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自学计划调整

阴阳相和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19
帖子
12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41
学习中医晃荡一圈又回来了。周日的时候窝在住处没出去——天气实在太冷了。就又拿起《黄元御医学全书》以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来读,有些知识豁然开朗。开朗完了,又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的。不能说在这之前的一个多星期里,读的其他医家的医书是没用的,虽然零散,但估计也有助于消化经典中医知识的。
自学中医,似乎也有点自以为是了。前些天和森、剑讨论这个事。我说我要拜师,但不会拜50岁以下的中医,也不会拜非纯正中医,而且自己将来必成中医名家。说得有点狂妄了。他们说了一些看法,也还是有道理的,如省中医的那些年轻医生,也应当有一些牛人的,我作为一个中途搞中医的人,有什么可以去超越他们的呢?如果真要有个回答的话,我只能说:我有他们所没有的对中医的狂热和文史哲的基础以及或许他们没有的良好的自学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能进省中医的人,未必当初选择学中医就是因为喜欢,不喜欢一个东西,是无法达到极致的。好,即使是喜欢,进了医院,要创造效益,为钱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不得不使用现代化的医疗检查手段如CT、MRI、B超,脉诊等中医诊法得不到锻炼,其实这一块废了,而脉法是诊病的重中之重——要说明的是,我不反对用现代的检查手段,但不能非现代检查手段不能知结果。此外,虽然有比较好的导师医生带,但一方面这些导师估计大都处于中年,是深受中西医结合之害的那批人(注意,不是全部),跟他们学习有害无益;另一方面,大多数年轻医生晚上回去钻研典籍的比较少(这个是纯推论了,根据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推论的,比较武断),而我每天都会读经典,目前虽无临床,但中医自学向来是先理论后临床的,所以我并不觉得这一点上亏了。最后,现在的医疗体制是医药分家,中医药也是。相信中医师在药这一块应该比较薄弱,因为药这一块有中药师在顶着——这是千古好事,在我dang的领导下才有这种好事,扼杀中医的同时还促进就业,一举两得,不精通药性怎么能治好病呢?而我,必须医药同修。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一大段,无非想证明一下,顺便说些现状。
自古儒医不分,“秀才学医,笼中抓鸡”,怎么说我也达到秀才的水平了吧?哈哈!

计划调整如下:
专心研读《黄元御医学全书》,理解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开始搜集整理中药资料
(为什么说是搜集整理呢?本身手上有很多讲中药的书了,也有现代图文版的中药书,但对不上号,目的就是想认识身边的药物。我始终相信某一地区范围内的是存在可以搞定那个区域里大多数常见病的,所以要搜集整理,然后到野外去确认。)

说点题外话: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李可只推崇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而没提一下黄元御的书?很是奇怪。当然,李可也不是说当代的中医超级大牛,不代表中医前进的方向。很可能当初李可在监狱里拿到的就是彭子益的书,然后就一直衷情于这本书了?
知道的指点一下。


同时,有知道有名的老中医的,告知一下,想拜师。

本文同步发布于本人博客:http://5kwd.com/?p=982]http://5kwd.com/?p=982
 
祝您找到合适的老师。
 
哥们儿,听我一句劝,别动不动就黄元御,圆运动的.还是专心看伤寒吧.否则再过五年你一定后悔莫及,还有不要小瞧了那些专家门,那些人平常看病是不会拿真本事的,甚至故意开错药方,故意误导患者,你不要因此就认为他们无知,这是因为医院内部竞争是很大的他们不会把正确的方子让同行看到更不可能为了几元钱把方子透露给你,他们的前途以靠的是研究论文而不仅仅是治愈率.哥们儿,人不能太狂了
 
3# 草木森

医院有这么黑吗?还有人感去?
 
我说的是实话,以我这里为例,很多专家在普通门诊看病他们明明知道该怎么治偏偏故意往偏了治,治不好也治不坏,这个度能把握好的也绝对是个高手,因为门诊里有很多学生怕他们学了去,另外这些专家往往私开一些门诊,比如什么特需门诊了特殊门诊了等等,如果去那里他们会稍微拿些绝活的,当然挂号费贵的离普,至于那些压箱底的绝活可不是一般人能付的起钱的,很多所谓的不治之症只要你有很多钱然后偷偷的找他们大多都能治好,当然这个钱就不是几千几万了,一般人承受不起的
 
哈哈,这哥们跟我一样,也是在啃黄元御全书,先看四圣心源,现在加上了黄帝内经!
另:园运动是抄袭黄师思想,这在彭的书早期版本“唯物论的古中医学”中有阐述,在黄大论的“古代的医生”里也有这么一句:被某人拿去写了本圆运动!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圆运动一书,只到“惟物论”这本彭的早期书里,才自己真实记录来源于黄师后,才有了点兴趣买了本惟物论:)
看李可吹嘘什么“开创中医第一人,……”极其反感,说真的!
 
