻,尿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多见于右胁肋部损伤后恶血归肝,郁而化火;或伤后外感湿热之邪,致湿热内蕴,中焦气滞,影响肝胆疏泄功能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