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田志梅先生手稿一则

hopeyard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09
帖子
1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写在前面]:去年底一次无意走进论坛,看到本栏董兴辉管理写到乡间老中医田志梅的一个帖子,没想到过世多年的外公仍被人提起,后与董管联系深为其对中医这门学科热心敬业认真执著的精神所感动,在今天中医仍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同的环境下这份坚持更是难能可贵,其建议能否整理下老人家在世时遗留下的部分医案手稿,一方面作为中医爱好者思路参考的素材,一方面也是对默默悬壶于乡间的老人家一份纪念,在此深表感谢!但时间毕竟久远,断续的了解与记忆都是小时候的印象,但任何记载都务必求实,下面所述老人的生平经与在世的长辈落实只能确认的部分。誊写的这篇手稿从老人家的一本日记中摘录的,因本人不是学医的,对中医中药只有一点肤浅的感性认知,虽尽力追求准确但誊写中理解及字迹辨识存在的的错误也请感兴趣的朋友谅解。
 
田志梅(1906—1974),山东郯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时代焦虑于母亲病患痛苦立誓学医,时逢郓铁樵先生创办中医函授班,遂师从郓先生学习中医,因其聪颖善悟深得郓先生赏识与器重。随时代变迁后供职于山东省财政厅,1953年被遣返回原籍,闲赋期间感于乡间缺医少药的医疗条件,义务诊治需求的病人,很快就以诊断精准,用药奇效斐名乡里。1955年调入郯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1957年受运动影响下放郯城港上公社卫生院,1967年再度受运动影响回村闲赋继续乡间义务行医,1972年重新调入郯城港上公社卫生院,1974年因癌症去世。整个行医期间,在其任何工作场所闻名前来诊病的本地及周边省份患者一直络绎不绝,病重后期卧床不起被同事藏起仍被心急排队待诊的病人搜出,躺在床上继续为患者号脉诊断并口授助手处方直至最后昏迷。
 