另:
为什么早期的书里有提黄师,而后面的书只字不提??
其实我想,也就一句话吧:私心过重!所以也未能成为大家!
不过对黄师理论有些发挥,还是可以一读吧
 
理解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你背了吗?
告诉我你是怎么背下来的!想学习学习!!!!!!!!!!!!
 
支持楼主
 
我给自己定的方向是,先读懂《四圣心源》,绝不贪多,里面讲人体气机更多些,把这个理解好了,我再读《伤寒》,而且是参照黄元御《长沙药解》读,当然,为了有助于理解,我会逐字逐句把四圣心源和伤寒论,金匮给手抄一两遍,有助于记忆又练字。至于《黄帝内经》,虽为中医之基础,但是黄元御既然穷极一生在研究这个了。我挺相信他的,就参照黄元御的解释来看,能背就背,不能背就算了,不时拿出来读读,手抄一两遍就成了。。《内外伤辩惑论》我倒是看过了,这个是内伤外感跨时代作品,虽然短小,但是意义重大。看后收获不小,所以我想有空把《脾胃论》熟读一下。其他的,多上中医论坛看看,找些临床医案来读读,边看边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遇到了该怎么做什么的,当做练习题。至于其他什么门派的书,我都不管了能看就看几本,但多从其临床病例上去理解——能理解多少是多少,不必强求。

我不是从医人员,也没有多么大的抱负,作为一个纯爱好者,对自己要求也许低些吧,能学些为己用,足矣。
 
向各位学习, 我也是非从医人员。 :)
 
各位,不是我打击你们,网上的案例可千万不能相信,就是很多古书也是不能相信的,本人看过张景岳叶天士王肯堂等等很多名家案例,然而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偷看了一个著名专家私下给一个大老板看病的方子后就不再相信那些案例了,真正能相信的只有那四个古典名著,其它的大多只讲皮毛实际中根本无法用,我的体会是反复看伤寒然后小心实践,总结的时候长了就明白了. 一点拙见
 

你好,我也是非从医人员,纯粹爱好自学。
学习的方法没有优劣,但我走过你现在说的学习方法。
《四圣心源》很精炼的,纯粹看看不懂的。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就看它,看懂了就行了,但最后发现是不行的。
然后转而看他写的其他医书,恍然大悟:其实四圣心源只不过是的概括性的。里面很多的知识点在四圣里只提一句话,但在其他的医书的注解里有很详细的解释的。所以我建议你也看其他的医书,再返回来看四圣,就简单多了。
 


这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
我跟很多人不同,不玩游戏,很少看电影,所以有很多时间
每天11点睡觉,6点多起床
晚上下班回来后吃完饭后就开始看书,黄元御的就不用说了。我还买了其他的医书的,很多都有《黄帝内经》注解的,比如类经。
我一般不看多,就看一两段,然后看注解。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先记着。
看完差不多就睡觉了。早上起来再把昨以前学的都拿出来再理解,默记
8点去上班,路上再记记(挺无聊的,我会拿流行歌曲的调子去套医学的内文,当歌唱)
我办公桌上也放了本《内经》的
上班的时候偶尔偷懒就拿来抄抄,中午没事也抄抄,练字+记忆

我的背诵方法就是这样的。比较简单,但一般人难以执行。心静、意纯的才能做到的。
PS:我是今年10月才开始自觉中医的。
 
这样很好,坚持上几年,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但是你如果先从伤寒与金匮开始,那样效果会更好。逆流而上不如顺水向下的好。
 
熟读四大经典,再看些名医医案,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很是佩服楼上各位的毅力。我是从内经开始的,一遍还没看完。说一下我的自学心得,勿笑我。众所周知,内经晦涩难懂,我看的又是60年版的半繁体,因此看过的部分多半是似懂非懂,但过一段时间后再复读时,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领悟。,再加上内经现在的篇目并非成书时的顺序,因此我觉得无论读懂多少,一定要先通读一遍,了解个大概,然后逐步熟读,不是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吗,对于内经来讲则更应该读上千遍万变都不为过。现在我的感觉是远远地看到了一座高山,尚不知其高几何,更不用说山上的景色了!但我却越来越相信学中医非自内经始不可。
 
学习,讲究的是理解,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