田志梅先生手稿一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一:治疗方法:
患者全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西医观察病情严密配合,抢救及护理。抽风频繁者用10%的水和氯醛灌肛(肠?原字分辨不清—注),神昏牙关紧闭者,如服药困难,采用鼻饲,有腮腺炎、肺炎等合并症者,应用抗生素以及一般营养支持疗法(输血—氧—液)。
中医治疗按瘟病学卫、气、营、血辩证纲领进行辩证施治,所用方为:桑菊饮,银台散,新加香薷饮,白虎汤,止疼散等五个方剂,压裁加减。善后方以沙参益胃汤及竹叶石膏汤为主,芳香开窍药常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并配合针刺疗法,具体应用如下:
1. 凡见高热无汗,面赤颈强,唇干舌质不变,苔白或微黄,脉濡数或浮数,治以辛凉透邪(桑叶,菊花,青蒿,香薷,银台,石膏,知母,梗米,甘竹,偏湿者需加藿香,佩兰,滑石)。
2. 上述症状全见,伴有抽风或烦躁不安者,前方去桑叶和镇肝息风之品,轻者选用钩藤,天麻,石决明,天虫,重者用全虫,蜈蚣。
3. 症见高热神昏抽风,无汗,舌质降,苔黄,脉玄数,症已由气趋营,仍以清气热为主,兼轻营分,使温邪由营转气(香薷,青蒿,银花,连台心,石膏,知母,全虫,蜈蚣,莲子心,菖卜,玉金,竹簧,川连,竹叶,甘竹,安宫牛黄丸)。
4. 痰涎壅盛者,加覆花,代赫石,瓜蒌,冲服苏合香丸。
5. 大便干结者加括蒌,玄明粉。
6. 尿赭溜者,应用针刺,取穴气海,关元,中报,水兮(道?原字分辨不清—注),针后在膀胱部位用手按摩片刻。
7. 有腮腺炎及咽喉肿胀者,可酌情选加大青叶,板蓝根,贝母,玄参,牛子(夕?原字分辨不清—注),桔梗之类。
8. 善后调理:
(1) 胃阴耗伤—饮食懒进,倦怠无力,脉象缓弱者,治以生津,益胃之剂,沙参益胃汤加减(沙参,山药,金石斛,扁豆,玉竹,寸冬,甘竹,腹胀者加川朴,麦芽)。
(2) 余热未清—体温仍不恒定,脉象仍数者,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清其余热。
(3) 周身疼楚或肢体活动不灵者,加忍冬藤,桑寄生,嫩桑枝,丝瓜络,怀牛夕等。
(4) 失音或音语塞清者,方用忍冬藤,珠莲心,连台心,蝉衣,菖卜,玉金,石决明,川连,竹叶心,滑石,荷叶,甘草,灯心。
二、疗效分析:
除一例死亡外(因呼吸中枢麻痹痰涎壅塞气道而死),余均痊愈出院。
经验体会:
1. 透邪达表法的运用—该法是中医治疗瘟病的重要法则,历代瘟病学家都十分重视,如叶天士,吴鞠通都说明瘟病喜汗而惧表闭。
初起必须用辛凉透表汗法,使病邪有出路,脑炎既属暑瘟范畴当以辛凉透邪为先,断不可早投生地,玄参等寒滞之品,使病邪不的外达而内闭,故几见无汗面赤拂郁之表症,均于方中加入桑叶、香薷等透邪达表之药,不惧高热神昏、抽风之轻重,药后均见凉汗腻腻,热退神清而转危为安。如见患者舌降苔黄者,按中医辩证当系温热入营之症兆,但其临床表现仍有面赤无汗,我们仍以辛凉透表邪,以清气热为主,佐以莲子心,连台心,未用全剂清宫汤,药后依然全身凉汗,热退神清而治愈,叶天士提出的透热转气的确值得重视。
2. 白虎汤与清温败毒饮的应用—该方几年来根据各地报告,用于脑炎患者使用颇广,且有不少以重用石膏为主的经验介绍,我的实践证明,石膏应用并不见得以多为佳,必须根据病情而定,特别对一些体虚者,更需有一定的权衡,应当中病即可,不可热量多为足。
清温败毒饮的应用,余师医理以为:此十二经泻火之药,凡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心烦,口干咽疼,大热干呕,沾与不眠,出血衂血,热其发班,不论始终,以此为主方。我认为应用本方亦当有权衡,如见上述毒邪陷张弥漫之焦,内外燔灼之患者,固座用之有效,但不论始终,早投此方,亦有遏邪入内的流弊,不可一概而论。
3. 几种常用药物的运用:
(1) 芳香开窍药—安宫牛黄丸,偏于清热,多用于热势较重者;局方至宝丹,长于开窍,多用于神昏较重者;紫雪丹以四石二硝为主,偏于开下窍,长于行滞通便。我们在应用时,主要以前两种为主,紫雪丹用之较少。苏合香丸的应用通过临床观察,此药确却有泄痰浊,防范痰蒙心窍之功,凡痰涎壅盛之神昏患者,用之确有良效。
如有患者高热神昏,冲服至宝丹两天,但神志未清,呼吸急促,痰涎状如拽锯,第三天改用苏合香丸,并于原方加代赫石和旋覆花两味,一剂后神清痰消,连进两剂,诸症悉除,体温降至37℃以下,言语呼吸正常,可见苏合丸用于痰蒙心窍确属见长。
(2) 香薷与青蒿—在透邪达表药中,我们应用香薷这味药,用量要在3钱以上,既能解表透邪,又能和中利湿,彻上彻下,发越阳气,属暑瘟偏湿偏热,用之无不如响,非为禁品。
青蒿一药为清暑之要药,虽其性味苦寒,清疏内外,散风解暑,并无寒淤留恋之弊,入胆肝二经,以清血中之湿热,具芳香之气,能镇脾胃之清阳。脑炎每多暑瘟夹杂,本品清热导湿,一箭双雕,调和方中颇为有益。
(3) 全瓜蒌与元明粉—我们遇到的大便秘结患者,不用承气之浚下,不用灌肠之取下,用括蒌、明粉互拌润导(全蒌一两,明粉1~3钱,拌合一起入药共煎),临床症见效果良好,凡大便秘结者,用上法1~2次,每很快下硬结之躁屎。
括蒌清热燥润肺,涤痰滑肠,表里相关,宣开上下,明粉泻热润燥,荡涤肠胃,并无朴芒二硝之峻性,一润一荡取其刚柔相济,徐徐图功,导热而不伤津,缓泻而不伤正,既无硝磺之峻烈,又非麻李之长润,效果显,流弊少,可谓瘟病通便之上品。
(4) 善后治疗与调摄—凡热病新差,由于高热燔灼,阴液消耗,如愈后表现胃纳欠佳,倦怠无力,唇干脉缓等胃阴不足现象,服沙参益胃汤很快好转,对尚有低热,舌苔未净,脉仍数者,应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清其余热,所谓炉烟虽熄,余烬有火。
此外,对治愈患者,必须强调节制饮食,注意休息,以免受惊恐不良的刺激。
 
可以的,请楼主联系董管后,将手稿让董拍照后,论坛组织人手进行整理,如果书稿质量过硬,可以考虑通过出版社出版
 
田志梅先生手稿一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一:治疗方法:

难得的好资料。
若能整理发表刊行,真的是中医之幸事,二来纪念老人的一个好方式。
 
也许楼主并不业医的原因,录入的手稿,有明显的错误。并且老中医的手稿中有些可能有从其他资料中摘录的东西,也需与原创甄别
如果论坛组织整理,可以按人参管理的办法来
 
人参管理并孙洪彪斑竹好:谢谢二位的建议,开始与董兴辉管理的商讨也是这种思路的,只是近段时间还不具备条件,时日已久原先有多少资料尚存以及现在谁处因平日联系甚少已不知情,尚需合适的机会顺出头绪慢慢查找看。我誊写成电子文件的这部分,是本人学生时代假期无事看到父亲拿来翻阅的一本,随摘抄了部分,当时的印象感觉记载较凌乱,可能跟当时的环境条件以及心境影响有关。跟董管联系后,回家找到我自己原先抄写的部分先誊成电子文件,辨识不清的地方是我原来就标记并照猫画虎,基本是非关键处。后期若寻到原稿再照二位的提议讨论,现发出的仅供感兴趣者参阅,再次谢谢!
 
后退
顶部